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温15℃以上 别再春捂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 00:29  北京娱乐信报 

  近一周北京的天气可谓是“变化无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大风扬尘。其实,民间早就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俗语。老祖宗几千年总结下来的精辟概括可不能不当回事儿,春天多“捂”对人们春季养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春捂也有临界点,春捂过头也损害健康。

  典型人群

  早早穿裙装 感冒找上门

  春天的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也比较大,特别是早春时节,天气变化非常明显,在这种季节里,一些爱美的女士可能早早就换上了裙装。而有的男士们也早就一身淡薄西装上阵而忽略了天气变化,缺乏御寒准备,这样往往容易遭受寒邪袭扰而患感冒。上了年纪的人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解析

  春捂要适度 过分也患病

  春捂如果“捂”过了头,也容易诱发感冒等病症。尤其是对婴幼儿的呵护,一些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宝贝“捂”得太厚,生怕春天减衣孩子会受凉,于是孩子即便是不活动也是大汗淋淋,毛窍开泄,所以反复感冒,这种患儿临床十分常见。婴儿生机旺盛而好动,一方面对自然气候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另一方面自控机制处于完善发育时期,对外邪的防御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中医认为小儿为“少阳之体”。

  因此,给宝宝减衣服时要注意,早晨起来给宝宝穿上的衣服不要随便脱掉,尤其是宝宝感觉到热或者已经出汗时,更不能马上将衣服脱掉,让宝宝安静下来,等待自然消汗。在冷热不均的环境中,宝宝从冷的房间进入比较热的房间,要提前帮宝宝把衣服脱掉,否则等到出汗再脱就很容易感冒。每天晚上注意看天气预报,如果气温有明显增高,早晨起床时就不要给宝宝多穿,因为半途给宝宝脱衣服很容易导致宝宝受凉感冒。如果你不能决定给宝宝穿多少,可以这样做:你穿与宝宝差不多厚薄的衣服,静坐一会儿,倘若既不感觉冷,也不感觉热,说明宝宝穿的衣服厚薄正合适,宝宝可以比你多穿一层单衣,切不可穿得很悬殊。宝宝虽然没有成人耐寒,但宝宝始终在运动状态,穿多了自然就会出汗,出汗是导致宝宝感冒的诱因之一。宝宝比你稍晚几天减衣服是比较稳妥的,如果你没有因为减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给宝宝减衣服也不迟。此外,还要避免足部着凉,足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受凉也是感冒的原因之一。开春了,你不要急于给宝宝换单鞋,可以让宝宝多穿几天棉鞋,避免足部受凉。 此外,寒多自下而生,所以,春捂还重在捂腿。   核心提示

  15℃以上 别春捂了

  眼下正是该春捂的时候,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棒,根本不会春捂,天气暖和一点儿就穿一身春装,突现个性。而上了年纪或者身体不好的人们想春捂,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捂,怎么捂法儿。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春天的天气不可预测,时暖时冷,人们身上的棉衣不能过早的换下来,应该多准备几件夹衣,天气暖和了就减一件,随着天气变化增减,如果一下子都换下去肯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和伤害。春捂也是有“指数”可循的,只要按着这个科学的穿衣时机来进行合理的春捂,那么对于在春季养生的人们来说可谓好处多多。春捂首先是要选对时机,通常我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来判断是否该提前准备增减衣物,例如在冷空气到来前的一至两天内,提前做好准备。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塞、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春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至48小时。

  春捂还要把握气温,15摄氏度可以称作春捂的“临界温度”。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摄氏度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摄氏度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此外还要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摄氏度是捂的信号。最后,持续的时间,一般认为捂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恰到好处。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专家指出,春捂得法,会大大减少发病的机会。相反,如果过早脱去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因此,为了健康,即使你身体好,我们也建议你按照以上的方法捂一捂。

  信报记者 王晓鸥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春天  春季  春捂秋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