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了,全家总动员。宝宝一旦出现发烧感冒,身为父母会通常会表现出两种态度。一部分父母无论大病小病,会立即把孩子送到医院打吊针。另一部分父母会选择自行购药,为宝宝选择合适的药物。专家指出,滥用吊针、盲目给宝宝用药都是危险的行径,家长先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最为保险。平时,家里不妨储备些退热类、维生素类以及消化道类的非处方药以备应急之用,用药2天后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是否有好转。如果发烧、咳嗽持续,甚至更加严重,需要动用抗生素,家长应毫不犹豫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
常识A:打吊针非退热最佳手段
“医生,宝宝生病了,快给他打吊针快速退烧。”在儿科门诊,经常听到不少“家长医生”的建议。打吊针退烧快、好得快似乎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小孩出现发烧、感冒,如果病症不严重最好首选药物,尽量少打吊针。”陈立民指出。如同小孩子跌倒,家长就让他自己爬起来。宝宝用药也是同样道理,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对抗病毒更顽强。
“如果宝宝刚出现轻微发烧的情况,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身体不适,加上多喝水、休息得当,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增强了,对付病菌入侵就能事半功倍。”陈立民提醒。宝宝6个月过后,妈妈传给他的抗体消失了,遇到病毒感染时自身抵抗才会增强。发烧实际上是身体的正常保护,适当的发烧能够调动身体里白细胞的抵抗能力。加之,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感冒、出现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需要3-5天的康复期,家长不一定要求马上退烧。
常识B:家长自行购药禁忌多
据了解,有超过1/3父母会选择自行为宝宝买药,药店里儿科用药种类繁多,选购时需要格外留神。父母可以帮宝宝选择退烧药、帮助消化药,或者活性菌等非处方类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应盲目依赖自购药物,宝宝服用此类药物时间也不宜太长。”陈立民表示。如果宝宝服用退烧药后,发烧仍然持续,超过3天还不退,就需要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在不少成人药品的说明书上,标出儿童用药的介绍是“小儿酌减”。不少“家长医生”会贪方便,自行把药物酌减一半或1/3的分量喂宝宝服用。陈立民特别提醒,成人药给宝宝服用甚为危险。“小儿酌减”的药品分量,家长往往难以把握,药量不足或过多均影响治疗效果。“除此以外,成人药物包括成分、禁忌、副作用,以及某些抗生素类药物对宝宝健康造成危害,家长务必在儿科专家指导下,给予宝宝服用。”陈立民指出。
常识C:擅自停药易致慢性病
是药三分毒,不少家长担心抗生素、激素等副作用会对宝宝造成影响。医生开一星期的药,家长发现孩子退烧了,症状好转了,就自行停止用药。对此,陈立民表示。“不用抗生素,能够少用就少用,这是正确的做法。然而,如果盲目停药,却容易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烧只是体表的症状,家长往往只关注发烧本身而忽略了其他。大部分小孩如果单纯发烧,烧退了病情就会好转。有些小孩并发较为严重的肺炎,退烧之后喘息变粗,精神变差,病情反而有所加重。宝宝用药的剂量、疗程都有严格的规范,家长最好根据医生的医嘱用足天数。
药物类型 | 代表药物 | 注意事项 |
止痛/减热药 | 百服宁、美林 | 止痛减热药服用不要太频繁:百服宁1次/4小时;美林1次/6小时。2-3天不退烧,需到医院就诊。
*禁忌:蚕豆症宝宝服用百服宁易出现溶血危险。 |
消化道病用药 | 妈咪爱、思密达 | 部分药物需存放到冰箱中,如果温度过高,药效大打折扣,服用活性菌药物可用凉开水送服。
部分止吐药物,需饭前半小时服用。 |
维生素类 |
维生素A、E; 维生素B1、B6 |
维生素A、E,鱼肝油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最好跟食物一起服用,不一定每天补充。
维生素B1、B6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服用时间没有限制,需每天要补充。 |
止咳糖浆 | 小儿止咳糖浆、
三蛇胆川贝露 |
咳嗽分为干咳和痰咳,不建议父母自行选择止咳药物给宝宝服用。药物说明书标上婴幼儿用的止咳药水较为安全,成人止咳药不适合宝宝。 |
消炎药 | 阿莫西林、
罗红霉素 |
服用抗生素需严格按照医生配置的剂量和时间服用。
*抗生素易造成肝、肾损害,但儿科类抗生素对肝肾损害较低。 |
抗过敏药 | 开瑞坦、顺尔灵 | 有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的宝宝较为适合。如果是感冒后的咳嗽,同时也是过敏体质,可选择顺尔灵。 |
滴鼻液或喷雾 | 麻黄素滴鼻液 | 滴鼻液效果较好,需避免宝宝鼻后滴漏综合症。
过敏性鼻炎可选择喷雾器(含微量激素),局部用药,激素不会吃在嘴里,利大于弊。 |
专家:生病宝宝护理三大法
宝宝生病了,家长拒绝开空调怕孩子着凉。陈立民指出,广州的气候比较潮湿和闷热,开空调降温和抽湿效果比较好。注意定期换气让居室空气保持流通顺畅,孩子多补充水分就能避免着凉。
“宝宝发烧能否洗澡?”家长们总有这样的疑问。“发烧的小孩还是需要洗澡,洗澡可以保持身体干净清洁,同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陈立民建议,家长平时可以多握握宝宝的小手,只要手心温暖就没必要多穿衣服。
宝宝发烧期间可以吃点稀饭,煮烂的面条,或者面包。蛋糕比较油腻,生病期间就暂时不吃。“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认为瘦肉水有助补充宝宝的营养。实际上,瘦肉的营养大部分都留在肉里,溶在水里的营养不多。记得把瘦肉跟水一起吃下才是最有营养。”陈立民补充。
文/宋倩雯 通讯员 葛锋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陈立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