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超两周 警惕四种可能性

2016年06月14日 06:32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广州日报讯 (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林惠芳)孩子一发烧,很多爸爸妈妈都很紧张,生怕烧坏了孩子的大脑,特别是发烧持续超过两周以上时,家长们更加忧心忡忡:孩子得的是什么病?该做哪些检查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增清分析说,感染性疾病、肿瘤或结缔组织病等以下几种原因都可能引起孩子长时间发烧,建议及早排查治疗。

  1、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均可引起孩子感染性发热,累及的部位可以是多个方面的,如:肺部感染、胆道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心内膜炎等。这类原因引起的发烧,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

  比如,受细菌感染时,患儿可出现长期发热伴畏寒及寒颤,还有一些患儿可出现出血点、斑疹、丘疹或荨麻疹等皮疹,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血、骨髓培养等病原学检查或聚合酶链反应(PCR)可帮助找出病原菌。

  再如,小儿病毒感染时以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为多见,EB病毒感染时,患儿可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还有一些病例可出现肝脾大、多样性皮疹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外周白细胞增多和变异淋巴细胞增多的血象改变、检测EB-IgM、血噬异凝集试验有诊断价值。

  此外,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引起小儿长时间发热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有家庭病史的患儿,如果长期低热、轻咳、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更需及早做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助诊断。

  2、肿瘤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也是引起小儿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中以血液系统肿瘤为多数,淋巴瘤所占的比例最高,此外,也还有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

  一般来说,大部分实质性肿瘤可以在就诊后通过CT、MRI等影像技术检查出来,而血液淋巴系统的肿瘤则比较隐匿,但它进展快,甚至可威胁到患儿生命,需高度重视。长期发热伴贫血、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患儿应警惕,必要时行骨穿、淋巴结活检及胸腹部影像学检查,甚至需要多次重复检查以及早诊断。

  3、结缔组织病

  相对来说,结缔组织病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往往不能在早期被诊断出来。不过,对于发烧时间较长的小儿,在排除了上述两种原因后,也应考虑结缔组织病的可能。

  小儿结缔组织病中最常见的是川崎病,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热是该病最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孩子还可陆续出现各种形态的皮疹,双眼结膜充血,唇及口腔黏膜充血、皲裂,手足红斑、手指足趾末端硬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和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和血沉、血小板计数、心脏彩超及治疗反应可确诊。川崎病是一种自限性的血管炎,如果患儿能够在发病一周内就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话,大部分还是可以痊愈而不留有后遗症,但若治疗不及时,心血管病变几率可能大增,严重的甚至可使冠状动脉瘤破而引起猝死,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患儿的发热时间、防冠状动脉病变很重要。

  4、药物也可能导致发热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因治疗使用某种药物出现持续发热,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因药物而导致的持续性发热,通常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体温。

  总之,引起小儿长期发热的病因很多,李增清提醒,如果孩子长期发热(超过两周以上),家长切莫大意,应尽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孩子发热的热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积极寻找原因,明确诊断,有针对性地治疗。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