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教育如何避免“熊孩子”的养成

2017年10月07日 06:23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小孩子调皮捣蛋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近几年来孩子不懂事闯出的大灾小祸却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上个月,一名十岁的儿童辱骂乘务长导致航班延 误;再上个月,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一家琴行里往最大的钢琴琴键上倒了一瓶可乐被索赔66万元。“熊孩子”这个词语带有的感情色彩也渐渐从嗔怪调侃变成了无 奈甚至愤怒。

  在“一代不如一代”的无限感慨之中也有一些对当下教育方式的反思。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国外的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多斯斯文文,乖巧有礼,因此对西方崇尚自由平等的教育观念心生景仰。

  在国外,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确实跟国内有所不同。大人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家长和子女亲密无间地玩在一起,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等等。那么,是不是只要像西方人一样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就能避免熊孩子的养成呢?

  带着这样的想象,我刚到美国学习幼儿教育时,立志要成为一个人见人爱、和蔼可亲的幼儿园老师,甚至是孩子们的“大姐姐”。实习时,我脸上总是挂着大大的 笑容,对每一个小朋友都态度温和;和他们说话时,也“唰”地蹲下来,力争和他们的视线齐平;此外,我还抓紧每一次机会和他们玩耍打闹,拉近关系,希望为管 好这些美国的“熊孩子”打下良好基础。

  谁知道,这些孩子非但不听我的话,还逐渐“蹬鼻子上脸”,对我提出的要求直接忽视。不久,我的主 班老师找我谈话,说我不能这么纵容孩子,很多“规矩”我都没有执行好,在该严肃的时候还笑容满面,弄得孩子没有界限感,这样对他的教学也很不利。听了他的 话,我一时懵了,美国老师不是讲“自由平等”吗?难道让我像中国老师那样板着脸,让孩子站墙角?不然的话,怎么树立“界限感”呢?

  慢慢 地,我才发现,美国人所讲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明确、公正、合理的规则之上的,而规则的树立,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开始。国人看到了西方教育中提倡的平等 关系,但是没有看到西方的成人管教孩子时严肃的口气,极强的规则意识,以及让孩子弥补错误、承担责任时的坚定态度。西方人所言的“自由”是规则下的自由, “平等”是成人尊重孩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立个体,愿意倾听、理解、信任他,而不是完全和他打成一片,任其妄为,失去自身的权威和引导者的身份。

  美国老师的规则之多之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美两年,我换了四个地方实习,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开学之初,我的主班老师们都会郑重地和我谈教室里的 “规矩”。大到不许打人、骂人、毁坏东西这样显而易见的行为准则,小到洗手的方法、圆圈时间(circle time,也叫小组时间,指一段时间内一组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参加的一种活动)的坐姿、餐桌上的礼仪、每个玩具的摆放方式、在楼道里怎么走路等等。我在记事 本上记得满满的,心想和中国老师比要求也差不多。

  但是,美国老师树立规则的方式却很不同。首先,他们对规则高度重视。在开学之初的几周 或者一两个月,会拿出大量的时间,专门给学生讲解、示范行为规则,甚至取消、推迟已经安排好的课堂活动,临时召开班级会议,让学生们讨论、反思一些不良的 行为。比如,我在美国公立小学二年级实习时,班主任老师前几周完全没有上什么“正课”——语文课是给孩子们读故事书,或让孩子自己看书;数学课带着孩子玩 了一些游戏;科学课让孩子涂涂画画——但是,花了很多时间在“立规矩”上面。例如,全班练习在楼道里怎么走,练到没有人东张西望、发出怪声;老师发出一个 口号,每个人必须放下手头的一切活动,安静地注视老师;学生起身离开座位时,练习如何又轻又稳地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也是她告诉我,规则是自由的保证。比 如,每个人都遵守说话的规则,认真倾听,轮流发言,不打断、不插话,才会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每个人畅所欲言,从而产生真正活跃的课堂并培育民主精神。

  其次,身教胜于言传。对于一些细小的行为规则,美国老师会亲身示范,到位地讲解每一个细节。这点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尤为重要,听得再多、记得再牢,也不如 切身实践来得有效。比如,一位老师曾经用整个圆圈时间教孩子怎么用转笔刀、怎么削铅笔、以及铅笔削到什么地步是合适的。另一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反复 亲自示范如何礼貌地请求更多的食物:“某某某,请你把沙拉递给我好吗?”“谢谢你!”,并且手把手地教孩子怎么把果酱均匀地涂抹在面包片上,怎么用叉子叉 起滑溜溜的煎鸡蛋,甚至夸张地表演出因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而卡住喉咙的情景。

  树立规则的同时,美国老师非常注意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目的和 背后的道理,而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给孩子,强迫他们执行。玩具玩完了要收拾,是因为要保证教室整洁有序,这样才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其他的活动;打翻在地的牛奶 要赶快擦干净,否则别人踩到会滑倒;自习时要保持安静,因为说话声可能会打扰其他同学;打喷嚏要把头埋进一个手肘里,否则会传染给他人……对于稍大一些的 孩子,老师会带领他们讨论“我们的班级需要什么规则”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比如,一个幼儿园大班的老师首先请孩子们每个人想一条“班级规则”,用 笔画出来,并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全班,然后,大家集体讨论,通过归纳提炼,一起完成班级守则。这样做,孩子不仅懂得了规则的“合理性”,更因为规则出于他 们自身,在执行时也更为自觉。

  规则必须有,违反了规则,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后果(consequence)”不是“惩罚 (punishment)”,是做错了的事情的自然结果或弥补行为。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后果就是过了饭点就没有饭吃,要挨饿;乱丢乱放玩具找不到,后果 就是没有的玩;圆圈时间随便插话、私下说话,后果就是离开圆圈;把书撕坏了,后果就是用胶带再把书粘好。

  美国老师要求孩子承担后果时, 很少吼叫,更不会打骂,音量适中,语气正常,但是态度是异常坚决的,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妥协,更不会以“孩子太小,还不懂事”为借口而一笔带过。在另一 家美国幼儿园的小班实习时,班里的孩子都才满三岁,一个小男孩尤为活泼调皮。一次吃饭时,也许是为了好玩,他突然把饭盒里的小动物饼干都泼在了地上,引得 全班孩子哈哈大笑,他自己不以为错,也笑得很欢。我以为主班老师会冲过去严厉地训斥他,没想到等孩子们笑完,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请你吃完饭用扫把扫干 净。其他的同学,走过去的时候注意。”等到他吃完饭,发现地上的饼干有的完好无损,很容易捡起来,有的已被踩成碎末。老师则把儿童扫把和簸箕准备好,并为 他示范了一下怎么打扫。这个小男孩起初想逃避,但是被告知如果不打扫完,不能进行下面的活动。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一面跪在地上慢慢地扫,一面眼巴巴 地看着其他孩子去玩别的玩具。这样的事情又发生过三四次,这位老师没有一次骂他、吼他,但也没有一次纵容,每次都要求他打扫干净才能去玩。慢慢地,他再也 不随便往地上撒东西了。

  爱需要智慧,包容亦需要边界。这件小事让我想起了当下很多中国的父母和老人们。孩子做错了事情,爷爷奶奶、姥姥 姥爷先替孩子道歉、抢着为他们承担责任,很多年轻的父母也怕管教起来麻烦,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一句“不要跟小孩子斤斤计较”搪塞他人也敷衍自己。这 样的行为可能一时回避了矛盾,图了省事,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也只会给父母日后的教养带来更多的麻烦。

  家庭教育是 一切教育的起点,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一生影响重大。因此,学龄前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重中之重。为孩子明确行为的边界,帮助他们认识行为的好坏对错,需要 家长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慢慢达成的。孩子今天在家里吃饭把汤、饭泼到桌子上、地上,没有人教他餐桌礼仪,让他把狼藉收拾干净,那么日复一 日,他哪一天去别人家或餐馆吃饭时,也会对此熟视无睹,甚至在饭桌上耍赖撒泼;孩子今天和大人说话时态度傲慢、没大没小,家长得过且过,不与之沟通并讲解 行为礼貌,一次又一次,孩子不仅会失去对自己家长的尊重,日后也会不尊重学校的老师、其他的成人。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非常 强调孩子的品格教育,如何为人修身,有很多准则。去美国后,接触西方文化,尤其是看到美国人为孩子所立的“种种规矩”后,才慢慢理解“自由平等”的真实含 义。我深深害怕中国的父母,包括不久后也将为人父母的我自己,丢掉我们文化传统中最精华的部分,又带着对西方教育的误解,学来糟粕。本文来自桌上的唐老鸭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