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该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图)

  【故事】

  一天放学后,北京市某中学的初三学生小林、小韩和小柯又结伴来到了他们的“老地方”——一栋居民楼后,只见小林从书包中掏出一包“中南海”,麻利地分给其他两个伙伴,自己也叼上了一支,然后掏出火机挨个点燃,三个人有说有笑地开始了“吞云吐雾”。一个中年人从此地路过时感到非常惊讶,走上前去询问:“小同学,这么小就吸烟啊?对身体不好呀。”小林斜了斜眼睛,熟练地吐了一个烟圈,不屑地说:“小就不能吸烟了?我爸妈都管不了!有你什么事?”中年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某夜,已是11点钟,某栋居民楼上只有一户人家亮着灯,透过灯光望进去,某校高三学生小赵正在发奋苦读。此时,小赵的父母已经睡着了,小赵也连打了几个呵欠。只见小赵从书桌前站了起来,悄悄关上了房门,然后从书包里掏出了火机和香烟,小心地点着,接着又轻轻地打开窗户。他拿着烟卷深深地吸了一口,把浓浓的白色烟雾吐向了茫茫的夜空。小赵偷偷吸烟已经有2年了,开始时是因为听人说吸烟可以提神,可是后来渐渐就欲罢不能了。为此,他也很苦恼,但总是无法控制自己,于是慢慢地也就习以为然了。

  【追根溯源】

  青少年吸烟在我国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小烟民呢?菖蒲、桂芳在《北京法制报》上所撰《哀哉痛哉小烟民》一文中展示了小烟民的发展“足迹”:当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时,农村的爷爷将旱烟嘴当奶嘴塞到孙子的小嘴里或对着孙子喷口烟,呛得他又咳又哭,这种别样的天伦之乐无形中成了小烟民婴幼时期的启蒙教育。之后在烟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小小读书郎,作业之余偶尔学着爷爷、爸爸抽烟的模样吞云吐雾,大人们为孩子的惟妙惟肖忍俊不禁,哪会想到发出警告。孩子上中学了,觉得电视里那些人比爷爷、爸爸吸得有型有派,而花季少年的模仿力无疑又较前大有长进,于是首批正宗的小烟民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青春期的“盲从性”使小烟民一族悄然膨胀起来。

  广州市某中学的小杜特别喜欢看港台影视剧,尤其是片中的男子汉形象更是他心中的偶像,比如《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蛊惑仔》中的陈浩南等等。渐渐地他发现,他的偶像们之所以那么“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嘴角总是叼着一根香烟,这个造型简直太帅了。虽然知道吸烟是不对的,而且对身体极其有害,但是,小杜还是决定要像偶像们一样“酷”。第一次吸烟的感觉确实太难受了,小杜被呛得直流眼泪,后来,小杜慢慢地习惯了。当他在人群中潇洒地点燃香烟再吐一个烟圈时,他似乎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男子汉。

  为什么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不少青少年还要不惜代价亲身体验呢?这其中的心理原因是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

  1好奇模仿心理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同时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不少吸烟的家长未重视自身行为给孩子的影响,无意中轻率地流露出“成年人才可以吸烟”的思想,不少青少年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把吸不吸烟当做是否成熟的标志,开始模仿成人吸烟。还有不少青少年是在同伴的影响下,你吸我也吸,从而相互模仿学会吞云吐雾。

  2交往心理

  在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此风气对青少年影响明显。如某调查表明,男生间相互敬烟已成为习惯,无论路遇,还是同学串门互访,总离不开香烟来沟通,甚至有的学生在干部竞选、评优、评奖等时都离不开“香烟开路”。许多同学认为:烟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减少陌生感,提高办事效率。某职业高中的学生小于说:“其实我并不喜欢吸烟,也没有烟瘾,可是同学们都吸,我如果不吸就好像没法跟他们沟通,所以就不得不买来烟分一分,自己也就慢慢喜欢上吸烟了。”可见,烟已成为当今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黏合剂。

  3虚荣心理

  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认为吸烟时髦、潇洒,盲目追求、模仿。有的女生说:“男生抽烟的姿势好看,给人一种成熟洒脱的感觉。”不少男生在这种心理暗示、鼓励下,为赢得女生好感,顾不得“抽坏身体抽臭嘴”的恶劣后果。

  4夸耀攀比心理

  在当今商品社会的影响下,大款们摆阔气、讲排场,导致一些有经济背景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烟的档次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另一些人为了不被看轻,显示自己的能耐,也硬着头皮盲目攀比,买进口烟或国产高档烟。

  5消愁心理

  青少年往往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但又对社会有较高的期望值。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折,出现心理失衡。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摆脱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吸烟。

  6对烟的错误认识

  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助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青少年竟错误认为,所谓吸烟有害身体不过是宣传而已,并不可信:“我父亲抽了几十年,至今也没什么癌症;隔壁冯大爷从不吸烟,最近却死于肺癌。吸烟未必有什么危害!”

  总之,青少年吸烟的心理是各种各样的,这里面既有个人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既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但不论造成抽烟的心理因素如何,皆与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殊不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身体各器官对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极为敏感,吸烟给他们的心理、生理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在加强对青少年吸烟问题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同时,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首先自己戒烟,然后再教育青少年不要吸烟。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清新环境,真正地把青少年从烟雾中解放出来!

  【心理警区】

  吸烟在我国青少年中十分常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学生守则》都规定未成年人和中学生不许吸烟,但青少年中吸烟的人数还相当多,而且有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中的男生吸烟率分别为68%和5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1亿人在吸烟,而其中近4成烟民在我国。另据该组织估计,最近我国20岁以下的青少年烟民人数将激增到2亿,而他们中至少有5 000万人最终将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哥们,吸支烟吧!”在公共汽车的站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青少年之间互相递烟的镜头。在网吧中,一些十四五岁的青少年,边打游戏边吸香烟的情景更为常见。一位学生家长忧心忡忡地说:“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和一些同学的影响,我的孩子才上初一就背着我偷偷吸烟。我也打过他好几次,但是没有起多大作用,他依然是我行我素,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吸烟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尽管人人知道吸烟是社会公害,对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 “吸烟大军”的队伍仍在壮大,而且有“年轻化”和“女性化”的趋势。许多资料显示,第一次吸烟的年龄高峰在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此时嗜好吸烟,不仅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而且会影响学习和品德的培养。

  大量科学实验和临床记录表明,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长期吸烟可刺激和损害喉部和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多痰,最终导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由于烟草中含有亚硝胺、砷等致癌物质,因此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远远大于不吸烟者。此外,吸烟是血栓性脉管炎的主要病因,也使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吸烟还可加快人体衰老,缩短人的寿命,而且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将来死于肺癌的可能性也越大。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公共健康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四五十岁的吸烟者跟不吸烟者相比,词汇记忆力显著下降。不论社会经济条件如何,不论男女,每天吸20支烟以上的人,记忆力丧失情况最为严重。最新研究显示,由于香烟内所含的尼古丁可对脑细胞构成破坏并阻碍新脑细胞的生长,抽烟可使人变傻、变健忘。 

  青少年吸烟是一种极其有害的不良行为,青少年吸烟人数上升,对我们民族和社会是一个潜在的危害。吸烟对青少年的健康是极大的威胁,许多成年人的疾病都与青少年时期的吸烟有关。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烟是对生命的危害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比成年人要大。因为青少年正处在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器官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比较稚嫩和敏感,抵抗力不强,而且对各种有毒物质的吸收比成年人快,所以中毒更深。青少年吸烟还可能导致早衰、早亡以及影响下一代的发育。吸烟还会引起少女的月经紊乱和痛经等。 

  2003年山东某高校入学体检时,负责胸部透视的王医生惊奇地发现,许多刚刚从高中校园走出来的新生的肺部竟然已经出现了阴影。经过询问得知,这些学生都有过多年的吸烟经历,其中不乏女生,而且在这些十八九岁的学生中,烟龄最长的竟然已经有8年,这让负责体检的医生又是震惊又是痛心。该校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小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学生,其声乐水平极高,又有很高的天赋,一直是系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可是,小龙却不知道洁身自好,沾染上了吸烟、喝酒的恶习,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嗓音,随着他音质的每况愈下,系里的声乐老师痛惜地说:“都是烟害了这棵好苗子啊。”

  2吸烟对智力功能有害无益

  长期吸烟会导致注意力和稳定性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还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青少年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过程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吸烟对青少年的智力、个性、心理品质、学业等都很有害。

  3吸烟对道德品质的危害

  青少年吸烟还会助长其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会促成不良交往,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为了弄到买烟的钱,不惜偷窃、敲诈、勒索、抢劫。在某未成年人管教所中,据不完全统计,一直吸烟和曾经吸烟的人数比例达到了90%以上,而由于无钱买烟以致偷窃、抢劫的也不在少数。

  16岁的林某因为17岁的王某在分烟时没给自己而感到没有面子,于是手持板凳对王某进行殴打,致使王某左眼失明,颅骨骨折,经法医鉴定构成重伤,林某也因此将在监狱中度过他的青春年华。在狱中,林某后悔万分,他说:“一根烟害了我一辈子啊!”

  另外,青少年吸烟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吸烟现在已经成为引发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原因。香烟的烟雾还会污染环境,损害他人健康。

  【心理自助】

  帮助不吸烟的青少年远离烟毒,帮助已有吸烟史的青少年戒除不良习惯,这是一个需要家长和社会携手合作的漫长过程。全社会都应该承担起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把劝阻青少年吸烟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

  阿虎和小强是某高中的同班同学,他们又是邻居,所以关系非常要好,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出于好奇偷偷学起了抽烟。开始是一天一根,后来发展到无烟不行的地步。很快,两人抽烟的事被家长们知道了。阿虎的父母首先向阿虎阐明了吸烟的害处,然后又鼓励他戒除恶习,并且明令禁止他再吸,在父母的监督和鼓励下,阿虎真的戒除了烟瘾。而小强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小强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自幼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家也同样有吸烟的嗜好,出于对孙子的溺爱和对科学的无知,他们只是对小强简单

  地教育,随后就听之任之。结果,小强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烟民。

  法国健康教育委员会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严令禁止子女吸烟的家庭中,只有10%的孩子染上烟瘾;在家长以商量口吻表示不希望子女吸烟的家庭中,孩子染上烟瘾的比例是30%;在家长对孩子吸烟丝毫不干涉的家庭中,孩子染上烟瘾的比例是50%;而在公开允许孩子吸烟的家庭中,染上烟瘾的孩子的比例高达90%。因此,专家们希望家长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进行严格管教,明令禁止他们吸烟,同时不应粗暴、简单,而应理智、科学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健康地度过心理不稳定期。具体做法如下:

  ◆ 向孩子重申吸烟的危害,最好配上强有力的事实和论据。总的来说,吸烟对青少年的直接危害有以下几点:影响智力、影响睡眠、影响心理健康、易导致犯罪。而且,吸烟还很容易引起酗酒、滥用药品、吸毒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如果家长能有理有据地给孩子讲明上面这些危害,相信孩子会三思而后行的。

  ◆ 给孩子做出榜样。有的家长自己边一口一口地吸着烟,边大声地训斥孩子不该养成吸烟的坏习惯,在吞云吐雾之际,孩子真不知孰是孰非。家长不要以为自己是成年人,就吸烟有理了。在不允许孩子吸烟的同时,家长也应该理智地戒掉抽烟的坏习惯,最好能和孩子一起戒烟,互相监督更有利于改掉不良习惯。

  ◆ 不要态度粗暴。青少年多具有逆反心理,如果成年人不以理服人,而是粗暴地打骂,就会使他们变得逆反、偏执,越是不让吸烟越要吸,甚至将公开吸烟转为地下吸烟,这样就不利于管教了。

  ◆ 和学校密切配合。团体的作用是巨大的,家长可以和学校取得联系,通过老师的帮助,利用班集体来约束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受到一个不吸烟群体的约束时,就会对自己的吸烟行为有所收敛。

  学校在教育学生们远离香烟时,要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与需求,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养成文明的思想品德,走上正确的人生旅途。在这方面,学校和老师对花季学子的日常教育就更为重要,而且应搞得生动活泼。例如有学生在课堂上故意问生物老师:“吸烟有什么好处?”生物老师笑答:“第一抽烟可以防贼,因为你老咳嗽贼听见就不敢进屋;第二可以节省蚊香开支,因为抽烟可以熏蚊;第三可以当官,因为抽驼了背就像‘宰相刘罗锅’;第四可以永葆青春,因为大烟鬼死时都很年轻。”一席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寓教于乐的效果尤其显著。面对老师如此风趣而尖锐的回答,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自己的心中有“一杆秤”。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要想真正地摆脱吸烟恶习的侵扰,更需要青少年们的毅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就总体情况而言,在青少年时期,由于烟龄还很短,所以生理烟瘾远比心理烟瘾小得多,只要有毅力和决心,戒烟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如何从心理上戒除烟瘾。青少年们应该在了解吸烟危害的基础上,学会自我调节,比如可以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积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或者动手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小器具等,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一些活动上,可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放弃吸烟的念头,只要坚持下去,必将远离烟魔的侵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充满阳光、清新健康的成长环境。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青少年吸烟  道德品质  青少年心理  不良习惯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