母子关系对男孩“男子气概”的影响

母子关系对男孩“男子气概”的影响
2020年10月15日 06:45 新浪育儿

  如今要形成针对男性的观点已经越来越难,不管是普遍的还是特别针对母子关系的男性观点。母亲对男性或男子气概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对它们的设定:介于崇尚与理想化这一极端和贬低与抵触的另一极端之间。这种两极分化让她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更加模糊不清。母亲对自己作为女性的身份越不确定,她就越不可能同自己以及其女性身份形成安全的联结,她因此也就更有可能通过下列方式打破界限,影响儿子的男子气概:

  ★ 忽视儿子的男子气概,不作出回应;

  ★ 过于高看或理想化儿子的男子气概;

  ★ 向自己允诺要让儿子成为更好的男性;

  ★ 不得不抵抗或贬低儿子的男子气概,因为这种男子气概让她觉得不安全。

  这些对儿子来说都是大灾难。贬低会导致他对性别的不确定,常常也会导致他固执地做出过度反应,并不断努力证明男子气概仍然有价值。理想化使得男孩不切实际。它赋予男孩一种性别阶级观念,似乎男孩或者男性性别的所有者天生就高人一等。同时,男孩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过去的男性形象。理想化和贬低两者并非针对男孩,而是针对男性形象。而男孩的渴望却是针对自己的男性(孩)身份的。

  对男孩而言很重要的是他的母亲也能爱与接纳他的男性身份。如果男孩像个骑士一样挥舞着剑在房间里四处战斗,实际上他正在以象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男子气概—我们能感受到他的能量。无论是作为西部牛仔、印第安人、忍者、武士、寻宝人、发明家、私人侦探还是刑警, 男孩希望别人能够认可自己区别于女性气质的男子气概。男子气概具体指什么,男孩在童年期还不太清楚,但这样也不错。因为这里所说的男子气概和儿子或母亲所想象的男子气概关系很小,而与男孩自身的男子气概关系更大。这种男子气概蕴藏于男孩自身—是一种完全特殊、个性化并且能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他的东西。他在所玩的游戏里也表现出了这一点,比如他扮演什么角色、对什么感兴趣。他的男性身份要到少年期才变得更具体,这时人们才能逐渐看出这个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对男子气概的回应

  杨今年 3 岁,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他戴上自己的头盔并跨上自行车。就好像搞混淆了一样,他说:“我是摩托车车手,已经戴好头盔、穿上了车手服。”“是的,没错,”妈妈答道,“而且你有一辆好大的摩托车——这听上去怎么样?”

  尼克拉斯对骑士着迷,他特别喜欢画剑、盾和骑士的盔甲。他妈妈其实并不太懂这些,即便如此,她也经常问他:“你能不能给我讲讲,骑士用这个做什么呢?”尼克拉斯想要一柄剑,他得到了。但妈妈却有些受不了了。她请求他:“给我看看到底应该怎么用剑打仗!但只是演习一下,不是真打。”

  在追寻男子气概的过程中,男孩发现了许多东西。为了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他希望也必须去尝试。男子气概在男性的(日常生活)神话中有以下表现形式:骑士、警察、消防员、建筑工人、摩托车车手、手工匠人、垃圾清理工等。这些“真正的男人”毫无争议地展示出了男性身份。男孩也会在媒体形象或游戏形象中—在他们的英雄身上寻找类似的典型气概。男孩从中吸取一些元素,然后在自己身上展现出来。尤其是在他们的父亲、其他(年纪更大的)男孩身上或男人的行为举止上, 他们能够发现男子气概的要素:男人的行为方式或者低沉的声音以及能够给人支持的姿势、共情、责任、坚持等。

  但有个问题是,有的母亲会灵敏地嗅到一切和传统男性气概有关的事物并作出回应:她们能察觉所有“重要事件”中的男性成分并认为自己必须要与之斗争。如今的妈妈们几乎不能无条件地爱男孩身上的这些男性气概。她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这些是冒险、强势或者是可能对她造成威胁的东西。她们觉得男孩必须丢弃所有的伟大幻想。或者,她们在男性气概中只看得到不确定之处与劣势:因幼儿园阿姨和中小学教师而变得弱小、敏感而无助的男孩,他们的能力没法被人发现。而他的个人特征也常常令母亲惴惴不安:如果他是个安静、爱思考的男孩,在母亲的潜意识里他就有可能缺乏男性气概;如果他展现出的是一副狂野、有活力的样子,他的母亲就会觉得他太过于男性化了。简简单单地去喜欢男子气概本来的样子,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社会对男子气概的看法会严重影响母亲对男孩男子气概的态度。但是如果社会对男子气概的看法是分裂的,母亲就无法简单明确地爱自己的儿子并表达出对他的珍视:“你是一个具有男子气概的男孩,所以我爱你!”此外,母亲也不能欣赏孩子父亲男子气概原本的样子。对于自己的男子气概,父亲们常常带有不安或分裂感。这样一来,母亲们完全没法知道男子气概有什么优点以及她应该如何应对:传统的男子气概(特别是强势主导的男子气概)她不想要,而其他形式的男子气概她也没见过。她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变得耳聪目明呢?她不得不一直麻木下去。

  这对男孩来说很不利。如果男孩不能从妈妈那里感受到她对自己男子气概的爱的反馈,他们就不能很好地发展。他们被卡在这个问题上。男孩在这个时期还依赖于自己的母亲,还依赖于母亲对他们男子气概给予的肯定。如果现实情况不是这样的话,男孩就会在今后遇到类似内心体验的时候—遇到依赖问题时碰壁。所以很多男孩会回避一切依赖和关系,也包括回避同其他男孩和男人的关系。

  在幼儿园和小学里,男孩也会遇到令其陷入性别困境的女性。她们同样对男子气概持批判态度。幼儿园和小学女性教师常常过度批判或贬低一切她们认为属于男性的且不好的东西。她们看不到男孩身上的其他东西,至少看不到其他属于男子气概的东西。这样一来,男孩就陷入了紧张的环境中。此外,他们还有一项社会任务要完成,即“有性别,做男性!”。他们要怎么才能完成呢?因为男孩一直无法得到对自己男子气概的肯定,他们只好寻求社会中的榜样。他们找到能够给他们指引方向的男性榜样,这些榜样也能给他们的男子气概提供“看似无限的空间”。

  来源:选自《男孩为何难养》,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授权发布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