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驱虫,关键是切断虫卵来源

  秋季是为宝宝驱虫的最佳季节,爸爸妈妈别错过了哦。在这里,小编所要提醒家长的是,给孩子驱虫一定要先到医院检查,服用正确的药物,千万不能擅自为孩子服用驱虫药,这样会有很大的危险的哦。

  秋季判断宝宝有蛔虫病的方法

  要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蛔虫病,到医院检查是最简便的方法。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一些异常现象做一个大致的判断。比如孩子常喊肚子疼,特别是肚脐附近部位疼,但经揉按后可缓解,或者夜间睡眠容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以及在孩子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的灰白色鳞屑都是可能感染了蛔虫病。此外,孩子皮肤没有明显原因地反复出现“风疙瘩”;有偏食表现,并爱吃泥土、纸张、布头等稀奇东西;还有,孩子吃得多且容易饿,爱吃零食,吃多少也总胖不起来,这都是感染蛔虫的症状。这时应该到医院进行治疗。

  接下来,就来看看宝宝驱虫的原则吧。

  秋季宝宝驱虫的原则

  儿科门诊,经常接诊到被父母认为有肠虫症而带到医院要求医生给予驱虫治疗的患儿,父母“诊断”肠虫症的依据常常是孩子出现了消瘦、挑食、腹痛、脸上有白斑及夜间磨牙等症状,甚至对于一、两岁的婴幼儿,也有父母自行给予口服驱虫药治疗的。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瘦、挑食及腹痛的原因很多,“虫斑”是缺乏B族维生素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医学上称为单纯糠疹。夜间磨牙,固然蛔虫分泌的毒素可诱发其发作,但精神紧张、缺钙、牙病等也可引起,因缺乏特殊性,故不可靠。正确的做法应该先到医院化验大便(大人带孩子大便去即可),确认是否有虫,然后再决定是否服用驱虫药。儿童不宜常用驱虫药,盲目服用驱虫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特别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应该慎用驱虫药。

  大多数驱虫药服用后,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2岁以下儿童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卫生,切断接触虫卵的来源。

  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以下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于大年龄儿童,他们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这些东西相当清洁,虫卵相对少或没有。吃蔬菜的种类与量也少得多,进入体内的虫卵也相应减少。而且虫卵在体内到长大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待从口入的虫卵长大成虫,孩子也超过了2岁。因此,2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

  秋季为宝宝驱虫,方法一定要科学正确哦。

文章关键词: 驱虫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