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最怕哪种类型的家长?

2016年09月08日 06:30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年来家长对于教育的关注度日益加强,新教师的成长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从师范专业毕业后来到学校,从教3年以内的老师,大家一般认为这一阶段的老师是新教师。新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缺乏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如何才能让新教师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呢?

  昨天,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开展了一次省特级教师联盟活动,其中特别提到了“家校沟通”。新教师们总结出了几个困惑,比如理念无法达成一致、不知如何把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距离、如何在不伤害家长自尊心的前提下引导家长……如何和各类家长更好地沟通已经成为新教师们的一大挑战。为此,特级教师“倾囊相助”,给出了最实用的方法。

  类型1:“牛哄哄”型家长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长的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家长是其专业领域的专家,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老师,按照大家的说法,就是挺牛的。加上家长可以多渠道获取教育知识和方法,从而挑战教师的权威,有时甚至会干扰到日常的教育管理。这一类权威型家长,对于新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省特级教师、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校长骆玲芳说,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因为新教师本身年轻、资历尚欠,有的家长一上来就会觉得,这位老师又没有当家长,又不是老教师,就是一个毛头小孩,懂什么!因此,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家长不仅不能很好地接受,而且会坚持自己的一套观点。“其实这位家长首先在心理上对新教师就是不信任的,这个前置条件摆在这里,新教师很难开展工作。”

  特级教师支招

  “教育不是一个老师的事情,不能让新教师单打独斗。”骆玲芳说,可以开展年级互助,让有经验的教师和年轻教师共同组成小组,以一个团队的形式来和家长沟通。“我们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既然家长更信任有经验的老师,那就让老教师和新教师一同上门家访,由老教师树立起新教师的权威,并且慢慢建立起家长对新教师的信任。”

  骆玲芳说,其实从专业师范类学校毕业的老师,在教育领域肯定是有发言权的,家长如果先入为主很不利于沟通,不妨多参与学校的活动,比如来学校做义工,从中多了解学校和老师,也更有利于建立相互的信任。

  类型2:“冲动”型家长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位孩子未经允许私自出校门,生活指导师发现后联系到了两个学生,并要求他们10分钟内回到学校。学生接到电话,按时回校,但因为与值班老师的沟通不愉快,两名学生有较强的抵触情绪,认错态度也不好。孩子的班主任当时恰好在外参加培训,便在第一时间电话告知家长。家长得知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现后情绪特别激动,责怪学校、老师没有照顾好孩子,要与学校理论。

  类似的事情,几乎每位老师都遇到过。“孩子不在身边,我们肯定会担心的,加上自己又不能马上来解决,更加心急如焚,情绪肯定不会好。”现场一位家长表示很理解。

  面对比较容易冲动的家长,应该如何交流呢?

  特级教师支招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有时候采取延时沟通反而效果更好。”省特级教师、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林良富给出了一个好方法。

  “其实老师做得没错,及时纠正了错误,并且让孩子安全回到了学校,但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急’着联系家长。”林良富说,延时沟通有它的原则,首先是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次老师要探知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孩子为什么走出校门,是为了吃肯德基,还是去找朋友,这个要弄清楚;当你了解了真实的原因之后,过一段时间再和家长沟通,告诉他你的孩子曾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需要家长关注。“如果这个时候你能给出一些实用有效的建议,那么家长不仅不会生气,反而觉得对自己的孩子有帮助。”

  类型3:“事不关我”型家长

  前两类家长其实都属于积极参与家校沟通的,在老师们看来还不算非常难“对付”,如果是冷漠的、被动型的家长,才是让新教师最头疼的。

  省特级教师、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书记王红军说,这一类的家长,一般孩子都是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一直备受宠爱,反而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了。他们一方面看到了隔代教育的弊端,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因此总想推卸责任,把教育的事情全部推给学校。“我在家里管不了!”这是这一类家长最常说的话。

  王红军说,有的家长不仅希望孩子一日三餐都在学校解决,甚至希望所有的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再回家,而且不愿意花工夫教育孩子,“他们忘记了家长该有的责任,觉得不关我的事。”

  特级教师支招

  这一类家长内心是很需要别人帮助的,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性的家长培训,在转变他们观念的同时,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给他们信心,引领他们慢慢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王红军举了一个例子:家长不妨从作业入手,给孩子限定做作业的时间,并作一个记录,第二天老师可以根据家长的记录来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很简单,但至少慢慢介入了。”王红军说,“有的孩子不爱阅读,家长每天可以花15-30分钟陪孩子阅读,哪怕你们不交流,也为孩子提供了阅读的环境,能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