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孩子已经开始对兄弟姐妹的称呼感到陌生的时候,北京、上海等地开始对生育政策进行“微调”,让人不禁疑惑:这是否意味着持续了2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开始松动,二胎时代真的要到来了吗?
“房子要住就住2层,孩子要生就生2个,这才是生活质量呢!”
拥有两个孩子,已经和拥有一处大屋、一款名车一样,似乎已经成为城市中产阶级的新梦想。与此同时,民间有关计生政策有所松动的各种传言也此起彼伏,引得不少条件相对宽松人士浮想翩翩,跃跃欲试地要在生儿育女上“用足自己的权利”。为此我刊编辑特地请来人口计生学专家、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生导师何平教授对一些流传甚广的“生二胎”说法一辨真伪。
细辨各种有关生育二胎的说法
说法1:博士学位的人将被允许生二胎
2002年,江苏省有人大代表建议允许博士、硕士这类高素质的人生二胎,借此来提高人口素质,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因涉嫌学历歧视,动议最终被否决。
何平教授:“博士可生二胎”说法没依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生育二胎严格控制在规定的七种情况之中,而这些规定里不存在博士可以生二胎的政策规定,所以博士可生二胎只是谣传或误解。
说法2:符合生育二胎者无需受生育间隔限制
上海在2004年4月15日取消了原《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应当有四年生育间隔的规定。由此,民间纷纷传闻,符合生育二胎者无需受生育间隔限制。
何平教授:只是部分省份进行了微调。
部分城市实行的取消生育间隔的新措施,实际上对生育两个孩子的条件作了“更符合人性”的进一步放宽。湖南、安徽、北京等地也出台类似举措。但这个政策并不适用于所有省份。
说法3:只要交纳“社会抚养费”就可以生二胎
国家政策规定,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民间于是传闻,缴纳了社会抚养费就可以合法地生育第二个子女。何平教授:征收社会抚养费决不意味有钱就可以多生孩子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界定了不符合规定的生育行为是违法行为,违法生育必须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未在规定期限内足额缴纳的,加收滞纳金;对仍不缴纳的,还由法院强制执行,另外违法生育的人员,还将依法给予处分。 这些规定足以说明,征收社会抚养费决不意味有钱就可以多生孩子,也不是缴纳社会抚养费就可以违法生育的。
说法4:只要伪造一张孩子为病残的证明就能生二胎
计生条例规定,独生子女经鉴定为残疾,目前无法治疗或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或将严重影响婚配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些人就认为只要伪造一张自己的头生孩子为病残的证明,也可以获取生育指标。
何平教授:此类鉴定十分严格,几乎无空子可钻
随着政策执行的完善,钻这种空子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比如在北京,头胎病残儿童的鉴定,必须到指定医院,由专人监督,且病残的鉴定将伴随孩子一生,为了生二胎而动此脑筋,对第一个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时尚育儿》总结: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部分中国城市人的“二胎”梦,仍然只能停留在“怀想”阶段。
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国家从来没有真正放松过生育二胎的政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一些地方生育政策的变化只能说是在国家总的生育政策范围之内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所做的微调,在政策上和指标上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并没有突破或超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则范围。
因此,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短期内并不会做大的调整的调整,所做出的调整也仅仅是针对特殊人群。
PART2 有多少人想生二胎
现今国人是否真有认为“两个刚刚好”?我刊编辑做了电话随机采访,发现对生二胎感兴趣的人可真不少,特别是孩子在4岁以内的年轻妈妈有90%以上的人表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被问及如果现在政策允许你是否愿意再次生育,更有50%的妈妈表示会有所考虑,但也有部分妈妈表示由于经济负担重、工作压力大、精力有限等等原因,暂时还不想考虑。那能生二胎的到底要不要生二胎,生了二胎对生活影响有多大呢?让我们听听来自各方的声音。
年轻父母的想法
赞成:还是生二胎好(50%)
让孩子体会更多亲情
(许鞠,28岁,杜匀,33岁,结婚6年,育有1子,今年4岁)
每当看着孩子一人默默地对着玩具的时候,我就会为他小脸上流露出的孤寂表情而难受。想想我小时候,快乐地做着哥哥的跟屁虫,为了争一颗糖我妹妹被我好是欺负,而现在我儿子,只能习惯自己一个人玩,虽然我已经尽全力多花些时间陪他,但我仍觉着他挺无趣的,要么每天盯着电视机,要么把玩具折腾来折腾去。所以,如果政策允许我想立马给儿子添个小妹妹。
重温育儿的幸福感
(康若,32岁,林俊,35岁,结婚8年,育有1女,今年8岁)
我喜欢孩子,喜欢被孩子依赖的感觉,我到现在还很怀念女儿六个月时肥肥的身躯,有着四个小坑坑的小手,伊伊呀呀学语的表情,以及"妈妈,陪我玩"那犹如天赖般的童声。现在女儿虽然还是喜欢我,但她大了,有同学有朋友了,我知道现在是我逐渐放手的时候了,虽然我很怀念她牵着我的手学走路的片段。因为这种感情,所以我跟我先生都希望能再生一个宝宝,如果政策允许的话。
二个孩子的生活更充实
(文苑,25岁,姜以宁,28岁,结婚3年,育有1男,今年1岁)
我是全职妈妈,为了生儿子,我干脆辞职在家待产,反正老公的收入已够我们家开支了,妈妈跟婆婆现在又帮我在照料儿子,所以老公说,趁政策取消四年间隔的时机,再接再厉添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这样家里就更热闹了。
大孩子能学会关爱
(颜萍,31岁,邵辉宗,35岁,育有2子,头胎 9岁、二胎2岁)
我当时最担心的还是大女儿不能接受小妹妹,毕竟我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到了小女儿身上,但没想到大女儿在好奇了几天后,自然地接纳了这个小小的家伙,有时还像个小大人一样帮我照顾妹妹。现在眼见着小女儿糯糯地叫着:姐姐,姐姐,相差七岁的小姐妹也能开心地一起嬉戏,我觉着生二胎是值得的。
弥补头胎女孩的缺憾
(卢海青,40岁,江文伟,45岁,育有1女,18岁)
我们的户口都在农村,第一胎又生了女儿,应该是还有第二胎的指标,但考虑到我跟老公都是四十岁的人,不晓得怀孕的几率有多少,这个年龄出生的宝宝好不好,所以很是犹豫。不过最后,在看过多次专家门诊后,我终于还是以四十高龄怀孕,骄傲地挺起了大肚子。现在我什么都不想,只希望孩子能健康出生,真希望是个男孩。
《时尚育儿》总结:赞成派中以文化程度较高,收入稳定的家庭为主。是不是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儿女绕膝的梦想,或者说在每个女人的一生当中都曾有过一个阶段是希望能儿女成群,而这个幻想随着生二胎政策的松动慢慢在渗入女人生活的同时,成了女人心目中最为期待的愿望之一。
无所谓:生不生都可以(30%)
看是否条件具备
(徐强,32岁,吴芸,30岁,结婚4年,育有1女,今年2岁)
不强求,顺其自然。如果:第一政策允许;第二经济允许;第三不降低目前的生活质量;第四现在的宝宝喜欢;第五长辈也有强烈要求的话,会考虑生二胎。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那就把惟一的孩子努力养好,让她能吃好,穿好,学好,生活好也可以了。
有缘者得之
(封云,28岁,李加宁,33岁,结婚3年,育有1男,今年4岁)
儿子今年也四岁了,我和丈夫也符合生二胎的条件,因此有时说起二胎,还是会心动的。不过,考虑经济、生活,及第二胎对儿子的影响等方方面面的事,我们还是采取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有缘得之,无缘不强求。
《时尚育儿》总结:这一群体是务实的,政策的改变他们也关心,但他们更关心生活质量是否应为老二的到来会降低。
反对:孩子还是一个好(20%)
二个孩子的花销太大
(钱一平,31岁,柯敏,30岁,结婚3年,育有1子,今年2岁)
生第二胎并不是生下来就好了,要把他(她)养大养成材,需要投入无限的精力与责任,是否犯得着?而且,这势必要影响现在子女的心情,在独生子女普遍的社会中,看看人家都是爸妈围着一个孩子转,想到自己的爸爸妈还围着弟弟妹妹转,对他的生长是否有利?还有就是生活水平,有媒体介绍,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花费是49万元,但我们家如果生两个,就意味着百万的消耗,何不把第二笔钱用来提高我们夫妻自己的生活水平呢?
要给第一胎最好的
(吴纤,30岁,黄晨,30岁,结婚5年,育有1男,今年1岁)
我们夫妻本来就是爱享受生活的人,生儿子也是为了给大人一个交待,所以我们决对不会考虑去生第二胎,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还有可能提供给他最好的,两个就不行了,大人、孩子的生活肯定都受影响,所以我们不会去生第二胎。
《时尚育儿》总结:反对生二胎的尤以创业期的年轻爸爸多。也许觉着生活够沉重的,也许已经习惯三口之家的生活,也许本来想丁克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成了三口,不管怎样,这是一群三口之家的坚定维护者。
专家意见
生二胎:高龄产妇或第一胎有遗传疾病者须三思
发言人:鲁卿芳,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理由:普遍情况下,经产妇比初产妇生孩子的痛苦要减少,而且产程更短,而因为生第一胎而得的产科疾病(比如妊娠高血压)也会随第二胎的调养而获得痊愈。
但不容忽视的是,有些儿科疾病往往在第一胎不发生,却容易发生在第二胎身上,例如RH溶血病,极少发生在第一胎,一般发生在第二胎以后的胎儿。且那些高龄产妇,也会因各种原因造成孩子先天疾病。所以高龄产妇或第一胎有遗传疾病者在生育二胎这一问题上要谨慎考虑,一定要来正规妇产科医院详细咨询、检查后再受孕;同时在生育第二胎孩子时,切勿以为“一回生、二回熟”,一定要像第一胎一样做产前检查,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异
发言人:张越:儿童心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理由:许多人认为,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差,关心人的程度低,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家里有二个孩子会比较好一些。但我们曾做过一个“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教育与发展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人格上是健康的,不存在人们说的那些缺陷,而且相当一部分还非常优秀,这说明独生子女不是先天性的“问题儿童” ,他们与同龄非独生子女之间在社会化各方面的相同点远多于相异点。而且,目前人们认为在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问题,在非独生子女身上也有,有的可能更严重。因而,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独生”还是“非独生”,而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时尚育儿》总结:无论是方兴未艾的“丁克一族”,还是现今蠢蠢欲动的“二胎家庭”,我们发现另类家庭结构的缔造者总是那些文化程度与经济收入“双高”的大小白领,他们其中确有一部分是在较有主见地决定自己的生存状态,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出于虚荣心使然,他们的选择更多地带着向时髦文化靠拢的盲目性,而不是出于对自己、对家庭、对生命、对整个社会的负责。
当一个家庭考虑要几个孩子的时候,最先该问问自己的是:我的选择是否是一种盲从,然后从从个人生活、家庭状况以及社会利益诸多方面出发,进行理性地权衡,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毕竟,选择“二胎”并非是件追逐时髦的事,它需要当事者作出更多理性思考、承担更多责任、付出更多代价。
PART3 过来人也谈生二胎
二胎的话题总引人以无尽的遐想,有人构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也有人唏嘘从此真的是分身乏术了。不过再多的幻想,也抵不上过来人的一席话。为此,我刊编辑专门做了相关采访,听听老一辈的人以及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地的妈妈对“二胎”的看法。也许跳脱了“政策”和“国情”的限制,他们对于生一个还是两个的考虑更值得我们借鉴吧。
我们的上一辈
一个孩子毛病多
余小芳72岁 上海生孩子养孩子其实没那么多讲究,我们那个时候条件也不好,不照样养下来了。不像现在,只有一个孩子,虽然养得精细,可是小毛小病也多。我有个老姐妹,一口气生了十个,个个健康出息,最差的也是个部门经理。我在我们那代算生得少的,一儿一女,那时就觉得很没面子。
养两个孩子吃些苦没关系
黎美湘59岁 长沙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想法那么多啊,考虑这考虑那,好像要把娃娃的老婆本都攒齐了才放心生,特别要生第二个孩子,总怕钱不够孩子要吃苦。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多吃点苦没什么,这样长大后才会知道要多赚钱。
一个两个没区别
鲍家伟67岁 秦皇岛
为什么生第一胎的时候不会想到很多问题?生第二胎就前怕狼后怕虎,养一个养两个有什么区别啊,难道头个是泥捏的后一个是金子打的?
我们帮着带孩子
柯万林55岁 郑州
我媳妇当初就拿定不了主意,担心养在两个经济上、精力上会吃不消,我跟她说你什么都别想,唯一要想的就是把身子养好了再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后来孩子生下来了,我再问她有什么困难没,她说没想象的那么麻烦,养了也就养了,没感觉生活上比别人家差,相反地会更努力地去工作、更积极地去生活。
大的用过的东西小的接着用
钟韵 70岁 九江
我的小孙子是儿子媳妇的“计划外产物”,虽然他俩符合政策,但之前从来没想过要两个。计划外就计划外吧,又不是怀了皇太子,人生人养的要做什么计划。孩子生下来后,我们就把大的那个用过的奶瓶、衣服、玩具等物件消了毒接着用,在开销上并没有增加太多;至于精力上,6个大人还怕2个小孩?
台湾地区
因为要传宗接代,没办法
杨丽慧,全职妈妈 林建志,丽婴房经理 林妤宣 ,女,3岁
台湾多数家庭有2-3个小孩,而且妈妈都是要出去工作的,孩子就交给幼儿园或是奶奶、外婆来管,因为大人的工作压力很大,给予小孩的关注和教育就会相对减少。还有我觉得现在的大环境,物价比较高,小孩上幼儿园、小学开销会很大。如果生了两个小孩,虽然品行教养跟只有一个小孩还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在学校教育上就可能力不从心了,也许会因为经济能力有限,而去选择较普通的学校,这对于大人也是一种苦恼。所以与其生两个还不如把唯一的一个教育好。我先生的想法跟我基本接近,但是因为台湾的习俗,要有一个男孩传宗接代,所以可能还是会考虑生两个吧。
两个孩子可以互相学习
吴太太,台商家眷 大儿子,11岁 小儿子,9岁
我先生是独子,而我是有兄弟姐妹的,这样一个成长背景让我体会到更多的亲情关爱,因此我们就要了两个小孩。其实养两个妈妈不一定会很累,因为很多时间他们两个会在一起玩,你反而会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家的两个小孩一个喜静、一个好动,开始大儿子会觉得怎么弟弟这么无厘头,我就跟他说你就当弟弟是从外太空来的好了。开始他觉得很好笑,时间长了他也会看见弟弟的优点,比如很活泼啊。我想,他们从小就学会彼此欣赏,长大后对他人也会更有包容心吧。
香港地区
生二胎不需要准备
周太太(港商家眷) 大女儿,8岁 小儿子,5岁
我们从没想过月收入要达到多少才能再生一个,做的准备和生第一胎时没有多少区别,无非是戒烟戒酒戒药调理身体健康。不会为生第二个孩子做专门的准备,不会将生第二个孩子当作特殊的一件事情。
平常心对待第二个孩子
钟丽珍,全职妈妈 许冠伦,法官 许雅霏,女,8岁 许雅霖,女,4个月
你们这个主题很有意思哎,我们这里是永远看不到这样的文章的,大家都觉得无论生几个孩子都是可以接受的,不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一般来说,生了一个以后隔几年自然会想到再去生一个,并非是因为时间啊、经济啊之类的条件具备了,而是这个时间到了就应该这样做了,一种很平常心态下做的决定。
日本
有了两个孩子,就不会和别家的比较
余瑞新,全职妈妈,新加坡 中尾邦人,机械工程师,日本
中尾英嘉,男,6岁 中尾鹰亮,男,3岁3个月
在我们周围生2、3个小孩是很普遍的,像我哥哥还生了4个。我觉得“生育”不应该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由个人来决定,要不要这个孩子,愿不愿意付出精力去好好抚养、教育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做父母的比较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万一遇到什么挫折,想想大的那个也经历到过,没什么要紧的。而且我们会看到两个小孩各有各的长处,不会像其他父母那样:哎呀,怎么我们的孩子和人家比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啊。总之是对小孩子更包容一些,不会强求他们要多出色,只要健健康康长大就好了。
韩国
一个未必轻松,两个未必烦恼
金恩琳,全职妈妈 李诚宪,大学教师 李太熙,男,6岁 李忆希,女,2岁
养孩子累不累,压力大不大,这不是孩子数量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是由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来决定的。可能有的只生了一个,但特别看重,把心力全都投注在孩子身上,自然就轻松不下来;可能有的生了两个,但觉得生活过得去就行了,孩子的事不用太操心,那样便不会感到很有压力。
马来西亚
弥补生第一个孩子时的遗憾
蔡丽华,全职妈妈 Mardan Mamat ,毕马威会计师 Danny ,男,5岁 Rashid ,男,2个月
主要还是工作上的安排。生第一个小孩的时候我没怎么休息,到了怀上第二个,实在是难以两头兼顾,只好把工作辞掉了。人静下来才发觉生第一个孩子时,很多美好的事情都错过了,带着肚子里的BB听听歌散散步和在公司里板着脸训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都可以弥补了。
美国
孩子多了,快乐也更多
包芮,中文教师 叶洲,工程师 叶萧,男,7岁 叶莹,女,1岁(2000年移居美国)
我们做的准备主要就是跟大孩子的沟通,我们开了个家庭会议,对儿子说:我们可能会再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因为他比你小,所以我们会多照顾他一点,有时候你做哥哥的也要帮着照顾好他。儿子说:好啊,快一点哦,我终于不是一个人了。因为很多邻居家都生了好几个小孩,儿子是很羡慕的,他不会感觉再生一个会分去爸爸妈妈的爱,反而认为那样的家庭才有更多的快乐。不过我想如果是在国内,周围都是独生子女,要他接受一个“关注度”更高的弟弟或妹妹就没那么容易了。
英国
已经养了一个,就不怕再生一个
张澜,公司职员 David Rees,记者 Michelle,女,12岁 Bennett,男,8岁
我已经有两个小孩了,但如果再怀上了还是要生下来的。我不会去想后面的事情,养个孩子能有多大困难啊,这里生2个的挺多的,见着再怀孕的妈妈大家都不会很奇怪,有时连说句take care of yourself 也没有,想来是很稀疏平常的事,而国内的朋友是肯定会说:“天啊,怎么养!”怎么养,都养过一个了,这还是问题吗?
采访后记:
如果妈妈符合条件,和咱们的基本国策不冲突,别太多顾虑,想生第二个就生吧,养着养着也就大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初采访的意图是想让老一辈的人以及非大陆地区的妈妈谈谈在生二胎前都做了哪些准备,一路听下来,发觉她们对待第二个与第一个并无明显区别,多数未做特殊的准备。真是要疑心自己是不是在小题大做。
不过这种疑惑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毕竟我们的读者是现今的中国父母,这世界上最操心的一群人。他们已经习惯于为子女考虑好所有成长的细节,即使那只是个还未成型的胚胎或干脆只是个“计划”,他成长清单也已在父母的脑海里列好了:要喝进口的奶粉,要用最好的纸尿裤,要上最贵族的学校,要学最上等的才艺,要……如果说第一个小孩的这份清单还属草拟本,那生养第二个小孩就非得在原有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了。这细致无匹的清单一列出来,那二胎在爹妈脑海里无疑是个天下无双的珍奇了,既然是珍奇那么就不是说生得就生得的,也决非是什么“小题”了。
但以前不是这样的,国外的妈妈也不是这样的,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父母“俯首甘为孺子牛”了?也许是从计划生育的红头文件印成各大报纸头版头条的时候吧,从那时侯起,对于多数人来说,生育不再是件自己可以决定的事了,只要第一胎不痴不呆不聋不哑那么要再生一个就是“违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于是,头胎的地位便在基本国策的保护下显赫起来,只要还算合格,那他就是你今生唯一的、从一而终、延续香火的独苗苗了。横竖就这么个骨血,能不往好里养吗?所以,也不真是中国父母特别的爱子心切,实在是现实使然,如果计生政策放之四海而皆准,估摸全世界父母都是一样的。美国动画片《海底总动员》里那条只有一个孩子的小丑鱼不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么?
另外,中国的孩子也不见就比国外的更天资聪颖,值得倾注更多的爱更悉心的栽培。你瞧,除了国际奥数竞赛里还有些黄皮肤黑眼睛的孩子,大了的差不多都泯然众人矣,最好最好的是进了外企成了Peter Liu、Mary Zhang,或是干脆直接去了米国挣英镑。这父母看来是光耀门楣的事,待走出国门再看,真的是太太平常了。再说人家小孩吃黄油面包长大兴许还比我们吃五谷杂粮更费钱呢。
所以全天下的父母、孩子都一样,生养也是一样的,所以,只要你符合条件,和咱们的基本国策不冲突,就别多想了,想生就生吧,养着养着也就大了。
没什么了不起的。
PART4 生二胎,如何准备
中国妈妈对于生第二个孩子恐怕和前文采访的那些台湾、香港地区或是国外的妈妈多少有些不同,所以,若你已打定主意再度造人,为了让整个怀孕过程以及“老二”到来后的生活更自如更快乐,以下几方面尽量做到。
了解政策,别违法
请您先拨打当地的政策咨询电话,或者登陆当地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网站查阅当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看看自己的情况是否符合,千万别违法生育。
物品准备
决定生第二胎了,千万记得要到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办理《生育服务证》(部分地区叫再生育证),作为依法生育、接受围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和申报户口的凭证。
钱的准备要有窍门
从平均的水平来衡量,在生了第二个孩子以后,月支出需要增加600—900元。所以有了2个孩子以后,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整个家庭要在经济支出上有所控制和调整,如本来计划中要买90万元的房子,换成60万元的房子,省下来的钱可以更好的抚养孩子。另外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节省开支,可以重复使用的如玩具、奶瓶、餐具、餐椅、推车等,也可以让第二个孩子继续使用,没有必要一定采购新的婴儿产品。
事先和老人家打好招呼
妈妈很可能一个人无法同时带2个孩子,还要兼顾一大家子的家务。在生育第二胎以前,可以先征求长辈的意见,在获得首肯后,如果可以的话,暂时寻求长辈的帮助,共同抚养2个孩子。
想生二胎一定要趁早
妈妈如果生第一胎时就已超过30岁,那么生二胎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在35岁左右。这个时候因为年龄过大,妊娠、分娩中发生并发症(如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的机会增多,难产率也会增高,尤其在35岁以后,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趋向衰退,卵子中染色体畸变的机会增多,容易造成流产、死胎或畸胎。据调查估计,先天愚型儿发病率在25~29岁的产妇中约为1/5000;在30~34岁,约为1/900;在35~39岁,约为1/250;而在45岁以上,竟高达1/40。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妈妈要生第二胎还是要趁早怀孕。
与第一胎的间隔年限要超过2年(尤其是剖宫产者)
虽说大龄产妇有诸多不利因素,但二胎之间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有很多妈妈生第一胎时选择剖宫产,那么,一般要隔个2年的时间才可以生育,同时还要看上次手术伤口恢复的情况。
身体状况一定要检查
一般来说,凡是给孕妇或胎儿带来不良影响的疾病在未治愈前都不能怀孕。否则,在患病期间怀孕,会使病情加重,并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因怀孕、分娩造成生命危险。如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病、肝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结核病、骨质软化症、恶性肿瘤、严重贫血、精神病以及身体比较虚弱的人都可能在短时间内不能生育。妈妈在决定怀孕前,一定要做好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才可以把自己的二胎计划实施到底。
要注意保养好自己的身体
有的妈妈和爸爸很少关注自己的健康。有了2个孩子的父母年纪也应该在30岁以上了,这时父母应该定期做身体检查和牙齿保健,并且在平时也应该更关注自我保健。
工作的安排
因为2个孩子,家里顿时会多出很多日常工作需要处理,妈妈很可能要暂别工作,成为全职妈妈;这样做也是为了让爸爸可以从家务琐事中解脱出来,更好的工作,以保证整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不受到影响。
多和家中的大孩子谈谈心
在考虑生第二胎以前,最好先征求一下老大的意见,如果在怀孕前,就让老大喜欢尚未谋面的弟弟或妹妹,那么在以后的相处中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以后,父母对第一个孩子可以比以前稍微宽容一点,让他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并没有因为弟弟或妹妹而减少,他们之间是平等的。父母也可以到时候把弟弟或妹妹留给老大照顾一下,让他感觉一下做哥哥或做姐姐的滋味,也有助他对弟弟或妹妹产生手足感情。
专家/何平: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生导师,曾参与多个人口研究报告的撰写和书籍的编著。鲁卿芳: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越:儿童心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策划/《时尚育儿》编辑部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