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产科主任的忧虑:危重产妇比以前多

牛建民主任在耐心问诊牛建民主任在耐心问诊

  名医档案:

  牛建民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母胎医学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30多年产房里无数个日日夜夜,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抢救,多少回迎来初生婴儿那一声响亮的啼哭,他真的记不清了。“我也是一个人,工作也会累,也会生病难受,但这份职业令我越来越觉得,迎接新生命比治好一个病人更有成就感。”当个头高大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牛建民看完门诊近四十个孕妇,轻声细语地对记者说出这番话时,他脸上是由衷的安慰与满足!出生于医生世家,当年从医学院校毕业时虽然他并没有填报妇产科,但命运之手却阴差阳错地将他送到妇产科,这一干就是30多个年头。而他,也成了业内知名的产科专家。

  诊室直击:

  比女医生还要温柔

  一个周三的上午,在广东省妇女幼儿保健院门诊四楼一间明亮的诊室,牛建民主任查完病房后,在这开始了忙碌的门诊。都说妇产科是一个“把女医生变成男医生,把男医生变成女医生”的地方。意思是,做起手术来面对生死关头女医生也很果断,而男医生面对女病人则变得很温柔。

  记者观察,牛建民主任的脾气特别好,当天他看的是高危妊娠门诊,28岁的彭小姐来自湖南,怀了双胞胎,之前因贫血晕倒多次,先后到南昌、武汉等城市检查;29岁的孙女士孕后期老是感觉心慌胸闷,因忧虑担心而三番五次咨询需不需要吸氧治疗;36岁的彭女士怀了二胎,她本人患甲减,曾在某医院保胎一个月,又因老公有蚕豆病,担心会不会遗传给宝宝而忧心忡忡……

  每一个孕妇的情况病情都不同,“哪里不舒服?以前得过什么病没有?有没有家族史?”……这边,牛建民仔细询问,同时认真翻看厚厚的病历和检查单,并针对孕妇的问题一一解释,令患者感到特别贴心。另一边,他的研究生助手帮下一位孕妇监测胎心、腹围、宫高。看到红色的“危重孕妇”病历者,牛建民会让孕妇躺在床上,重新检查胎儿情况,说话轻言细语,态度和蔼可亲,令患者感到特别贴心。

  他对记者说:“高危妊娠的特点就是来的孕妇会有很多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因人而异,医生应该根据她们每个人不同孕周、不同症状、不同体征仔细询问,然后给她们建议。像今天一上午看几十个孕妇,希望给每一个病人足够的时间解释问题,这要求医生要有足够的谨慎和耐心。”

  难题一: 确保剖宫产二胎的安全

  如果说,门诊问诊如和风细雨,那么,产房里的气氛紧张多了。“在产科,现在的危重抢救比以前多了!”牛建民坦言。以往,由于只生一胎,大部分孕妇怕承担不了分娩时的疼痛,同时也认为切一刀将胎儿取出更加安全,所以相当一段时间,剖宫产比例越来越高。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一刀切下去,虽然在肚子表面只是细细一道疤痕,实际子宫上有切口,为日后的健康和生二胎埋下了隐患。 牛建民说,第一胎剖宫产后,二胎怀孕的风险增加很多,而能够等到胎儿在母体待到瓜熟蒂落并顺利通过阴道自然分娩的,就更不容易了。二孩政策放开后,很多追生二胎的女士目前年龄都不年轻,高龄的她们再生育时普遍遇到同一个问题——瘢痕子宫。由于第一胎选择剖宫产,很容易导致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情况的出现,在生产时由于胎盘难以剥离而出现凶险性大出血,这对母婴的安全带来严重威协,很多产科抢救都来自这一方面,而且近三两年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如何帮助这类产妇减少产时出血风险?这是产科医生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产科界有个经典的说法——“一次剖宫产,终生剖宫产。”但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这一说法被事实证明不再绝对。记者获悉,从2012年开始,牛建民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进行剖宫产后阴道试产。在该院,经过严格的产前评估和密切的产时监护,瘢痕子宫孕妇实施阴道分娩率达30%左右,这项技术的开展,对瘢痕子宫孕妇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福音。

  同时,牛建民也一直在思索:能否通过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减少瘢痕子宫导致胎盘严重植入出现大出血的情况。经过研究,他采取的对策是:首先对相关孕妇通过孕早期的超声检查,了解胎盘的位置、植入情况以及植入程度,为分娩时做好预案。如果估计植入情况严重,则先通过介入办法在剖宫产前采取预防性手术,把栓塞剂注入母体做盆腔动脉栓塞,通过栓塞子宫动脉或卵巢动脉,有效地控制大出血。这一举措大大减少了孕产妇突发大出血带来的急危“生死一幕”,避免了以往容易出现的因突发性大出血导致“一尸两命”悲剧的发生。

  难题二: 解决“糖妈妈”的诸多后患

  “以往,孕妇贫血、营养不良较多见,但现在营养过剩的情况更普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妊娠期代谢性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肥胖、营养和代谢问题)成为产科面临的新挑战。”牛建民说。以妊娠糖尿病为例,其对孕妇和孩子都会带来很大风险,一点都不可以马虎。怀孕期间高血糖不仅影响胎儿发育,对孕妇的身体也有诸多危害,如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出现酮症等,严重时可能随时会昏迷。更严重的是,20%-60%的糖妈妈产后转化为2型糖尿病,而糖妈妈所生的宝宝长大后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概率会比正常孩子大很多。

  牛建民告诉记者,当天接诊的患者中,就有一位28岁孕中期就患上严重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之前已提醒她最好住院检查,全面评估血糖波动情况,对症治疗,但她没有听取医生建议,直到预产期过了才来。“这样做风险极大。”牛建民马上安排这名孕妇住院。作为产科医生,一定要负责任地告知孕妇所面临的问题和远期潜在的风险。“你能不能一下就抓住她的重点问题,需要有责任心和足够的耐心,同时,丰富的临床经验也非常重要。”

  近年来,他开展的《妊娠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管理的系列研究》等有关研究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能够弄清楚病因,并指导孕妇减少生育风险,保障母婴健康,我乐在其中!”他说。

  遗憾:学医的儿子放弃医生职业

  工作强度大,白天看门诊、查房,晚上随时要回医院抢救病人,一周四次门诊,老院区、新院区两边跑,这是年过五十的牛建民日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长年下来,铁人也顶不住。2010年,他检出有低度恶性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并做了甲状腺全切术,现在每天都需要吃药补充激素。“医生也是人,也会病,也会累,但有付出也有收获,工作带给我的满足感是一般人很难体会。”他如是说。而这也是他一直坚守在产科的重要原因。

  然而,牛建民也有遗憾:“我们家三代都是医生,但儿子却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这令我很遗憾。”在这个从爷爷起就以医生为业的医生世家里,牛建民的儿子从小受到家族背景的影响,觉得医生这个职业伟大和崇高,也想将治病救人当做终身职业,也学了五年临床医学。但大五在医院实习时,亲眼目睹了发生在医院里的“医闹”,对这个职业感到失望而最终选择放弃。

  “明天,我们老了,病人去哪里找我们这样的医生看病?”牛建民一声叹息。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实习生 鲍文静 通讯员 林惠芳 图/张达晖

文章关键词: 孕妇 产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