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招让你成为“神”一样的妈妈

2016年11月24日 06:01 现代教育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一个故事:“儿子2岁的时候,有次在轻轨下面走,他大叫:‘麻麻,轻轨。’以前我一般都会说:‘是轻轨开过去了。’那天我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回应说:‘嗯,我看见轻轨了,我也好兴奋。’儿子坐在婴儿车里,突然转过头对我说:‘麻麻,我好喜欢你。’”这条微博的点评是:链接与爱意,是这么发生的。

  父母需要做什么,才能和孩子产生链接,而且是这样的高质量的链接呢?

  投入

  和孩子相处,需要身心的投入。这也许是陈词滥调,但是能真正做到投入的父母却并不多。一边陪孩子散步一边看手机,一边想着工作上的事一边陪孩子玩积木,这样心不在焉的状态太多了。当然,父母在孩子身边总比不在强,但是,不投入的陪伴,很难与孩子产生心的链接。

  亲密

  专家老师讲述了一个他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例子:妈妈声称自己在养育上非常用心,严格遵循着某个著名的育儿理论,而孩子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无力挽回之余,妈妈只好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经过很多次咨询,专家老师一直找不到问题结症,百思不得其解。有一个问题他一直没问,是因为觉得太简单,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那就是:“你抱你的孩子吗?”没想到,妈妈的回答居然是否定的。一切昭然若揭。原来,用心并不等于亲密,遍读育儿宝典,遍访育儿名家,也不如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和亲昵。

  看见

  和孩子在一起,并不代表“看见”了他。在心理学范畴中,有“原始母爱”的提法,在台湾被翻译为“心中有孩子”。可见,眼睛的看和心里的看是两回事。真正的看见,是指能够敏感地感觉到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正确地回应孩子,甚至是和孩子有心灵感应。没错,我们需要做的,应该就是孩子在心里感叹的“像神一样存在的妈妈”。

  耐心

  专家深刻地分析道:其实中国的很多女性在自己做小女孩的时候,和自己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链接过,没有过多地亲密过。所以要她们成为“神一样的妈妈”,与自己的孩子建立那种亲密的链接,是需要克服很多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的。这就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和孩子有无数相互磨合、碰触的过程和机会,链接的瞬间才会发生,而且越来越多。

  将夫妻关系移至亲子关系之上

  武志红老师还在采访中强调,做“神一样的妈妈”,不仅要与孩子产生有妙不可言的链接,还要懂得孩子不是你的最爱,最需重视的是应该是你与配偶的关系。家庭中位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武志红说,对于我们的文化而言,其实这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将孩子置于家庭中核心的位置。但从心理学以及孩子发展的角度看,这并不合适。著名心理大师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倾向,要牺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关系。如果父母的关系和谐而平衡,同时又爱孩子,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健康的孩子,爱父母且以父母为傲。如果父母的关系是倾斜的,那么孩子就会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平衡这个关系,这就会制造出许多家庭的迷雾。

  因此,请“神一样的妈妈”牢记: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米粒妈妈)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