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正确处理你的恐惧

  《有原则养育》

  正确处理你的恐惧

  2006 年秋天,一则奇闻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在女儿婚礼的前一天,一对夫妇绑架了自己的女儿。这对夫妇告诉女儿,她们想驾车送女儿去取婚纱,然后大家一起吃个午饭。结果,他们却把女儿强行带到了另一个州,让女儿错过了自己的婚礼。而这一切都是故意的、事前经过精心策划的。

  雷米尔 ·里德和朱莉娅 ·里德这对夫妇,因为女儿在安排婚礼期间忽略了他们而倍感不适。这对夫妇觉得,自从女儿遇见了她未来的丈夫就性情大变。从这对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想和女儿谈谈,希望重新成为女儿生活的重心。而从女儿的角度来看,父母表现出来的不是爱,而是恶意。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对父母不希望女儿出嫁。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对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女儿。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可怕的词:控制。

  “控制”似乎已经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通病,不管是在工作中、在家庭中,甚至在教会里,总是有人试图去控制别人、操纵别人。不得不承认,尽可能让周围的环境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是人类的本能。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不可控的因素越来越多,控制孩子自然变成了父母保护孩子的一种常见手段。

  但问题在于,虽然父母的 “控制”,初衷是为了保护孩子,最后却往往演变成了一种施展权利的游戏。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控制”便成了一个失控的魔鬼。

  你看过少年棒球联盟 的比赛吗?赛场旁总是站满了失控的父母。有的父母对裁判大喊大叫,有的父母对教练指手画脚,有的父母则失态地逼迫自己的孩子。这些家长的丑态每每让我为他们感到羞愧,他们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极为负面的示范。从我的专业角度看,很明显,这些父母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某方面的缺憾和不满,却试图把这些自己没能做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是一个相当可悲的现象。

  但是,先别忙着批判 “失控”的父母,我们还是先看一看控制欲过强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吧。

  和球场上那些 “失控”的父母不同,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充满了大无畏的气势,誓要扫清阻止孩子 “成功”的一切障碍。虽然这些父母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过度控制的强硬手段和他们的初衷却是南辕北辙的。

  为什么有些成人会有过度的控制欲呢?问题通常来自他们的童年。如果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所处的环境让他觉得不安全,那么长大后他很可能通过过度的控制,来克服自己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却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

  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很多种,比如说,家里的大人常常表现得不稳定、情绪化、幼稚,或需索过度,或是对某些东西成瘾。这些态度都会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周围的环境是混乱的,没有人能掌控局面。这样的环境会让孩子觉得紧张不安,而为了补偿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孩子可能会想方设法控制一切可以控制的情况,以得到一种 “内心的平静”。这些过度控制的行为可以表现为:过度戏剧化的表演、退缩、逃避问题,或是过度补偿。

  面对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孩子通过学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启动父母的过激行为。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他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自由成长,而是要花大量的精力来制订出某种 “避免父母产生过激控制行为”的生存策略。当孩子必须靠这样的策略来保护自己时,他们不可避免地变得过于早熟。

  这些由于父母过度控制而早熟的孩子很容易有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比如不信任他人、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决策、缺乏自信,以及对未来过于悲观。

  过度补偿:心理学术语。当人对自己的某一个方面感到不自信的时候,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一种 “补偿”的机制,努力追求另一个领域的成功和满足,通过这种方法掩盖和补偿自己的不自信。当这种行为过于强烈,超出了正常合理的范围时,就叫作 “过度补偿”。——译者注

  过度控制孩子的根源,往往是因为父母自己缺乏内在的安全感,过于依赖外界的认同。这些父母不信任自己对孩子的判断,而是迷信于外界对孩子的评价。这些父母需要认清,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父母最能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把自己孩子的未来寄托在一些陌生人的评价上,无疑是一种可笑的行为。

  我最近接待了一位有 “控制障碍”的母亲。这位母亲明明自己有着很好的育儿直觉,却从不信任自己的判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她总是毫无原则地听从朋友和孩子老师的意见,仿佛她育儿的目标就是为了取悦自己的朋友和孩子的老师。通过交谈,我了解到这位母亲自己便成长于一个过度控制的家庭,她的童年环境使她形成了两种非常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一是过度追求完美,二是过度依赖外界的认同。

  当这位母亲带着全家人到我办公室来咨询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幕混乱不堪的景象。夫妻关系严重不和,几个孩子更是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其中一个孩子甚至表现出了一些相当病态的行为。于是,我送这个孩子去做了一些测试,以排除他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和学习障碍的可能性。

  测试的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首先,这个孩子的智商接近 140 ,几乎是个小天才。

  其次,虽然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是孩子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所以,我立刻得出结论,这个孩子的病态表现只是他对不健康家庭环境的一种反应,而不是病理原因造成的。

  在我了解了这对父母的成长环境以后,我马上发现,使这个家庭不和睦的最大因素,就是 “控制”。

  这对夫妇都成长于过度控制的不健康家庭。在他们小的时候,他们的父母给孩子设定的不是合理的期望,而是不现实的奢望,孩子根本无法达到父母设定的目标。而外界的认同又是这两家父母最在乎的东西。成长于这样的家庭,这对父母在育儿时重蹈了自己父母的覆辙,他们给孩子制订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高目标,同时不准孩子偏离轨道一步。这对父母从未正视孩子的真正需要,这就是孩子们 “失控”的原因。

  不安全感会转化为控制欲。因为控制这种外在的手段,能帮助我们对抗自己内心的混乱。

  但实际上,控制带来的只是虚假的安全感。人们总是错误地觉得,只要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能把世界变得完美、变得安全。这种想法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但却是很多人都存在的误区。

  控制欲的问题在一些母亲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母亲意识不到自己的控制欲是多么可怕,她们觉得自己只是在努力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而已。

  这些母亲希望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些母亲希望孩子能快乐、能成功。

  她们的初衷并没有错,她们只是用错了方法。

  过度控制的妈妈常常是很爱孩子的,她的出发点完全是为孩子好。但是,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而不能颐指气使;要春风化雨,而不能强硬粗暴。

  控制孩子并不是最佳的育儿方法。让我们来看看有原则的妈妈和过度控制的妈妈到底有哪些差别吧。

  《圣经》的启示

  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

  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  约书亚记1 ∶5 ~控制是不

  信任的表现。当你想控制孩子,你的潜台词就是:

  我知道正确的答案,所以一切要由我做主,其他人只会伤害我们。

  你看,过度的控制否认了上帝在育儿中的作用,也拒绝了上帝的帮助和引导。上帝从不控制他的信徒,他只是用他的大爱,耐心地把信徒们引向正途。 请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 你有过度控制的问题吗?如果有的话,你的这些行为给孩子带来了哪些影响?

  2. 在育儿的过程中,你有过恐惧吗?如果有,恐惧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3. 你曾见证过上帝的信实吗?你如何把同样的信实教给你的孩子?

  4. 你是否曾经因为骄傲,而未能作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改进?

  5. 你在本章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你打算如何把它付诸实践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