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因好处多多被广为使用,它没有刺激性适合于儿童皮外伤
进入夏季,儿童穿着少,皮肤外露部位多,加上儿童活动多,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在夏季发生皮肤损伤,尤其是膝盖和肘部,磕破是常有的事。此时,除非是磕破特别严重,否则很少有家长会带孩子去医院排长队,等好几个小时就为了擦伤后包扎一下。因此,很多家庭都有一个小药箱,常备很多种外用药。现在,我们就为家长朋友做一些指导。
判断:皮外伤考验家长
擦伤 指的是表皮受伤,一般伤势比较轻微。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伏、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或暴露,或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小的创口也可贴上创可贴。如果擦伤面积大、伤口上沾有污物,必须用生理盐水冲洗,如没有可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及周围组织,再涂上抗菌软膏,或暴露,或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对于受伤部位肿胀明显、渗血较多,最好及早到医院外科门诊治疗。
裂伤 包括割伤,指的是全层皮肤裂开。小的裂伤,无明显出血,伤口干净,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可贴。大的裂伤,有明显出血,或者是脸上的伤口,按上述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到医院外科门诊就诊,尽早进行清创缝合,减少感染发生,可加速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疤痕形成。
刺伤 指的是被细长的针、刺刀、木刺等所造成,伤口一般较小而深。因为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建议尽早到医院处理。在来医院之前也可做一些简单的处理:首先要了解伤口是否残留有异物,如玻璃片、针、钉子。如果没有可以首先挤压伤口,让它流出一些血液,再外用双氧水(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外涂碘伏,对伤口上的刺伤物可用消毒后或者火烧后的镊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处理伤口。
砸伤或挤伤 指重物挤压肢体所致,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重度的皮肤淤紫、破裂,疼痛剧烈。有皮肤破损者按擦伤处理,严重的要到医院就诊。
烧烫伤 指的是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气、热金属等。除了小的皮肤红斑、疼痛较轻的烧烫伤,可在家观察处理外,其他的烧烫伤建议到医院专科诊治。现场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疱弄破。用清洁干净的床单、布条或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牙膏、草药等,这些对伤口的愈合帮助不大,还容易引起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慎选儿童皮伤外用药品。
伤口:暴露还是包扎?
皮肤破损经过处理后,要么直接暴露伤口,要么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如何选择呢?
首先,要看皮肤破损的程度,如小的擦伤或小裂伤、轻度的烧烫伤可直接暴露伤口,其次要看皮肤破损的部位,如颜面部、会阴部一般应直接暴露伤口,而易摩擦的部位如手掌及脚部、较深的伤口,对于好动的小孩,或家长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的小孩,倾向于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对于渗液较多的伤口,要求每天更换纱布敷料,一般伤口2~3天更换一次敷料,要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才能保证伤口的消毒安全,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伤口愈合后期,如无感染一般不会有疼痛,但会出现瘙痒。有的孩子常会去抓伤口,出现伤口出血的现象,造成伤口延迟愈合,或继发伤口感染而出现较明显的疤痕形成。如何避免或减轻伤口的瘙痒?除了勤换敷料、及时清除痂皮外,需外用消毒水如酒精、碘伏涂擦伤口来减轻瘙痒。
处理:消毒药水如何选择?
家庭常用的消毒药品主要有:
红药水 即2%汞溴红溶液,主要有杀菌、消毒、防腐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但抑菌作用弱,且含汞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毒,现在已很少使用。
紫药水 即2%的甲紫溶液,可加快伤口愈合,常用于浅表皮肤、黏膜感染伤口。但杀菌率不强,且涂抹后影响美观,现在已很少使用。
双氧水 即过氧化氢,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浓度大,易灼伤患处皮肤。主要用于污染重、窄、深的伤口,用于已有一定感染的浅表局部伤口时,其血液、脓液等会降低其杀菌力。
硼酸水 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敛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肤、黏膜和伤口冲洗清洁,杀菌作用很弱,现在已很少使用。
碘酒 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而制成的2%溶液,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对皮肤稚嫩的小婴儿,因为其浓度高容易导致皮肤灼伤,一般不用于溃烂的伤口,碘过敏者禁用。现逐渐被碘伏等替代。
酒精 医用消毒的酒精浓度为70%~75%。主要用于皮肤消毒,本品有刺激性,应避免接触眼睛,酒精也不能用于破损皮肤及糜烂或有渗液的部位。
碘伏 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它使用方便,无刺激、无异味,无色素沉着,可直接涂于伤口,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对于擦伤、裂伤、挤压伤、烧烫伤等一般外伤,碘伏消毒效果好。由于与碘酒、酒精相比,碘伏引起的刺激性疼痛较轻微,易于被患儿接受,而且用途广泛、效果确切,基本上替代了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黏膜消毒剂。此外,低浓度碘伏是淡棕色溶液,不易污染衣物。文/朱小春 (摘自《大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