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捏脊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好

  对于脾虚造成的孩子没胃口、不长个,除了食疗,家长一定还要学会用中医外用的方法去调理孩子。中医外用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就详细谈谈捏脊法。

  很多读者都在微博上向我反馈,他们在家里坚持给孩子捏脊,效果特别好,于是,有家长问我:“有一种观点,说给小孩按摩推拿什么的,类似您说的吃药,就好像一直轰油门,总有一个外力干预他,那么长时间给孩子捏脊的话安全吗?”

  实际上,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因为学习压力大、久坐、活动时间少、吃的食物不安全等因素,孩子的背部肌肉组织往往会越来越紧,这是不正常的,如果家长常给孩子捏脊,帮助孩子把背部肌肉组织松开,就会对孩子的脾胃非常好,让他们长期保持健康状态。

  为什么捏脊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如此大的影响?这是由脊柱对人健康的重要性决定的。实际上,脊柱在人体里起支撑作用,是支撑人体最主要的线。然后我们的内脏,打一个比方,就好像都挂在脊柱上一样。我们的神经会从脊柱里面分支长出来,进入内脏——实际上我们内脏的好多功能都受神经的影响。

  当我们内脏出问题的时候,你刺激这些神经,就会帮助到内脏。而中医不说神经,说的是经络,实际这些经络的络脉都是相通的。我们在按揉脊柱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调整内脏。

  孩子长得瘦弱,其实是因为他身体有了郁结,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导致经络不通,而捏脊实际上在疏通、刺激经络,在重启孩子的自愈功能。

  不要小看捏脊的过程,它会很快疏通孩子身体里面的重要经络,让气血通畅、脏器功能恢复。

  另外,人在捏脊的时候,如果某个部位有问题,那么一有刺激,比如捏起来感觉疼,气血马上加速运行,就会让里面的内脏气血也恢复运行,这样就会给全身一个重启的机会。我们为什么说捏脊好?就等于是刺激你的生长,促使你的恢复。

  现在我们成人很多的疾病,其实与脊柱的紊乱也相关。比如说胃肠道、脾胃的疾病,甚至是心脏的问题,实际上是脊柱的紊乱引起的。比如上班族中午会枕着沙发的扶手,或趴在桌子上扭曲着睡觉,这就会导致脊柱的紊乱,紊乱以后使得经络气血不通,结果导致内脏功能紊乱。还有,睡觉姿势不正、坐姿不正,都会导致内脏功能的紊乱,而把脊柱移正以后,疾病就消失了。这是一个正脊学的理论基础。

  实际上给小孩捏脊也是一种轻微的正脊,但它不是正骨头,而是刺激周围的皮肤,让孩子的身体开始气血通畅,正常运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捏脊会让孩子慢慢变结实,变壮。因为捏脊让孩子的脾胃变好以后,吸收的营养充分了,他就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了。

  给孩子捏脊实际上是在提升阳气,因为主管阳气的督脉、膀胱经等都在后背这一带。因为阳气主生发,孩子是靠阳气生发的,阴是基础,如果阳气提升得好,这个孩子的气血通畅,生发能力就强,就容易长。如果阳气不足,孩子身上阴寒的东西多,就不容易生长。

  延伸阅读:捏脊和捏积有什么区别

  大家在读中医书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捏脊和捏积两字,这两个说法有什么区别呢?两者是一回事儿吗?

  其实,还是有点区别的。

  什么是捏脊

  严格地说,范围比较广,也包括对大人脊背的推捏的手法,一般只是手指向前提捏皮肤并捻动,但是不提起来,也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在对七岁以下的孩子调理时,方向是从下向上。有的学者提出,对于七岁以上的孩子,甚至成人,要从上向下捏,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可以参考的。

  什么是捏积

  捏积是在孩子有明确积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手法,此时一般是用双手的手指向前面捻三下,然后提起一下,要提得孩子的腹部稍微离开床面,

  甚至手指可以感觉到手指提起孩子肉时里面发出的声音。这种手法稍微重一点,对消除积食,调理脾胃特别好,是现在大家通用的方法。

  综上所述,捏脊和捏积两者还是稍微有点差别的,而我们通常给孩子做的捏脊,实际是捏积的手法。

  --本文由北京紫图图书授权摘自《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一书

文章关键词: 孩子 捏脊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