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庭保健,找个医生做朋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08:22  《妈咪宝贝》 

  很多妈咪都有这样的体验,宝宝感冒还没好,婆婆头晕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都是看了几遍也不见好。出入各种各样的医院,面对表情各异的医生,经常是焦头烂额,不知路在何方,这时候如果你的朋友圈中有医生,向他咨询一下,或许就能找到最便捷的途径,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正因为如此,现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白领中出现了一种保健新风尚——找位医生做朋友,为全家人的健康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案例1

  王云几年前体检时认识了医生黄莹,黄莹专业、耐心、善解人意,王云非常信任这位医生,此后每年她都到黄医生所在的医院体检,到后来两人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黄医生也就变成了王云的“家庭健康顾问”。不只是王云自己,家里人身体不舒服,她都会打电话向黄莹请教。如果是黄莹能解决的,就告诉她怎么办;如果是黄莹解决不了的,她会告诉王云去哪家医院找哪位医生看比较好。

  案例2

  去年陆可怀孕了,姐姐介绍她认识了妇产科张医生。张医生是姐姐的好朋友,她给了陆可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可以说陆可的宝贝就是在张医生的关注下到来的。孕期的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状况,比如妊娠糖尿病、贫血等,但陆可从未因此惊慌失措过,因为有张医生做后盾。每遇到问题,张医生都会鼓励她,告诉她不要怕,现在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她怎样配合。现在陆可已经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贝,张医生还在为宝贝费心,经常打电话提醒陆可该给宝贝接种疫苗了,这两天降温小心宝贝感冒……陆可觉得有了这样一位医生做朋友,心里真的踏实多了。

  医生朋友的7大“保健作用”

  1. 防患于未然的“晴雨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健康观念变了,不再只满足于有病看病,哪儿疼医哪儿,而是有了很多“防病胜于治病”的意识和理念。但是医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养生保健也需要花一些时间去研究,我们的知识储备经常捉襟见肘。这时候如果有一位医生好友,他就能够设身处地为你着想,适时提醒你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比如提醒你该给宝贝接种疫苗了;天冷让老妈老爸少出门;心脑血管的病人在天气变化时要注意什么等。这样的建议经常能够防患于未然。

  2. 某一健康领域直接的“操刀者”

  医生的分科非常细致,我们的医生朋友只能是一个领域的专家,他对这个领域有很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如果你和家人在他的“领地”里有问题,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医生朋友可以凭借自己在这方面的专业素质直接为你答疑解惑,甚至亲自为你“操刀”。这当然心里就踏实多了。

  3. 最了解你的健康顾问

  因为你和自己的医生朋友交往多年,他对你的病史和身体情况了如指掌,所以如果你的身体有不适,他能够很快及时做出反应,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4. 健康路上的“领航者”

  我们的医生朋友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在医学界的各种资源,他们掌握的信息比我们更全面,可以及时为我们提供明确而科学的思路,从而让我们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和治疗。在一些病情紧急的关键时刻,可能一个小小的提醒就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很快回到健康的“康庄大道”上。

  5. 全家人的导医

  现在医院的职能越来越专业化,分科越来越细致,医院有不同的级别,擅长的科目也不一样,即使在一个科室里,每位医生的专长也不一样。有些不舒服的症状不是很典型,看病都不知道挂哪个科的号。这时如果有一位医生朋友,他们会根据不同的病情推荐不同的医院和医生,使你或家人能够以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6. 最耐心的答疑解惑的良师

  面对病痛,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胎动少了正常吗?宝贝咳嗽两声要紧吗?上网查资料倒很多,但难辨真伪。如果去医院挂个号,本来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小问题得排一上午的队,可是不问问心里又特别不踏实。这时如果有位医生朋友,就可以趁他不忙的时候打个电话咨询一下,这样很简单就能得到答案,也不会“贻误战机”。

  7、医生朋友的话语是心灵的“安定剂”

  在生病的时候,人的心理比较脆弱,如果这个时候医生朋友说几句鼓励安慰的话,往往会拨开你眼前的重重迷雾,使你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能够平静下来应对各种挑战。

  变医生为朋友5部曲

  1. 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生

  我们的医生朋友一定是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最好有十年以上的临床经验,这样才能为我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另外,最好选择和自己生活休戚相关的科室,比如陆可想要怀孕,她就可以选择一位妇产科医生做朋友;如果宝贝体弱多病,就可以找一位儿科医生做朋友,这样平时的交往和沟通就会多一些,这样的医生朋友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网上查一下这位医生的资料,为自己锁定医生朋友的目标提供参考。

  2 看病多挂选定医生的号

  选好医生了,以后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固定挂这位医生的号。这表示你对他的充分信任,医生对于病人的信任是非常看重的,他们认为只有彼此信任才能最终战胜病痛;而且这也让医生更了解你的身体情况,对你的身体情况有一个动态的掌控。

  3. 与医生加强沟通与交流

  对于信任自己的病人,医生是比较愿意交流的。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告诉医生,请教他治疗方面的问题,诉说自己对这种治疗的各种反应。如果医生比较忙不能多说,可以留意他什么时间空闲一些,这样就可以多一点时间沟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慢慢拉近,渐渐就有成为朋友的可能。

  4. 把医生看作是合作伙伴

  一直以来,医生都充当着“天使”和“拯救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这样。但如果和医生成为朋友,就要把医生看作是合作者。医生在实施他的治疗方案,你在配合治疗,这本身就是一种合作,只有是合作者之间的心态才是完全平等的,才能够更多地交流和沟通。

  5、朋友介绍是捷径

  如果本来认识的朋友当中就有符合第1条标准的医生,一定不要浪费资源,要经常请教咨询他们,发挥专业的力量。另外,朋友之间还可以互相介绍,朋友一般对他们所介绍的医生都比较了解,也知道这位医生的专业素质,结交起来也比较容易。

  贴心提醒:

  1. 任何一位医生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全科医生,不能希望他们解决所有的问题。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可以直接给你建议和治疗,但其他的领域一般只能提供咨询和参考,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相应领域的医生。

  2. 我们所选择的医生朋友一定是专业的正规医院的从业医生,最好有十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和丰富的医学常识。

  3.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私人医生中介机构,虽然他们在服务方面很有优势,但还远没有形成规模,从业资质和医生的素质还有待考证,所以一定要谨慎选择。

  4. 个体行医的“江湖医生”不可以作为医生朋友的选择对象。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的专业程度和对现代医疗技术的了解都很难考察,听信他们的建议往往会南辕北辙。

  5. 不要怕麻烦,“磨刀不误砍柴功”。费点儿力气找到一位好的医生做朋友,就如同找到了健康路上的马车夫。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多结交几位不同专业的医生朋友,我们得到的健康建议也就更全面了。(文/许翔)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保健  医生  疫苗  健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