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答新生儿黄疸

  《妈妈宝宝-孕味》 收藏本文     

  文/鲍秀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 任医师,儿科教授)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却常使父母们担心。如何识别哪些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哪些需要及时就医呢?全面解答新生儿黄疸,现在开始。

  新生儿常见的黄疸有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前两种对宝宝无害,不需要治疗,也不影响各种育苗的接种;后一种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予以相应的治疗,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和智力发育。

  生理性黄疸

  1. 生理性黄疸是如何产生的?

  新生儿刚出生后皮肤为粉红色,生后2~3天时,细心的父母会发现新生儿皮肤发黄,有的眼珠子也发黄,但其他方面正常,吃奶好,过几天黄就退了,这就是生理性黄疸。

  黄疸是由血中胆红素增高造成的,一般都是病理现象,只有新生儿例外。新生儿胆红素为什么会增高呢?这是由于胆红素来源过多,而结合、转运、排泄慢引起的。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经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比成人多,红细胞带氧多。胎儿出生后,靠自己呼吸,血氧大大增高,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过多红细胞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加上其他原因,如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和胎粪排泄慢等,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许多新生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眼白(巩膜)、面部和身体皮肤,可见轻度黄染。一般在脸部和前胸部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7~10天消退。新生儿的尿稍黄但不染尿布,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由于血浆白蛋白偏低,肝功能更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出现得较早,消退也较慢,黄疸可延长到2~4周。

  2. 胆红素测定多少是正常的?

  新生儿有50%~80%可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胆红素浓度正常值:血清胆红素早产儿小于15毫克/分升,足月儿小于12.9毫克/分升,宝宝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奶好。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胆红素测定值的标准的判断应按临床情况而定。胆红素测定正常值因地区、民族和人群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此外,同样正常的胆红素水平,对于有病和没有病的孩子的影响也不同,如早产儿或有脑损伤的新生儿,即使正常的胆红素水平也可能有危害,需要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做出处理决定。

  特别提醒:因为室内光线不足或宝宝皮肤发红、发黑,黄疸常常不容易被发现。为了便于观察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家长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内,每天应把宝宝抱在自然光线下,观察他的皮肤是否发黄和黄疸的部位。如果是在医院分娩,出院时应了解宝宝有无黄疸,已出现了几天,以便了解宝宝是否有黄疸以及延期不退的情况。

  尽快退黄疸的方法:产后,妈妈要注意勤喂养,提早开奶,这可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胎便的排出,有助于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此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如黄疸累及四肢和手脚心,或黄疸超时不退或反而加重,应及时送往医院检查,预防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母乳性黄疸

  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表现为:在生理性黄疸期后黄疸继续存在,高峰常在生后1周后,至2周左右达到高峰(20~25毫克/分升),可持续3~12周消退。新生儿情况良好,一般不用处理。

  个别黄疸较重者,如累及四肢和手脚心,则停喂母乳3天(停母乳期间,宜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黄疸会减退;若恢复喂母乳,黄疸又出现,但较前减轻,胆红素<2.5毫克/分升。这种因母乳喂养发生的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造成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引起。母乳性黄疸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不会引起婴儿神经系统的伤害,母亲不必惊慌,一定要继续坚持喂母乳。

  警惕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有一种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在出生后1周内的母乳喂养儿,发生原因与母乳摄入不足有关。常见于母亲缺乏喂哺知识、乳头问题、乳汁分泌不足和过早喂糖水等导致对母乳需求减少及新生儿无效吸吮。由于母乳摄入不足,新生儿肠蠕动减少,影响肠道正常菌群建立,使胎粪排出延迟,胆红素排泄减少,肠肝循环增加,造成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出现时间在生后3~4天,与生理性黄疸相似。但血胆红素峰值较高,可大于20毫克/分升。因生后早期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危险。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重在预防

  因此,发现新生儿很早出现黄疸,又有因母乳摄入不足导致的体重下降、排尿及排便少等现象,就应考虑并预防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预防措施为尽早开奶,在医院出生的母婴同室内的新生儿应于生后半小时开始。医生或护士指导母亲哺乳技术:按需喂养(婴儿想吃就喂),每侧乳房的哺乳时间不受限制,每日哺乳10次以上,夜间勤喂。同时,限制辅助液体,保证母乳摄入量。注意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程度,监测血胆红素或经皮测胆红素,对早出院者需追踪喂养和黄疸情况。发现血胆红素大于15毫克/分升时应采用光疗,继续母乳喂养。

  特别提示:民间有传说,喝葡萄糖水,能够防止黄疸的产生。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相反,多喝葡萄糖水后,不仅不能减轻黄疸,还影响母乳的摄入量,进而影响宝宝体重的增长。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肝炎、败血症、头颅血肿和红细胞增多症等。黄疸的危害主要是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严重的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引起核黄疸,导致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出现下面的现象之一者,就要警惕是否有病理性黄疸,尽快带其去医院诊治: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而且很快加重。

  2.黄疸程度过重,超过生理性黄疸限度(足月儿总胆红素浓度大于12.9毫克/分升,早产儿大于15毫克/分升),或一天之内上升过快,超过5 毫克/分升;除皮肤、白眼球发黄外,泪水、尿液有时也呈现黄色,甚至尿布也被染黄。

  3.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消退得慢。足月儿第2周末,早产儿第4周末,仍没有退尽。

  4.在生理性黄疸减退或消失后,又重新出现。

  5.新生儿表现出精神不好、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哭声无力,严重者可有昏睡不醒、烦躁不安、哭声发直等异常表现。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

  因为这些新生儿必须去医院由医生针对病因和病情程度进行治疗,这里只介绍一些治疗的原则。

  1.对因治疗:病理性黄疸是不同病因造成的,首先针对病因给予治疗,如母婴血型不合尤其RH因子不合发生严重溶血者,需要换血治疗;新生儿肝炎,要针对肝炎病因治疗等。

  2.光疗:适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黄疸。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已有40余年历史,它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至今仍为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标准”疗法。

  3.药物治疗:有些药物可帮助降低血清胆红素,但起效慢,疗效不确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