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且还能诱发一些感染性疾病。因此及早发现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就可以及早纠正,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医院医生及家长大都根据孩子查的血常规去确定是否患有贫血。然而要找出缺铁原因需要很多试验项目,如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和铁,骨髓涂片,铁染色等加以确定。尽管上述试验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操作起来烦琐,费力,不能推广使用。更主要的是由于转铁蛋白和铁的相对不敏感和变化无规律性,因此这些试验大部分已被淘汰。
国外芬兰T u r K u大学中心实验室建立转铁蛋白受体试验,提供了一种功能性铁状态的定量测定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缺铁性贫血,而且还可区分非缺铁性贫血。经研究发现:一些亚临床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手指血常规中血色素110—120 g/L,属正常范围。但这些孩子外表上看去有点虚胖,面色蜡黄,早期精神不好,容易疲乏,不爱活动,心率过速,消化功能减退,吃东西不香等。对年长儿来说,有对周围事物淡漠,不感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偶有性格改变,见到爸爸妈妈也没有高兴的样子。这些孩子经检查转铁蛋白受体试验,发现结果升高。说明孩子的体内由于铁的平衡代谢缘故,动用了大量的储存铁,使转铁蛋白受体协带大量的铁供应细胞及合成血色素,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原料。
一旦被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除了根据病因积极采取一系列补铁治疗手段,还要教会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营养指导,饭菜多样化,各种米面菜肉都要搭配着吃,尤其是青菜、豆浆、豆腐、鸡蛋、猪肝、动物血等有益生血。水果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贫血患儿每天可吃几个水果。贫血较重的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铁。除此外家长们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零食偏重于味道鲜美,营养成分往往不够全面,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童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