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有“十误”
1、聪明误
有些人失败,是因为不够聪明。有些人失败,则是因为太聪明。后一种人的失败,就叫聪明误。太过聪明的人,可能不会愿意下笨功夫,做事很容易浅尝辄止。但是很多事情不仅需要聪明,还需要足够的坚持和耐心付出,才能取得成效,聪明的人可能就与此无缘了。
还有一种聪明,我们叫“爱占便宜”。这种聪明人常常损人利己,自己为得了便宜,其实他们正在一点一点消耗自己的好运河福报。最终会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
2、傲之误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人的高傲首先源于自满,高傲的人都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足够的高度,不需要再学习,再努力。
王阳明曾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公必败。在西方,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3、自私自利之误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谁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刘邦攻破咸阳,却不敢占据其地;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其一生不敢篡汉自立,他们都是怕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面对利益,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
然而,现实中,人们常常利令智昏。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甚至朋友和亲人。更有很多人鼠目寸光,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的幸福。
4、过度之误
话说有一人到千年古刹金山寺去敲钟祈福,管钟的老和尚跟他说敲钟只敲三下:第一下是福喜临门;第二下是高官厚禄;第三下是延年益寿。那家伙敲完第三下后心里有气。偏不信这个邪。趁老和尚不注意。故意又敲了一下,老和尚大惊失色地跟他说:“这下完了,前面白敲全废了”,那厮问老和尚为什么?老和尚说,钟不能敲第四下,敲了那就四大皆空了,这下那厮傻了。
中国人一直很讲究一个“度”,常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
5、自欺之误
掩耳盗铃固然是一种自欺,叶公好龙也是一种自欺。信誓旦旦,下定决心要去做一件事,结果三分钟热度,不了了之。
人经常都这样,能够一口气坚持到底的人,凤毛麟角。普通人就是这样,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普通人。所以《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不自欺是修行的基础。
6、放纵之误
还有个成语叫做心猿意马。猿和马,都是活动讯速,难于控制的动物,古人将他们对比我们的心,可谓寓意深远。
《老子·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人要真正立志做一件事,就要淡泊,恬淡,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该在追求感官的享乐中消磨志气。
7、盲从之误
有位哲人说过,比欺骗更有害的是盲从。盲从是缺乏主见的表现。盲从的人,自己只是一具躯壳,当他们以别人为方向一拥而上时,结果往往步入盲从的“泥潭”,走进人生的“死胡同”,结果可悲可叹。因为盲从,东施效颦终成笑话;因为盲从,燕国寿陵人邯郸爬行;因为盲从,刘丽娟追星导致家破人亡……
8、躁之误
《道德经》中说,躁则失君。一个人急躁、烦躁的时候,自己就失去了主心骨,也就失去了定力和智慧。
当下社会,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躁,缺乏平和之心。浅水喧哗,深水沉静,欲成大事,得学会沉稳。急躁、暴躁缺失的是理性、理智和沉稳,很多事情就因为没有“控制住自己”“把握好自己”而酿成不可收拾的结果,或前功尽弃。所以古人说: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9、外求之误
六祖慧能曾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福田就是人的心田,心田也就是福田,意思是说,人追求的幸福其实都生长在自己的心田里,就是内心里面。心外是没有幸福可寻的,因此心田里种福还是种祸,全在于你自己。
成功和失败,都在你的内心,能够战胜自我的人,内心会强大起来,生出一切达成成功的要素。
10、虚荣之误
为了炫耀富足,隋炀帝请西域各族首领来洛阳观看百戏演出。各族首领请求允许西域商人入洛阳做买卖,隋炀帝答应了,忙令人装饰洛阳市容。城内外的树木都用丝帛缠绕,商人必须穿华丽的衣服,甚至卖菜的也要用精美的草席铺地。西域商人路过酒店饭馆,店主要热情邀请他们入座,醉饱出门,不许收取分文,还要说:“中国丰饶,酒饭一律不要钱。”
隋炀帝的虚荣浮夸,并不能瞒骗远方的客人,有的提出疑问:“贵国也有穷人,衣不蔽体,为何不用丝帛给他们做衣服,而却用来缠树呢?”
古训:成功的人有“十悟”,失败的人有“十误”
成功,有十悟
1、善良,是人生的底色
好的人生,一定要善良为根底。善良是人格美的根基,善良应该是我们人格的底色,一个人存心不善,只能作恶或者伪善。就像树木从根部烂掉,水流从源头被污染。
善良又好像肥沃而博大的大地,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之上,才能生出了礼貌、谦虚、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善良是产生一切人格美的土壤,是人最重要的修养,也是最美的精神长相。
2、格局,是成功的根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经历过的所有事都会影响你的人生格局。视野决定格局,大格局成就人生。遇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格局决定成功。因为到了一定境界,拼的就是胸怀了。越大气,越容易取得成功。
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的懒惰,放下你的三分钟热度,放空你禁不住诱惑的大脑,放开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放淡你什么都想聊两句八卦的嘴巴,静下心来好好做你该做的事,该好好努力了!有时候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
3、自立自强,立身之本
《周易》上说,人要效法上天的品德,以刚健的精神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不断为自己争取更广阔的天空。
自强不息的本质,就是众多经典中所说的:日新其德。阴阳相摩,八卦相荡。世界时时都在变化,万事万物在下一刻都是新的。
自强不息,就是永远在进步,永远不满足。有智慧的人应当效法阴阳变化日新,不断改掉过错,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在岁月的流逝中修养自我,升华自我。
4、守时,把握时间的本质
守时,有两个含义。我曾写过一篇“守愚、守静、守时、守信”的文章说明守时的含义。
守时,一个含义是把握时机。另一个含义是管理时间。这其实也是时间的两个本质内涵。把握时机,是要我们根据外在形势的变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而时间管理,则是要我们利用好、管理好自己平时的时间,多做有意义的事,少在无聊中消磨生命。我想任何人若能做到这两点,成功应该是必然的。
5、守位,改变命运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说明了:一个人在不同的平台和位置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这就是“位”的重要性。
秦朝丞相李斯二十六岁时还是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他一天上厕所,看到一群老鼠。这群在厕所安身的老鼠,全身哆嗦,个个瘦小干枯,毛色灰暗,身上又脏又臭,让人一看就恶心至极。
看着这些老鼠,李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粮仓中的老鼠。那些老鼠,一个个脑满肠肥,毛光皮滑,整日在粮仓中逍遥自在,与眼前厕所中这些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这时李斯就想“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位置不同,命运也不同。自己在这个小小的县城一直做着默默无闻的管理员,就像厕所里的老鼠一样。”于是,他就跑去跟荀子学帝王之术。后来他取代吕不韦,做了秦国的丞相。
6、守愚
老子告诉年轻的孔子,一个头脑精明的商人非常懂得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好象空无所有;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你要去掉骄傲之气和贪欲之心,如此才能成为圣人。这便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守愚,就是谦卑。人到了最高处,就要平实,不要认为自己高,最高处要是最平凡的,最平凡最恭下的就是谦。
7、改过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不断积累自己的错误,这些错误形成一个“势”或者说“气场”,这些恶“势”不断蚕食人的好运。但事实上人们都明白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勇气,没有决心去改正,这也正是层次越低的人越容易放纵自己的原因,他们无力控制自己错误的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8、变通
《周易》上说,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传》也说,神无方而易无体。意思就是万物的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规律。这里推究道人事上、修身做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变”字。
智圣东方朔深得《周易》“变”的精髓。他教育孩子说,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意思就是说,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绝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9、自信
人,贵在自信。自信的人总是能够举重若轻、收放自如。人生只要扬起自信的风帆,就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自信是建立在一种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的,是实力、底气和良好心态的一种外在表现。
自信的人往往表现得自立、自主、自强,遇事敢作主、愿作主、能作主,不等、靠、要;遇挫折和困难自强不息、不气馁不屈服,可以被打败但不会被打倒;遇干扰和杂音,能不为所惑、不为所诱、不为所动,内心坚强而笃定。
10、艰贞
《周易》中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陂是坡地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平地和山坡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去就会有来。
艰、贞是两个词,艰是说外在环境的艰苦、穷困;贞是君子内在对贞正的坚守。君子在艰苦、穷困的环境中,保持内心和品行的贞正,终究是有福的,也必将走出困境,为自己赢得好运。
世界上时时刻刻发生的变化,循环往复,平地在某个时间会变成山坡。这就是说,困境和逆境是不断转变的,没有人一辈子走运,也没有人一辈子倒霉。人生艰难和困苦虽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忍和贞正的心,就能将其转变成平坦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