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温低于38.5℃不必吃退烧药

  强生日前在国外召回儿童退烧药“泰诺”的事件,再次引发家长对儿童用药安全的关注。宝宝发烧是每位家长经常碰到的问题,发烧时是否一定要马上吃退烧药?吃哪种退烧药比较安全?烧退不下时多久可以再用一次退烧药?我们请来专家帮你解答。

  时机:体温≥38.5℃才吃

  5岁的小凯,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回家后,额头有点发热。奶奶一焦急,顾不得帮他量体温,拿了两瓶保济口服液给他喝下,但似乎没什么效果。想起上次发烧时剩下的退烧药,奶奶又给他服了几片。过了不久,发现小凯额头反而更烫了,当天晚上还开始拉肚子。妈妈这下子慌了,急忙将小凯送往社区医院。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中药师丘振文介绍,发烧是人体遇到细菌或病毒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保护机制。但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够成熟,体温调节中枢比较敏感,如果遇到外部感染,经常出现调节过度即高热的现象。当体温达到38.5℃时,才算是发烧。

  “中国家长经常担心发烧会烧坏脑袋,只要孩子一发热,不少家长就拿起退烧药给他们吃,一些家长还不按说明书加量给孩子服药,希望这样能马上把体温降下來,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丘振文告诉新快报记者,治疗发烧最关键是找出引起发烧的原因,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吃感冒药症状缓解后,自然也就退烧了。一般而言,只有当孩子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才需要吃退烧药进行退热。因为退烧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伴有出汗而达到降温,并不能解决引起发烧的根本问题。发烧的病人往往食欲不好,吃不下饭,喝水也少,服药太积极可能导致虚脱、胃黏膜受伤等消化道症状。另外,退烧药还有一定的副作用。

  用药用量:只吃一种药物 给药上限4次/天

  丘振文特别强调,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数种,剂型有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四型。口服退烧药的作用机理相似,发烧时只需要服用一种药物即可,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同时服用,也不要自行增加剂量,一天的给药次数上限为4次。过多过量服用,会使患儿出汗过多,反而容易加重感冒症状,体温下降过快,还会导致低体温(≤36℃)、发生抽搐甚至休克现象。

  在药物选择上,丘振文推荐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美林、百服宁、布洛芬这4款副作用较小的退烧常用药。他表示,超过2个月大的婴幼儿,发热时推荐服用小儿百服宁滴剂;6个月以上的儿童,则可选用布洛芬、美林溶液。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将退热栓剂塞入肛门,由肠道吸收,退热效果迅速,非常方便。

  "儿童感冒发烧有一定的规律,正常感冒引起的高烧,若用了退烧药3天之后体温还没有下降的话,就意味着病情较为复杂,需要去医院找儿科专科医生诊疗。"丘振文说。

  体温﹤39℃ 物理退烧更安全

  “除了服用药物退热外,物理降温其实是更安全的选择。”据丘振文介绍,当儿童体温低于39℃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退热,如用低浓度酒精擦拭颈动脉、胸背部;用冰袋或者退热贴敷在额头或太阳穴的位置等。物理疗法还包括多喝水增加排尿、洗温水浴甚至枕冰袋等。■新快报记者 余锦境 通讯员 张秋霞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