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后”家长与国际学校热

  “80后”家长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大,很多人对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在反思不足,甚至认为传统教育在祸害人。但是国际教育的课程项目是一个极小众的道路,并不适合所有人。选择国际教育,基本意味着失去了回归传统教育的机会,对于工薪家庭而言,风险较大。

  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李锰是北京一所国际学校的老师,他接触过大量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李锰发现以前多是富裕家庭选择国际学校,现在有不少工薪阶层的“80后”家庭,由于对传统教育的不满或是惶恐,也选择走一条小众化的道路。

  回顾我们的传统教育,比起其他市场化改革彻底的领域,确实还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的特色。爸爸妈妈们读过的“王二小”,儿子女儿还在读,虽然孩子们已经很难理解故事的社会背景。经济领域和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巨变,而传统教育领域仍旧在流水线式的管理程序上缓慢变化。

  对孩子个性化的关注和教育,成为了教育中的奢侈品。这篇文章反映出,年轻家长们对传统教育改革的需求更加强烈,当他们发现个人很难撼动教育体制时,有些家庭选择走了一条昂贵的道路。李锰从他的专业角度,向我们讲述了这种变化,以及选择国际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愿教育磨损孩子个性

  我所在的国际学校原来只有中学,办学方针是小而精, 做了10多年一直还是500 多名学生。我们学校的办学效果不错,前两年又办了小学高年级,今年刚开始招收小学一年级学生。

  现在的家长非常推崇国际教育,他们认为传统教育的竞争太激烈,实行的是丛林法则。如果要想获得老师关注,孩子只能成绩拔 尖。朋友孩子读的小学,一个班就有50多名学生,老师只有精力对成绩最好和最差的学生关注多点,中间阶层的孩子没有任何成就感。而国际学校一个班才10几 个孩子,老师能注意到孩子发展的不同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一般不会有问题。我们学校过去接受了不少从公立小学转过来的学生,有的是在升学压力下孩子学得 太累;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但性格太活跃,老师觉得不乖,对学生不太喜欢;还有一种就是家长奉行宽松教育的理念,认为孩子的个性张扬不是坏事,不愿意传 统教育压制了孩子的个性。我问一个刚转学过来没几天的小学生觉得新学校好吗?孩子说:喜欢,能被尊重的感觉太棒了。

  我的女儿今年六 岁, 刚刚上我所在的学校一年级。我任职的这所国际学校,今年的小学一年级我们准备招30个学生,还有一些名额要留给使馆和商社就职的外国人,刚录取的一位外国 小孩儿的家长就是位驻华副大使。在没有发“小一”招生正式通告的情况下,靠家长之间 的口传,先后有200多个家庭来报名。小朋友来面试的时候,老师让孩子们分组做游戏,看看孩子的行为规范怎样,有些孩子说脏话、推搡别的小朋友抢玩具,就 不能收了。实际上今年 我们准备招一年级学生的消息刚传出去几天,中国学生名额差不多就满了。我们的十几届高中毕业生考国外名牌大学的成绩相当不错,使我们有了很好的口碑。

  我自己是“70后”,我女儿很多同学的家长是“80后”,我感觉这一代家长更看重个体的自由,不希望孩子再回到自己成长起来的环境中。好不容易把孩子的 视野打开了,如果送进传统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收紧了, 那不是否定了自己之前的教育理念吗?在孩子到了读幼儿园年纪时,他们给孩子选了比较自由的、呵护个性的幼儿园。我女儿上了一所有特色的私立幼儿园,创办人 原本是个画家,后来成为儿童教育专家,她的教育观点很受现在家长的欢迎。他们的教育理论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成为有感受力的人,成为个性化的人。我 女儿同学的家长们,有些为了孩子上这个幼儿园,不惜搬家,甚至有不少家长是从外地带着孩子来上的。这说明现在的家长,跟我们父母那辈人真是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不希望把孩子刻意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而是看重孩子自身的独特性,害怕社会磨平了孩子的特点。

  我参加教育论坛时大家总是在讨论, 中式教育的不足是什么。我觉得简而言之,传统教育学校人太多,除了以班级为核心坚持集体主义,根本无法管理,很难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国际学校班额少, 学业上不追求标准答案,虽然不能完全因材施教,但尊重学生个体可以实现。但是真要说到一个人是否成功,很难说是某种教育体制能保证的。莫言作为一个农村的 孩子,也谈不上受过多么好的教育,还得了诺贝尔奖呢。可是具体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又觉得不能放松。

  这些家长既然选择了这样的特殊幼儿 园,那很多人就认为,不能把孩子送进传统学校了,不然头几年对孩子个性的呵护都白费了。比如我女儿幼儿园的孩子会跟着老师去露营两三天,这么小的孩子都不 让家长跟着,这样的孩子如果进传统学校,多数会属于调皮捣蛋的,老师不会喜欢。我做留学顾问多年,现在又到学校工作,接触过各种类型的学生,判断一般比较 准。我的女儿其实是那种最适合读公立学校的孩子,性格比较乖巧,听大人的话,学习能力不错。读幼儿园使她改变了不少,跟着孩子们爬树、爬山,野了,再让她 回公立学校那样排排坐,有可能就坐不住了,所以索性我们就直接读国际小学了。当然,国际学校生源构成的这几年的变化也十分明显,比如早些年兴起的赴港生 子、赴美生子,最早的几批孩子已经到了上学年纪,他们持香港身份或者美国护照,多数会选择上国际学校。这也是很多家长奇怪的,不少只收外国籍的学校 100%是中国脸儿,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国际学校的生源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我发现现在国际小学的新家长,与前辈家庭有了很大不同。 以往都是绝对富裕的家庭才会选择读国际学校,现在北京的国际学校收费普遍一年20万左右,最贵的一年花费要35 万,读这种学校家庭一年收入至少得有50万以上吧。可是今年接触的国际学校新家长,有不少是真正的工薪阶层,以前真是不太多。有些家长,尤其是爸爸们根本 不愿意让孩子去碰传统教育,即使一年拿出 一大部分家庭收入给孩子交学费,也心甘情愿,有的家庭50% 以上的年收入都拿来给孩子交学费了。“80后”的家长们在成长过程中受西方价值观影响比较大,对自己从小接受的那套教育,很多人都在反思不足,有些极端的 直接认为传统的教育体系在祸害人。不少年轻家长只要有点条件,就要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

  现在北京市正在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改革的本意 是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所以把一些有名的公立学校和普通公立学校合并,限制学生跨区择校,更加严格地实行就近入学。但是很多位家长对这种措施感觉紧张,觉 得即使让孩子挤进了好的小学,有可能必须读 附近不是很好的中学。挤进好小学也不像以前一样,周围肯定都是好学生了。其实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都认为传统小学的差别不是很大,老师的差别远没有家长想象 那么大,当然还是很多家长更看重自己的孩子和怎样家庭的孩子坐在同一间教室。

  本文由北京加博智业文化授权摘自《别人的教育》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