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监测发现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的病例已经达到2.8万例,是2月份的两倍以上。记者从南京的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近期家长带小孩来看手足口病的确实增加不少,应该引起重视。同时,社区的儿科医生也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宝宝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家长也应同孩子一块做好防护。
小孩称嘴疼一查患上手足口病
“快给我们看看,孩子怎么了,老说嘴里疼,不肯吃饭,你看这几天孩子都瘦了!”前几天,家住江宁麒麟的居民张女士带着孩子到麒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据张女士称,最近孩子出现了流口水、嘴巴疼、厌食等症状,特别是经常说嘴疼,饭都不肯吃,急坏他们了。接诊医生很快给张女士的孩子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孩子口腔内长有不少疱疹,一直到咽峡部,他们怀疑是手足口病。最终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张女士的孩子确实是患上了手足口病。“有些幼龄的孩子认知不清,还会表述‘牙疼’,其实到医院一看是口腔黏膜和咽峡部均有疱疹或溃疡,这些都是因为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医生介绍。
手足口病症状有不少
据麒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介绍,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感染,消化道、呼吸道、接触性感染,如:接触到手足口病患儿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或排泄物等。同时,他们还提醒,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多达20余种,因此患儿感染一次病毒痊愈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像感冒一样反复发作。感染病毒后,患儿会表现出口腔疼痛、厌食、发热、哭闹,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等症状。
手足口病有2至10天的潜伏期,通常情况是3至5天。但很多家长只有在发现孩子手脚或是口腔出现疱疹了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其实只要密切关注孩子,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信号也可以被及时发现。“当孩子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不振、易激惹、惊跳,或是出现嗜睡、呕吐、四肢发抖等情况,家长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确诊手足口病后应遵医嘱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小儿患上手足口病应该这么做
小儿患上手足口病怎么办?据麒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介绍,手足口病患儿常伴有发烧症状。一般手足口病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患儿只是有低热或中等度热,这时候家长不需要特殊处理,可给患儿多喝水让他自然痊愈。但是,如果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等严重症状时就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如孩子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所以,一旦得了手足口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在医院确诊以后该怎么做?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隔离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同时,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口腔有糜烂时亦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餐后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可用温水漱口。在衣物上,应给患儿穿宽大、柔软的衣服,并保证经常更换衣服、被褥。另外,若患儿有皮疹症状就要注意防止他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搽抗菌素软膏。
关于手足口病有不少认识的误区
对于手足口病,不少人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对此麒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也给予了提醒。
1、儿童才会得手足口病,成人不会感染。一般人都认为手足口病只会传染给儿童,不会传染给成人,这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个误区。由于在临床上发现的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都是婴幼儿,因此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媒体就相对侧重于普及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正因为这个原因,让不少人误会手足口病只会传染给儿童,但其实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2、不少人认为只要加强手、口的清洁卫生,不用手接触不干净的东西,不吃不洁的食物和水,就能预防手足口病,但这样还远远不够。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除了手、口的直接接触会造成感染,呼吸道的间接接触也会造成感染。
3、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所以目前不宜频繁地通风透气。有人不知道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有人却因为知道而矫枉过正。因为目前正处手足口病开始发作的季节,部分人害怕通风换气会把病毒吹进家门,因此拒绝勤开门窗,即使开门窗换气,时间也非常短。
4、去年得过,今年就不可能得了。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各型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所以患过手足口病的孩子有可能再患,但病原类型会不同。
5、只要不出门,孩子就不会被传染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因此,不是不出门就不会患病了。
南京晨报记者 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