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体温38.5℃以下如何照护?

孩子发热体温38.5℃以下如何照护?
2019年08月27日 06:30 新浪育儿

  体温38.5℃以下的照护措施

  发热是一件好事,在非紧急情况下都不应该滥用退热药。但有时候身体 因发热造成的不适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让孩子舒服一些。民间的各 式降温方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盖厚被子的,泡热水澡的,还有跑步运动 的。采用哪种方式才是可取的呢?

  (一)可取的方式

  1、 补充水分多通风,合理增减衣物 体温超过 38.5℃后,体液异常损失非常大,对于氧气的需求也明显,每 高于正常体温 1℃,对氧气的需求就提高 13%,这两点都与热性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这不是孩子愿不愿意,而是必须!穿衣的多 少以孩子的感觉为依据。如果觉得冷甚至打寒战,即使发热也要多加衣物, 把袜子、帽子和围巾都穿上;觉得热就脱,出汗则尽快擦干,不能吹风,衣 物要吸汗透气。

  2、温水擦浴降温 温水擦浴是发热时常用的一种物理降温方式,能够暂时降低体温缓解不 适。但正确的擦浴方式,爸爸妈妈们可要认真掌握。 准备:三块毛巾(一块敷额头,一块擦浴,一块擦干),热水袋或暖宝 宝贴敷于孩子足底,面盆装水约七分满,水温在35℃左右,不能让皮肤有 寒凉的感觉。

  环境:关好门窗,勿使风直接吹入。 不能擦拭的部位:心前区与肚脐。 擦浴方式:将浸湿的毛巾挤干至不滴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肤表面。过程 中尽量少暴露身体,擦哪里则暴露哪里,以防受寒。擦拭顺序由上至下(颈 部→上肢→背部→下肢),在颈部、腋下和手肘内侧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可以 多停留片刻以增加热量散出。 另外,网络上还流传过一种据说源自德国妈妈的看似神奇的“湿毛巾绑 腿退热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与温水擦浴类似,但小腿上没有大血管分 布,用温毛巾绑小腿,退热效果有限。

  3、小儿推拿 & 无痕刮痧泻热 疏通经络能够让外周血管扩张,让热量通过皮肤释放出来。5 岁以下儿 童,沿膀胱经捏脊(E5);而 5 岁以上儿童适合用无痛刮痧,用无痛刮痧梳沿膀胱经(X1)疏通经络,由下而上轻轻敲打肺经(X2)。

  低热:用发汗解表的按摩法 推三关(C1),揉外劳宫(C2),太阳穴(A5),拿风池(B2),清肺经 (C3),掐揉二扇门(C4),天河水(C5)。 高热:用清热凉血的按摩法 退六腑(C6),打马过天河(C7),蘸水捏脊(E5),捣小天心(C8)。

  4、足浴发汗退热 准确地说,发汗不仅仅只是降温,更是一种退热的方式。很多人都有这 样的经历,感冒发热,肢体酸痛,头闷腹胀,可一旦汗流出来,体温就会渐 渐下降,全身难受的感觉也会开始消退。发汗,是身体降温最自然的方式。 当汗出的时候,血管舒张,毛孔开放,这样有利于体热发散,同时汗水的蒸 发也能够带走大量热量。家长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孩子吃退热药起效后,就 会开始发汗,温度也就退下来了。 发汗降温虽好,但要通过物理发汗降温(相对于吃退热药降温)也有一 定风险。因为此时体温中枢“设定值”并没有改变,要发汗降温,体温会经 历一段先升再降的过程。如果尚未发出汗就已经受不了热晕过去,反而会造 成更大的伤害。因此选择安全的发汗方式特别重要。 要看一种发汗方式好不好,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1)安全性 发汗过程可控,方便家长实时观察孩子情况,若出现意外 能紧急处理。

  (2)发汗量 发汗虽然有助于降温,但是不能过度,微微发汗去病,大 汗淋漓反而会伤害身体。体有热证,汗出太多不仅伤了津液(伤阴),也会 损伤身体的阳气,体内阴阳俱虚,正气虚损,就没有能量把邪气祛除出去, 病就好不了。

  (3)发汗过程会不会受寒 发汗后毛孔张开,若受了寒反而会使病情 恶化。

  基于以上这些考量,要通过发汗的方式退热,黄医生推荐中药足浴,过 程相对可控又能有很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方式参见第三章风寒感冒一节。

  5、安宫牛黄丸预防热性惊厥 在发热快38℃的时候,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冰凉,身体核心发热却无法 散热到肢体末端,这时候可以使用安宫牛黄丸预防发生热性惊厥。安宫牛黄 丸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解痉、清心豁痰 的功效,主治热邪内陷、神昏谵语、高热烦躁及惊厥抽搐等症,属中医临床 治疗急症之要药 。

  安宫牛黄丸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见效最快也安全,因为不用经过肝脏的 代谢,直接通过黏膜进入血液。

  [配制]把安宫牛黄丸 1 粒(约 3 克)碾碎,用 50 毫升热水冲调,晾至 35℃左右。

  [给药方式]采用直肠给药。在注射器外面擦一些油或凡士林,轻轻插 入孩子肛门 2 ~ 3 厘米左右,夹紧小屁股慢慢地推进。

  [用量]3 ~ 4 岁 25 毫升,4 ~ 5 岁 30 毫升,5 ~ 6 岁 35 毫升,7 ~ 8 岁 50 毫升。每日 2 ~ 3 次。

  [适应证]用于高热烦躁,热闭神昏。若见面青身冷寒痰壅塞,寒闭神 昏者不得应用。治疗中如出现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脉微欲绝,即亡阳厥脱 证时,当立即停药,改用四逆汤、参附汤,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6、 耳尖放血泄热毒 在 2015 年 1 月,有位网友在火车上帮一名发热的孩子退热的新闻引起 了广泛注意 。网友“@玄桢”发微博称:“云游途中列车广播求助,一孩子高热不退,啼哭不止数小时。起床取针包穿过7个车厢,遣散围观众 人,嘱家长抱紧小孩,双耳尖各放血一次……须臾,烧退人安。回车厢 休息!”

  刺络放血疗法,俗称“刺血法”,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医学治疗方法, 最早见于马王堆出土的汉帛书《五十二病方》,而《内经》使这一疗法进一 步发展而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至今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 用。刺血法采用针具刺破人体特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 毒,除恶血、通经脉、调血气,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 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多用于实证、热证、急证为主的各科疾病。

  虽然中西医对于刺血法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学术争论不是我们广大吃瓜 群众关心的议题,能够缓解患者痛苦治疗疾病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中医 临床研究中,刺血疗法有非常多的显效案例 ,在规范操作下疗法的安全性 是能够保证的,并且副作用小,所以孩子感冒发热的时候,是可以使用耳尖 放血方式降温的,其操作方法为 :

  按摩耳尖部使其充血,常规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左手拇、食指夹捏、固 定耳郭上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耳尖穴迅速点刺,针尖刺入约 1 ~ 3 毫米 深,以双手拇、食指轻挤针眼四周,使之出血如豆大,以棉球吸去,如此反复放血 8 滴(见图 4-4)。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耳尖放血法 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操作,皮肤、针具 要消毒,以避免感染,另外,患有糖 尿病、血液病的儿童不能用。

  (二)不可取的方式

  1、 捂被子发汗 儿科是“哑科”,因为孩子说不 清楚自己的感受。把孩子捂在被子里 面发汗,很难掌握孩子流汗的程度和 身体的温度。曾经就发生过孩子发 热,爷爷奶奶把孩子捂在被子里发 汗,结果孩子被热晕而紧急送医的案 例。所以,不要用这种发汗方式,不 安全。

图 4-4 耳尖放血图 4-4 耳尖放血

  2、采用酒精擦身 这里有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广东有个 2 岁的宝宝发高烧,父母听说擦拭 酒精可以降温,用掉约 1 升的工业酒精给宝宝全身上下涂擦,结果孩子酒精 中毒,最后抢救无效身亡。不管是工业酒精还是饮用酒,都是不可以用来给 宝宝物理降温!虽然酒精挥发会带走热量,但同时也会透过宝宝娇嫩的皮肤 进入到血液中引起酒精中毒。就算是擦拭少量的酒精,也会引起皮肤过敏。 所以,酒精擦身的方法万万不可取。

  3、 用冰袋敷额头或身体 我们常会看见影视剧里,发热时直接用冰袋敷在额头上降温。但这种做 法其实是错误的,容易引起末梢血管痉挛,导致散热量的急剧降低,同时引 发头疼、气滞血瘀这样的后遗症。特别是过敏体质的孩子,体质偏于寒凉,冰敷额头或后颈,寒气就会乘着毛孔打开侵入人体,造成日后的体质更差, 而冰敷产生的冷空气也可能会引发哮喘。可以用低于体温约 5℃的湿润毛巾 替代,每隔半小时更换一次。

  4、 泡浴 温水擦浴降温可以,但泡浴就不是一个好选择。虽然泡浴与水接触面更 大,导热效果更快,但是泡澡要脱衣、进入澡盆,会引起孩子不高兴、紧 张、不安、反抗等情绪。此外,泡澡时全身都湿漉漉的,难以把控出汗量, 若保暖措施不到位还可能导致风寒再次袭入。相关研究的结论也不推荐这种 退热方式,因为泡浴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 。

  5、 运动或吹风 汗出后毛孔张开很容易再次受寒,引起皮肤血管的反射性痉挛,效果适 得其反。

  声明:本文选自由华夏出版社授权的《谁动了我的小鼻子》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