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妈妈,养一个“洋”娃娃有必要吗?

  奶粉、奶瓶、餐具、护肤品、童鞋、童装……这些东西都是婴幼儿生活的必需品,也有不少是快消品。它们出现在28岁的年轻妈妈张晓的家里都会多一个“洋身份”,因为它们都是张晓通过各种渠道海淘回来的。对于张晓的这种“洋作派”,妈妈李婆婆很是不能理解,“以前小孩过夏天,都是全棉吸汗的衣服,觉得经济又实用,现在动不动都要从国外买。”海淘妈妈们的行为是省了钱还是患上了强迫症?

  淘宝妈妈成了海淘迷

  昨天,张晓利用办公室午休的时间,与QQ群里的海淘妈妈互通着消息,“See Kai Run的童鞋正在限时半价!”群里有6位妈妈立即表示:“拼单”。张晓转手到海外网站上进行下单、付钱一系列操作,同时不忘在QQ群里补上一句:“邮费平摊。”张晓对记者说:“这个牌子的童鞋国内只有上海才买得到,而且价格比国外贵。”

  今年28岁的张晓有一个一岁半的女儿。自从当了妈妈,除了学会照顾婴儿,她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一个入门级海淘客“成长”为一个骨灰级海淘客。和很多妈妈一样,张晓最初也是从买奶粉开始进入这个圈子。从女儿出生开始就一直喝一款德国奶粉,而这些全是张晓从德国当地网站上淘回来的。

  “刚开始海淘确实只是为了买奶粉,”张晓说,她一步步学习下单、付钱、如何选择快递服务等等。为了能更好地获得海淘的咨询,她加入了一个“海淘妈妈”QQ群。进入这个群之后,张晓渐渐知道,所有能想到的婴儿用品,都能直接在国外网站购买。这对以前就是一个淘宝迷的张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惊喜。

  于是,张晓也不单单锁定奶粉了,米粉、零食等婴儿食品通通进入了她的“海淘购物单”,“能海淘的都会首选海淘”;儿童服装鞋帽陆续也进入她的视野,原因是“国外标准更严格”;甚至孩子用的碗、勺子、口杯都要在群里拼单海淘。

  张晓说,选择海淘主要是一些产品国内没有,另外价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海淘已经成了她的一个习惯,一想到要给女儿买东西,首先到“海淘妈妈”QQ群里吆喝一声,找人拼单。

  海淘屯货屯成了累赘

  海淘不像在国内买东西,收货总要等上一两周的时间,但这并不会影响张晓海淘的兴致。张晓说,在QQ群里,只要有妈妈提出海淘某样东西,问有没有妈妈愿意拼单分担运费的,几乎每次都不会落空。虽然这样能省掉一些邮费,但张晓也认识到一点,“买的时候总是头脑一热,结果可能是一个用不上的东西。”

  张晓说,去年年底,一个日本的儿童品牌做促销,群里的妈妈们就合计着一起买。“虽然女儿不缺裙子,但想着错过了这个机会,自己单独买更不划算,于是也就估计着尺寸买了两条。”到了上个星期才翻出来,结果裙子已经不再合身了。“两条裙子花费近300多块,还没穿过一次。”

  此外,张晓时常跟风海淘一些小孩很少用到的小玩意,买回来之后发现实用性不大。QQ群里的另一位刘妈妈也坦言,从刚开始想要保证孩子吃的安全,到现在想要孩子穿上、玩上国内难买的品牌产品,“进了这个圈子,有的时候就是停不下来,类似于强迫症。”

  外婆:没必要全用外国货

  似乎把所有婴儿用品都海淘回来,完全养一个“洋”娃娃才安心,张晓的“执着”让帮忙带女儿的老人看来,着实有些夸张,而且还给老人带来了一些小烦恼。一开始,张晓从安全到营养,再到性价比将一系列“海淘理论”讲给李婆婆听。李婆婆才慢慢接受了一些。但后来张晓的海淘势头越演越烈,李婆婆就开始有些不以为然。

  李婆婆形容外孙女现在从头发丝到脚尖几乎都是外国货。“这件衣服美国买的,那双鞋子日本买的,”每次洗衣服的时候,李婆婆就会心里默念着,总想着这可都是漂洋过海的外国货,万一损坏了,成本可就亏大了。

  李婆婆说,或许自己跟不上现在的时髦,但觉得没有必要全部用外国货。“以前小孩过夏天都是全棉吸汗的衣服,觉得经济又实用,现在动不动都要从国外买。”买回来的未必都好用,比如,婴儿腹泻时需要的专用口服补盐散;鼻塞时疏通用的滴鼻盐水等,在家里放着,一年到头也用不了几次,完全是浪费。

文章关键词: 海淘 母婴用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