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矮小不一定是“晚长” 也可能是疾病

孩子矮小不一定是“晚长” 也可能是疾病
2018年03月11日 00:19 澎湃新闻

  怎样判断孩子身高是否异常呢?孩子矮小是否属于晚长型?父母身高矮,孩子会遗传吗?偏矮的孩子需要进行干预助长吗?生长激素治疗安全吗?这些身高问题常常困扰着家长们,有些家长对孩子矮小认识存在误区,甚至采取不当的措施,揠苗助长,使孩子错过了长高的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专家提醒:孩子矮小不一定是“晚长”,也可能是疾病。

  正常的身高、体重是儿童健康的标志之一,儿童生长发育有其规律,首先要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一般正常的足月新生儿身长50厘米左右,出生后第一年生长最快,身长可增加25-30厘米,即1岁的孩子身长可达75-80厘米。出生第二年身长增加10-12厘米。2岁以后至青春发育期前(即女孩10岁,男孩12岁前)每年身高增长5-7厘米。如果此期间每年身高增长在5厘米以下,则表示生长速率不正常。青春发育期(即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生长可再次加速,女孩平均每年增长8-9厘米,在整个青春期身高可增长20-25厘米;男孩平均每年增长9-10厘米,在整个青春期身高可增长25-30厘米。

  “然而许多家长关心孩子身高,但是缺乏身高的记录,不知矮小症也是疾病。”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科顾学范教授建议,家长应每3个月带孩子检测身高,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符,需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对孩子身高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

  同时,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科韩连书教授强调,发现孩子矮小,正确、科学的治疗是促进孩子尽快、尽早增高的关键。既往及目前有不少家长及医生对矮小的治疗存在2个误区:

  首先是时间误区,即总认为孩子没长高只不过是发育晚,以后总会长高,没有及时就诊、治疗,失去治疗时机。

  此外,过度信任饮食、运动、睡眠对身高的影响,认为多吃一些、多运动、睡眠充足会促进身高生长。

  针对这些错误的观点,韩连书教授结合2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文献给出五点建议:

  1。 矮小症的治疗目的包括治疗疾病与治疗心理两个方面。对于有明确病因引起的矮小症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氏综合征、宫内发育不全等是治疗疾病,而对于特发性矮小,尤其是遗传性矮小,治疗的目的是治疗心理。

  2。 矮小症治疗的主要方法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数十年的应用,充分说明生长激素是治疗矮小的最有效药物。饮食、运动、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个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的平均值几厘米,甚至10几厘米,依靠饮食、运动、睡眠是达不到理想身高的。家长们不要再有这种错误的观点。

  3。 矮小的治疗要早。任何疾病都是早诊断、早治疗,为何矮小的治疗就要等一等?这种观点不太科学。临床实践证明,矮小症早治疗,可使孩子的身高提早达到平均身高,避免因身高矮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及受到不公平待遇。同时,早治疗药物剂量低、费用少。

  4。 矮小的病因不同,治疗也有差别,针对身高增高治疗方面,主要不同在于生长激素的初始剂量方面,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需要的剂量偏低,特纳氏综合征及特发性矮小孩子需要的剂量偏高。

  5。 生长激素的安全性。生长激素应用数十年、治疗了近百万矮小症的实践证明,其安全性较高,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局部过敏、血促甲状腺素增高、血糖增高及股骨头滑脱等,但发生率较低,且是可恢复正常的,至于是否会增加糖尿病、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没有充分的依据支持。澎湃新闻记者 许珈

矮小症身高孩子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