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上完一年级《思品与生活》课回到办公室,讲起了课堂上的一个笑话:课上老师教育同学们应该注意节约,并举例说:比如看到学校的水管在滴水,应该主动跑过去把水管关上。
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妈说水管滴水不走水表,不会浪费水的。我们家的水表就经常滴水。”一部分同学“哄”的一声笑了。这虽然是发生在低年级课堂上的一个小笑话,笑过之后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它证明了我们家庭影响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于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是孩子人格形成最为重要的基石,也是孩子待人处事的基调!可以说,父母是孩子道德品质的首席教官!
为什么父母是孩子道德品质的首席教官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和父母一直在一起。在孩子成长最为关键的0—6岁,父母用自己的爱,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的正面引导为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发展打下了最为重要的基础,为孩子今后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发展自己优秀的道德品质,种下了最初的种子!
虽然父母和孩子有着天生的血缘关系,但这个首席教官的名头并不是一直都会戴在父母的头上!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肯定是孩子德行培养的首席教官,但是如果父母没有认真做好作为一个教官该做的事,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会收回父母作为首席教官的位置,和父母保持距离。
所以从某方面来说,父母的首席教官职位是父母自己不断争取而来的!如何争取呢?就是需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反思,用科学的贴合孩子实际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孩子德行的培养。
那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好德行呢?
其实就四个字:以身作则!
中国的父母特别喜欢讲道理,但是我们是不是忽视了讲和做是两件事呢?如果作为父母随手乱扔垃圾却要求孩子保持整洁;父母爱占便宜却希望孩子宽容大度;父母半途而废却希望孩子坚强坚持……
古语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都是在告诉我们要教育孩子拥有好的品行,首先就是要以身作则!常常说一周5天的学校教育小于2天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所学习到的品德规范,在父母那里却听到、看到另外的说辞与做法,孩子会相信谁呢?
我记得有一次在路口等待红绿灯的时候,绿灯还没亮起,一个孩子就拉着妈妈往前走,却被妈妈拉了回来:“绿灯还没亮起,不能闯红灯!”
“只剩3秒就变绿灯了,再说也没有车啊,其他人也就都过去了!”
这个妈妈和孩子说了我一生都难忘的一句话:“除了交通的红绿灯,我们心中也要有红绿灯!”因为教育孩子,这对母女错过了一次绿灯,但是我想孩子得到的是心中的那个红绿灯!
这句话让我反思了很久很久,我们培养孩子道德品质最为关键的是什么?是对孩子规则的教育,是对孩子原则的教育。那短暂的3秒红灯,是家长为孩子做的榜样,是家长为孩子亲身实践规则的重要,是家长为孩子示范底线的坚守。
那一刻我才感受到,教育孩子真的是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是父母的一言一行悄悄地将优秀的道德品质通过日积月累,一丢丢地传输给孩子的。对于孩子的规则教育,让孩子更懂得社会的运转机制,更懂得去理解他人,也更懂得如何成为自己,如何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