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只“爱妈妈”而不“爱爸爸”

为什么有的孩子只“爱妈妈”而不“爱爸爸”
2018年09月05日 06:45 汉网

  我们大人经常会问孩子一些傻问题:“爸爸和妈妈你最爱谁?”孩子会脱口而出地说:“我最爱妈妈。”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孩子为什么会分彼此呢?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自有其原因。

  孩子在胎儿期生活在母体内,形成了“母婴同体”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出生后的前半年孩子还要依赖妈妈母乳的营养维持生长发育,需要妈妈的特殊照顾。所以虽然身体上与母亲分离,但是心理上还是处于“母婴同体”阶段。

  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婴儿与妈妈之间建立了亲密的依恋关系。爸爸与孩子之间完全是身体上分离的两个人,况且对孩子的喂奶、哄睡、洗澡等生活照顾也比妈妈做得少,婴儿与爸爸的关系就比较疏远,甚至把爸爸当成了陌生人。

  于是在0~2岁期间,在妈妈与爸爸之间,孩子选择了妈妈,与妈妈之间形成了依恋关系。只有妈妈在,才感觉到安全,遇到了问题,第一个就是找妈妈。爸爸有时候会帮忙照顾孩子,如帮忙哄孩子睡觉,但孩子多会抗拒,原因是不习惯。当需要照顾,需要得到关爱时,会立即选择一向给他安全感的妈妈。

  另外,在孩子眼中,爸爸“不太可爱”。他们感觉到“给我喂奶、换尿布、洗澡、穿衣时,没有妈妈那么了解我的愿望”;“爸爸说话大声,不似妈妈温柔,我听了没有妈妈舒服”;“和我玩耍时,有时看着电视,有时又看报纸,不像妈妈那么一心一意地陪我玩”;“爸爸在家时间少,实在不大了解他,他要跟我玩,我还有一点害怕呢”;“爸爸很晚才回来,他回到家,我已睡着了。

  若是未睡,跟他玩一会,已是很困了,不想玩了”;“爸爸抽烟,他凑过来的时候,怎么总是有股难闻的味道”;“爸爸好威严,难得看到他的笑容”;“爸爸没有妈妈喜欢我,我要吃零食他总是不给我买”。

  幼儿期孩子在情绪发展上,其认知呈现两极化,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只有爱与不爱两种,他们与妈妈的关系亲密,这样就是爱。他们与爸爸的亲密程度不及妈妈,这样就是不爱。随着年龄增大,孩子的认知能力提高,两极分化的现象变得模糊乃至逐渐消失。所以会说“爸爸妈妈两个都爱”或“爱爸爸,更爱妈妈”。

  其实,不是孩子不爱爸爸,爸爸要理解孩子,多些耐心。自己多接近孩子,多承担一些照顾孩子的任务,他们会渐渐接受和喜欢爸爸的。如果爸爸做不了照顾的工作,则耐心地多和他们玩耍,孩子最喜欢玩耍的。在玩耍中多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理解和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不久,他们就会爱上爸爸这个大玩伴,以爸爸为榜样,甚至在小伙伴中炫耀自己的爸爸了。

  作为妈妈,虽然永远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要在心理上与孩子“断脐”,要拉近孩子与父亲之间的距离,有意识地培养父子(女)关系。因为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妈妈代替不了的。要想发生这种影响,良好的父子(女)关系是先决条件。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