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育不孕的性生活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09:14  东方网 

  性生活是不孕不育的最先考虑因素。性生活处理不好,不但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致不孕与不育;相反合理地安排好性生活,则可提高不孕、不育夫妇怀孕的机会。

  一、性生活习惯

  在一些性知识贫乏的农村,在不孕的妇女中,经期同房者相当多,他们错误地认为经期同房可提高怀孕率。其实经期同房,刺激机体可产生抗精子抗体,可引起免疫性不育。还可招致细菌上行感染,输卵管发生炎症,或导致输卵管阻塞而致不孕。

  有些夫妇为了预防尿路感染,养成性交后立即起床排解小便的习惯,从卫生角度看,无可厚非。但不育夫妇长期如此未必妥当,因可致精液大量外溢,特别是在排卵期性交,这个习惯就不能一成不变。

  二、性生活频度

  调查在某性康复中心就医的不育病人,大约有70%有性交过频史,特别是新婚期间每天性交1~2次,持续至1~3个月的不乏其人。其中有部分不孕、不育夫妇至求诊为止,仍保持性交过频的习惯。他们的心态是“百发必有一中”。我们知道,正常男性性交时射精1~6毫升,内含精子总数在3000万个以上,70%精子有正常活动能力,但只有1%~5%到达子宫腔,最后仅有一个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这说明精子的淘汰率极高。如果夫妻性交过频,精子供不应求,质量亦差,就会影响受精。此外,精子作为一种抗原物质,频繁地对女性刺激,会使妇女不断产生抗精子抗体,能使精子发生凝集或失去活力,直接影响受精。可见性交过频,往往事与愿违。

  美国生殖内分泌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精子数特别低的男性不育患者,在一次房事之后30~60分钟再来第二次,将有助于提高精子含量,增加妻子的受孕率。他们对20名男子进行试验,结果有14人第二次射精的精子浓度提高了一倍多,有5人的妻子怀了孕。这项研究显然与传统的理论是相违背的,但不育夫妇不妨一试。

  三、性生活时机

  选择好排卵期性交,可提高受孕率。如周期为28天的,在月经来潮那天开始算到第14天为排卵日,月经周期不足28天的,计算方法可相应改变。每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排一次卵子,卵子的寿命为18~30小时,所以应在24小时内与精子相遇才能受精。精子在宫颈管中有可能存活1~2周,但其受精能力,一般认为不超过48小时,由此推算在预定的排卵日前两天,预定的排卵日当日及预定的排卵日后一天各同房一次,受孕的机会就比较大。

  测知排卵期的方法有:

  (1)基础体温测定:如体温曲线呈双相,则在体温上升前的那一天即为排卵日。

  (2)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妇女的月经周期分为干燥期—湿润期—干燥期,在月经期中间,当白带出现较多且异常稀薄,为湿润期,观察分泌物呈鸡蛋清样,清澈、透明、高弹性、拉丝度长的这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期。

  (3)使用夏娃仪:每月将口腔分泌物放入小杯中检测,通过仪器的电脑处理,可分析出排卵日。

  (4)使用避孕优生检测镜:检测时用舌尖将一滴唾液滴在载玻片上,风干或灯下烤干即可目测,每日检测一次,如出现典型“羊齿状结构”,即表示排卵,对图辨认,可在家庭使用。

  (5)一步法排卵检测:促黄体生成激素(简称LH)约在排卵前24小时达最高峰,因此LH浓度的增升,成为测试排卵最佳指标。

  (6)B超卵泡监测:可测知不孕患者卵泡大小及内膜厚度,据此指导合适性交时间。本法优点是较准确,但要花费一定时间。以上六种方法测试时可选择1~2种,如能综合使用,效果更可靠。

  有些夫妇两地分居,习惯过“星期六”式的性生活,长期如此很难碰到排卵期。遇此情况女方应预测排卵期,更改探亲时间,才能提高怀孕机会。

  四、性高潮

  出现性高潮确有增加受孕的机会。其理由有三:

  (1)性高潮时子宫内出现正压,性高潮之后急剧下降呈负压,精子易向内游入宫腔。

  (2)由于性兴奋,子宫位置升起,使宫颈口与精液池的距离更近,有利于精子向内游入。

  (3)阴道正常呈酸性,pH值为4~5,不利于精子生存活动,性兴奋时,阴道液增多,pH值升高,更适合精子活动。故夫妇双方学习一些性心理与性生理知识,促进妻子性高潮的到来,一方面可提高性生活质量,另方面对提高生育机会也许有所裨益。

  五、性知识

  健康的性知识可消除双方对性生活的恐惧、不适等等。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不育  不孕  性生活  排卵期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