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要让孩子们学会善解人意

  身边的故事

  妞妞每天都会因为妈妈上班而哭鼻子,只要看到妈妈背包出门,就抱着妈妈不让走。

  一天,妈妈上班出门又被妞妞发现了:“妈妈不能走!妈妈不能走!”妈妈拿起一个洋娃娃递到她手里,对她说:“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你先喂饱这个娃娃好不好?她还没吃饭呢!”妞妞哪听得进去:“不!不!我不要妈妈走!”妞妞接过洋娃娃,将洋娃娃摔在了地上。“再不走,妈妈就要迟到了,快找奶奶去。”趁奶奶过来抱妞妞的机会,妈妈赶紧出了门。

  每天如此,妈妈多么希望妞妞能对她说“妈妈,你去上班吧,我跟奶奶玩”。可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专家诊断

  幼儿大都会出现一个特别依恋亲人的阶段,并表现得非常任性霸道。

  √ 幼儿在1岁前由于缺乏“客体永久性”概念,会误以为事物消失了就是不存在了,看到父母离开就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因此表现出非常焦虑。

  √ 此外,受“自我中心”心理的影响,学龄前幼儿往往倾向于从自己的需要和立场考虑问题,常体会不到他人的需要,往往表现得非常任性。

  √ 幼儿的任性、不通情达理和家长的抚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过分娇惯、迁就孩子,往往会强化幼儿的利己心理,从而难以形成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习惯。

  您的孩子是否这样

  √ 不管大人忙不忙,非要大人陪着玩。

  √ 想要的东西非要得到,否则就闹个没完。

  √ 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大人跟他讲道理没有用。

  支您一招

  1正确对待宝宝的任性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从“自我中心”到“去自我中心”的心理历程。学龄前阶段的宝宝,往往表现出“自私”、“任性”和“不讲理”。

  因此,任性心理作为宝宝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家长应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如3岁宝宝非要有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玩具,离开妈妈会哭闹,都是宝宝心理发展中“自我中心”和“依恋”心理所决定的。因此,家长在此阶段不应简单地否定、批评宝宝。

  2引导宝宝分析事理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借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宝宝明白,每个大人都有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当这些事情和宝宝的需要有冲突时,宝宝应当学会谅解。

  宝宝经常会提出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合情理的要求,如果宝宝的要求是合理的,家长应履行职责,满足宝宝的需要。如果宝宝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家长可暂时采取“冷处理”,大多数宝宝最终会放弃要求。

  3敢对宝宝说“不”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太小不懂事,对宝宝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从来不愿说“不”,有的家长经常会在孩子的哭闹之下,放弃自己的立场,结果更加助长了宝宝的任性。

  因此,家长在拒绝宝宝要求的时候,应耐心告诉宝宝自己的想法,并让他理解,爸爸妈妈很不喜欢宝宝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宝宝逐渐学会讲道理。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理解  善解人意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