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头发、你的脸、你的衣服、你的房间、你的分数都不能代表你自己,你比这些东西中的任何一样都要奇妙和美丽,这是你的本质。
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大声呵斥女儿时,她脸上的表情似乎在说:“你为什么像看坏人一样看着我?”女儿认为我背叛了她,她的想法令我震惊。
在那一刻,我开始清楚地意识到,孩子们天生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只有在和别人(主要是父母)的互动中,他们才会对此产生怀疑。直到父母向他们指出所谓的“错误”,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是孩子做错了,还是父母因为孩子与自己不同而认为他们有问题?
以南希和她的女儿萨曼莎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从萨曼莎两岁开始,她和母亲就冲突不断。“我们就像油和水一样互不相容。”南希哀叹,“我弄不明白,她总是知道该怎样惹我发火。”
难道萨曼莎真的愿意激怒母亲吗?还是说萨曼莎的天性让南希看不惯?南希温和内敛、富有条理,而萨曼莎则开朗热闹、马马虎虎,甚至有点笨手笨脚。换言之,萨曼莎的自然本性恰好与南希追求完美的原则相悖。
“我无法不去注意她做的坏事。”南希抱怨,“相信我,她做过很多不好的事。”萨曼莎真的“坏”吗?南希把女儿不符合她期望的地方标注为“坏”,因为她无法接受女儿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因此视它们是“坏行为”,并且运用纪律来管束女儿。这不可避免地触发了萨曼莎的自保本能,让她更为坚决地捍卫自己的权利。
人的潜意识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不明白的事物判断为“坏”的。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孩子有时会做出违反逻辑的举动,我们珍视的各种价值观也会时常遭到他们的挑战。当孩子的行为超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框架时,无论我们多么以思想开放自诩,都会严厉地批评孩子。创造这些框架的是我们的大脑,但对孩子而言,它们是不存在的。面对孩子的“出格”行为,我们通常不知道如何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偏离”了主流路径、有特殊的需要、过于敏感或者存在学习与关注问题的儿童。这些孩子极易受到负面标签的影响,我们的潜意识不经意间就会使用这些标签,结果迫使孩子做出更多所谓违反规范的行为。
我们的潜意识会自然地把符合自己要求的东西定义为“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因为我们无法承认自己的弱点,所以会把它们与自己的意识剥离,并将之放到别处。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作好准备接受人性,承认自己也会犯错,甚至可能做出愚蠢的举动。我们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的能力各有不同,难以量化。有些人属于主流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拥有与我们同等的权利。
在育儿方面,我们同样容易随波逐流,以大众化的观点衡量自己的孩子,结果那些不符合世俗标准的儿童就会遭到压抑和遏制。进一步说,如果你的孩子在派对上因为不适应社交而让你丢了面子,你会作何反应?你可能会严厉批评和判断他们的行为,因为孩子不符合主流的事实让你感觉无法忍受;而且你会因此埋怨自己的不足,这更使你难以承受。
我们无法让自己或者孩子达到所谓“完美”的标准,这看上去似乎很悲哀。然而,人无完人,人生来便不完美。可很多人却认为,这种不完美等同于堕落。
如果你在学校的舞台上表演时忘记了台词,会有什么感觉?很可能狼狈极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在这样的时刻,你往往会用别人的想法和嘲笑来折磨自己。在重要的棒球比赛中,如果你在需要接球的时候不慎把它掉到地上,会有什么感觉?你只想尽量掩饰自己的尴尬,同时在心里怪罪自己,感觉丧失了个人价值。
学会接受自身的缺陷是生活中的重要一课。这对父母来说都存在困难,更何况是教给孩子呢?我们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进而又导致孩子的自责、自我厌恶和自我贬低。我认识的大多数女性都不满意自己的外貌或身材,许多男人亦是如此。有的人感觉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有的人觉得自己赚的钱不够多。当然,我们都知道自己有缺点。遗憾的是,家长难免会把这种挫败感传染给孩子,结果让孩子也对自己产生类似的消极看法。
虽然我们需要放弃对完美的苛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万事皆可”。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尽最大努力追求完美,或者符合主流的要求。我记得自己曾经给女儿纠正过书写方面的问题。玛雅平时的字迹清晰可辨,称得上整齐。然而,有一天晚上,她的家庭作业却写得很凌乱,我温和地建议她把写乱的地方改一下,恢复平时的整齐。玛雅生气地说:“你太苛刻了,妈妈,我已经尽力了。”泪水涌出她的眼睛,她补充道:“你不喜欢我写的字,这伤害了我。”
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引导她明白,我们的外部行为,比如我们的笔迹,与我们的个体价值没有任何关系。于是,我回答她:“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感受。如果你不愿意,就不必改变你的笔迹。你需要知道,笔迹并不能代表你这个人,甚至你的头发、你的脸、你的衣服、你的房间、你的分数都不能代表你自己,你远远超过了它们的总和。你比这些东西中的任何一样都要奇妙和美丽,这是你的本质。你的本质永远不会是丑陋、愚蠢或者卑微的。所以,如果我、你的老师或者其他孩子告诉你,你的头发很难看,或者你写的字很丑,要记得它们不代表真正的你,它们只是你暂时用来表达自己的方式,它们无法定义你这个人。现在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如果我再建议你改写一下作业,把它变得像平常一样整洁的话,我想你是不会介意的。不过,决定权还是在你手中。”
她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妈妈究竟在说什么?我意识到,目前这些概念是她很难把握的,但在她准备好的时候,我播下的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的。
玛雅说:“好吧,让我再试一次。重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一定程度上,她开始明白,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外在表现与内在人格过度挂钩,要学习接受自己的缺陷,而不是过分强调它们,并且把纠正缺陷视为学习的机会。
关于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会为孩子定下基调。他们对不完美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缺陷的接受程度。
“妈妈,你太胖了,”玛雅对我说,当时她坐在我的背上假装骑马,“看看你胳膊底下的肥肉。”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要么把她的评论完全视为针对我个人的伤害;要么就接受自己肥胖的现实,从而告诉女儿,自我价值感不需要和外貌捆绑在一起。
于是,我没有批评她刻薄或者侮辱我,而是表示:“是啊,我知道,有点像飞机的翅膀,对吧?”我们都咯咯地笑了起来。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并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而困扰的时候,他们也就能学会拥抱自己的缺陷,面对现实,不会随意给自己贴上“好”或“坏”的标签,学会全面地看待一切事物。每个孩子在学习走路的时候都会磕磕绊绊,人的不完美亦同此理。如果我们能够坦然接受,而不是为此害羞,就给了孩子充分自然地发展的自由。
关于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会为孩子定下基调。他们对不完美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缺陷的接受程度。
那么,患有抑郁症或者处于自我厌恶的痛苦中的父母该怎么办?与其竭力呈现完美,不如欣然承认自己的不足。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挑剔他人的不足,将自己与别人的缺陷区别对待。但抑郁患者却不是这样,他们会挑剔自己的毛病,批评自己。这两种情况都反映了人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缺乏客观的认识。只有当我们在没有任何夸大或贬低——既不认为“我是完美的”,也不认为“我是无可救药的”——的前提下接受自己的时候,才会有所转变。
自我批判好比一位毫无价值的暴君。每个人的本来面目都需要被无条件地接受。我们在抱着共情的态度而非歉意对待自己的缺点时,也会接受别人的不足。换言之,对自己的共情会导致对他人的共情。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孩子才会茁壮成长。
当我们潜意识的标准与孩子的本质相矛盾的时候,无论我们表面的意图如何,都会引发冲突。孩子能够察觉到我们试图强迫他们违背自己的本性。所以,父母的指导行为的意图和目的必须以孩子的个性作为出发点。如果我们的建议符合孩子的特点,孩子就容易接受,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提出的东西与他们的灵魂有着共鸣。
然而,大多数父亲很少考虑这一点。当他们知道自己有了儿子的那一刻,就会迫不及待地给孩子购买棒球用具,或者想尽早教他们打篮球。如果他们的儿子喜欢跳芭蕾该怎么办?就像电影《比利·艾略特》(Billy Elliot)描述的那样,一个男孩在自己对舞蹈的热情和父亲希望他成为拳击手的期待之间左右为难。作为男孩,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爱好?这个问题令比利的父亲非常苦恼,因为他难以接受儿子的本性。
优秀的律师托尼就在接受儿子的“本来面目”上走过了一段崎岖的道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周游世界的托尼擅长同时处理多个任务,高效率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能力。但他的儿子内森却一点都不像他。内森生性敏感,反应迟缓,说话轻声细语,做事慢条斯理。托尼认为这是儿子对自己的抵触甚至蔑视,因此非常生气。他无法理解内森为什么具有梦幻般的、被动而细心的性格。他总是朝儿子大叫大嚷:“你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不能再快一点?快点,看在上帝的份上。”这导致内森不愿意和他交流,甚至变得更加胆小畏缩。
托尼认为,作为家长,他的做法是正确的。潜意识告诉他,生活是快节奏的,而他的儿子却总是慢吞吞的。所以,他觉得要通过纪律来约束儿子,但内森实际上只是坚持了自我而已。
与那些对儿子抱有期望的家长一样,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后可以成为贤妻良母。如果她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比如不要孩子、保持独身或者经常更换人生伴侣,父母往往难以认同女儿的选择。
作为父母,我们相信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孩子而存在的。我们自认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永远支持他们,却很难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做的恰恰相反。支持孩子,意味着父母要清楚自己的潜意识标准,不要把它强加给孩子,不要干扰他们的生活方式。听取孩子的意见,意味着不用我们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判断阻挠孩子,对其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承认人无完人。
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摆脱自我潜意识的窠臼,它来源于我们自己的性格和经历。对孩子的倾听和支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明白了这一点,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的方式。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按照自己的选择去生活就惩罚他们。我们应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个性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鼓励他们活出本真的自我。
本文由青豆书坊授权摘自《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