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胎儿也会患佝偻病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8:35  《孩子》 

  Q. 我怀孕以后,丈夫就经常催促我多到室外活动,晒晒太阳,他说这样可预防胎儿患佝偻病。为此我挺纳闷,我知道婴儿容易患佝偻病,可从没听说过还没出生的胎儿也会患此病。丈夫的话可信吗?

  A. 人们总以为佝偻病只发于婴儿时期,但当小宝宝还在娘胎时,就有可能发生佝偻病,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佝偻病。据国内医学报告,某些地区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可见,预防佝偻病应从胎儿期做起。

  为什么胎儿也会患佝偻病呢?这得从胎儿骨骼的发育谈起。胎儿在第8~10周时,长骨骨干开始骨化,这种骨化的进行,有赖于母体对钙、磷和维生素D的摄取。尤其是在妊娠后半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也相对增高。如果此时孕妇母体内维生素D和钙量不足,即可能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而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另外,在妊娠期间孕妇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营养不良以及妊娠后期常有腰酸、腿痛、手脚发麻和抽搐等低钙症状时,胎儿也易患先天性佝偻病,小宝宝出生后不久即会出现佝偻病的症状:生后2~3个月内前囟门特大、前后囟门通连、胸部左右两侧失去正常的弧形而成平坦面,甚至发生低钙抽搐。

  先天性佝偻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孕妇在孕期内要多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饮食上多吃富含钙等营养素的食物,必要时服用维生素D制剂,尤其是在孕期有手脚发麻、抽筋等低钙症状者,更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钙粉等。一般来说,从妊娠第28周起每天服维生素D,如鱼肝油及其制剂和钙粉,直至小宝宝娩出,可以有效地预防小宝宝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

  直肠息肉——孩子便血的常见原因

  ●坐诊专家/王小衡(儿科主任医师)

  Q. 前不久,我发现3岁半的儿子拉出的大便有时带有鲜血,但量不多,昨天他竟拉出块“肉”,我们十分着急,带他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直肠息肉。请问,直肠息肉是咋回事?

  A. 直肠息肉是小儿下消化道最常见的肠病,也是孩子便血的主要原因。据浙江大学儿童医院1145次结肠镜检结果,以直肠息肉居首位,占43.3%。幼儿直肠息肉大多数(90%)为直肠、乙状结肠单发的幼年性息肉。男孩与女孩之比为2:1,绝大多数在2~8岁之间,少数2~3个息肉并发。息肉的产生可能与粪便的慢性刺激与损伤有关,一般为1厘米直径左右,随着肠蠕动的牵拉而息肉逐渐形成蒂,有时蒂扭转,息肉因缺血而糜烂坏死,脱落自愈(平均病程为6~9个月)。本病患儿的主要特征为无痛性小量血便,血便多发生在排便终末时,量少,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如果息肉附着的位置离肛门近或有较长的蒂,排便后可见一紫红色肉块排出(即息肉脱落)。息肉经常发炎,由于出血量不多,孩子很少有明显的贫血,对健康影响也不大。据观察,儿童直肠息肉多为良性含腺体的肉芽肿,只有少数幼年性息肉有潜在的恶性病变。

  儿童直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该法无论是对单发性的幼年性息肉病还是对息肉数目众多的幼年性息肉病,均安全有效。

  Q新生儿肚子大是否正常?

  ●坐诊专家/周 虹(副主任医师)

  邻居的宝宝出生才24天,吃奶、睡觉、生长发育等都很正常,只是肚子看起来比别家宝宝大。B超显示宝宝有大量腹水,而且从其腹腔里抽出了大量“牛奶”样的液体。我的宝宝出生仅有半个月,最近发现他的肚子好像也有些大,婆婆却说这是正常现象。请问, 应该如何判断新生儿肚子大是否属于正常现象?

  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消化道产气较多,肠管平滑肌及腹壁横纹肌发育薄弱。所以正常的新生儿有生理性腹部膨隆,呈轻微的“蛙状腹”。正因为如此,家长一般都认为新生儿肚子大是正常现象。那么怎样判断宝宝的肚子大是不是正常现象呢?

  首先,了解宝宝吃奶、睡觉、大小便、精神状态、生长发育等日常情况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那么表明宝宝可能处于一种疾病状态,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其次,要注意宝宝是否有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因为不管是消化道感染还是呼吸道感染,都可能引起宝宝的肚子比平时大。另外,如果宝宝经常吐奶、便秘,特别是肚皮出现青色的条纹(医学上叫腹壁静脉)时,就应该警惕其是否患有先天性巨结肠,最好赶快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宝宝长“奶癣”要紧吗?

  ●坐诊专家/王小衡(儿科主任医师)

  Q. 我女儿才满百天,生后母乳喂养,近两天发现她脸上长出些红色小疹子,她外婆说是“奶癣”,不要紧。我们不放心,带孩子到市内几家医院就诊,外涂肤轻松等药,效果不明显,疹子时多时少,令人烦恼。请问,宝宝长“奶癣”要紧吗?

  A. “奶癣”,医学上称婴儿湿疹,是1~15个月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炎,既有遗传性因素,也有非遗传性因素;有变应性原因,也有非变应性原因。该病好发于头面部、颈项及皮肤皱褶处。起初表现为两面颊部红斑,呈小片状,界线不清,继而在红斑处长出密集针尖大丘疹、丘疱疹和水疱,当渗出液少时可形成黄色结痂;丘疱疹和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和皲裂。由于剧痒,患儿头面部在妈妈的衣襟上或睡袋上摩擦,而呈“摇头”动作。因不停地抓痒而有血痂,皮肤变厚,呈慢性苔癣化。本病的重要识别标志是严重的搔痒,产生“痒—抓—痒”的恶性循环。婴儿湿疹的病程时好时坏,时轻时重,经久不愈,即使愈后又易复发,令家长十分头痛。

  “奶癣”治疗首选抗过敏药,如非那根等,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服用。同时在湿疹部位外涂地塞米松霜或康纳乐霜等。

  预防婴儿湿疹的措施是:①保证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婴儿断奶后以稀饭、米汤及营养米粉喂养,可使皮肤症状减轻。②采用皮肤排除法寻找确定过敏的食物,哺乳的母亲饮食也要清淡,因为有些饮食中的过敏物质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③尽量避免一切外来刺激,患儿衣服要松软宽大,内衣要经常换,不要贴身穿羊毛、涤晴纶混纺及人造纤维织物。洗衣服和尿布宜用碱性小的肥皂、不用洗涤剂和漂白剂。不要用热水、香皂或药皂来洗患湿疹的部位,切忌搔抓、摩擦皮肤,否则会增加对局部皮肤的损伤、增加感染和过敏的机会。对有继发皮肤细菌感染者,可使用抗菌素(如青霉素)治疗数天。典型“奶癣”患儿随着年龄增大其病情愈来愈轻,而且缓解的时间会愈长直至完全治愈。

  川崎病有先兆

  ●坐诊专家/王小衡(儿科主任医师)

  Q. 前几天,2岁半的儿子军军莫名其妙地发烧,测量体温38.5℃~39.8℃,连续一周没退烧,医院诊断为“重感冒”,静滴“消炎”药(头孢菌素等),挂3天盐水针也未退烧,昨天起全身皮肤出疹,专家诊断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请问,如何早期识别川崎病?

  A. 川崎病又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1967年日本学者川崎首先报道此病而由此命名。川崎病以3岁以内婴幼儿发病为主,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瘤,会引起血栓性梗塞、狭窄、导致心肌梗塞进而危及生命。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是减轻心脏并发症的关键。大量临床资料分析表明,患儿如有以下表现则强烈表明川崎病的存在:

  1.突起发热,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量体温在38℃~40.5℃之间,连续5天以上,服用退烧药暂时降温后又复升。

  2.皮肤出疹,于发热2~3天后可见向心性皮疹,呈现红色或深红色斑丘疹,按之可退色,无水疱或结痂。

  3.手足末端变化,为本病特点,发高烧的头几天,患儿手足广泛硬性水肿,指、趾关节呈梭形肿胀,并有疼痛或强直,继之手掌、脚底弥漫性红斑,同时出现指、趾端脱皮。

  4.双眼球充血,咽喉部红肿,口唇红干燥、皲裂,亦可见杨梅舌。

  5.浅表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单侧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不化脓、质硬、不发热。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心脏彩超是早期认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无分明伤性方法。由于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及全心炎,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控制病情,促进早日康复。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佝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