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其他教育 > 专长教育

 幼儿任性有原因
王荣云 2000年7月10日 09:10 生活时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特别任性,有时会因此哭闹不止,把家长搞得精疲力尽而仍 不罢休。为此,家长只得退让或听之任之;而有的人却把这种任性,归咎于独生子女带得太娇惯,这都是错误的。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心理需求的表现。并指出,幼儿随着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 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再做出处理决断,而仅凭着自己的情绪 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和不利,或是有害的。此外,家长多以成人的思维去考虑他参与的结果,完全忽 略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例如:4岁的杰克偶见 表姐妮娜有了新玩具,在表姐离开后便开始作难母亲,非要立即有个同样的玩具不可。但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母亲不可能为之 去购玩具。于是,孩子就哭闹了一整夜。看起来是孩子任性,无理取闹。可是母亲却没有从心理角度去了解,孩子为什么非得 立即要那玩具,更多的是责怪他“要别人的玩具,或者性子太急”。其实孩子仅觉得那玩具有个闪亮的灯好玩,那灯为什么会 闪亮而已。这就是一种好奇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时,他就与母亲作对,无奈中只得以哭来抗议,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如果母亲重视到这种心理,采取表扬孩子为弄清那玩具为何闪亮是爱动脑筋和非常聪明,再摆出今晚不可复得这玩 具的道理,并承诺明天将与他共同研究玩具闪亮的方法,孩子的情绪可能会好的多。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幼儿,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都想弄个透彻明白,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是这种“亲力亲为”的 心理,往往会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家长对此,一不可包办代替,二不可断然拒绝。否则,孩子的任性就会越来越严重。这 种任性,实质上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家长初始没有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是值得家长高度重视的问 题。




 育儿专家提示短信 全程陪护你的宝宝
 童言稚语短信 天真幽默令您忍俊不禁
  | 相关论坛 | 短信推荐 | 关闭本页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