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远离肥胖要从儿童期抓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 08:55  东方网-新民晚报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当前我国城乡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8.1%和3.1%,肥胖率分别为3.4%和1.3%。肥胖给青少年带来身体和心理苦恼的同时,因伴随病理生理状况,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一笔不小的生活和医疗开支。

  肥胖的影响不仅呈现在体型上,而且对身体各脏器的伤害,可谓“罄竹难书”。由于皮下脂肪过多和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皮肤“黑得洗不净”,致使肥胖青年遭遇着装难、求职难、择偶难的困境。肥胖增加了机体负担和耗氧量,致使身体笨重,行动迟缓,活动能力差。不少青少年有平足、膝内弯、脊柱和椎间软骨损害等;负担过重将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肥胖会引起气道狭窄,易打鼾,“雷声恸天”,严重时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肥胖儿童耗氧量比正常人高出30%-40%,体内氧气“入不敷出”,患儿表现为无精打采,容易疲劳、嗜睡、精神不易集中,影响学习效率。肥胖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相辅相成,后者的加剧将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血脂异常、冠心病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的症候群。肥胖还可导致男孩性发育滞后;女孩性早熟,初潮早,多伴有月经紊乱,常常并发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成年后不孕,并进一步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很多肥胖青少年由于动作不灵活,参加集体活动少,上体育课不太积极,常有自卑感,致使性格上显得孤僻;不愿与人交往,逐渐形成“自闭症”。

  目前科学研究认为肥胖源于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并且在大样本的人群关联研究发现,体脂/肥胖相关基因(FTO)的某些风险基因型可能构成高达22%的青少年肥胖风险因素。虽然遗传因素所占比重不小,但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尤为影响强烈。临床上排除病态性肥胖(库兴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后,我们仍然可以从饮食等后天因素着手,积极防治肥胖。

  饮食结构合理,热量依个体而定,限制热量过多摄入,采用“三低”饮食食谱(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类)以保持热量的负平衡。尤其需要限制热量高的食品如麦当劳、肯德基、巧克力、可乐、炸薯条。适当控制饮食,三餐吃七至八成饱,餐间加水果等,杜绝零食。

  运动以减肥为目的时,选择有氧运动项目如慢跑、散步、游泳、体操等。以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能够坚持下来的项目和时间为准,从较易接受和坚持的程度起步,循序渐进,达到至少每天有氧运动半小时以上。

  作息生活节奏规律,尽量不熬夜;肥胖者尽量避免过多睡眠,一天不超过八小时即可。

  为了加强减重的信念与决心,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目标也不要遥不可及。短期目标达到后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儿童  早饭  肥胖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