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相对女孩是性别教育的弱势群体是真的吗?

男孩相对女孩是性别教育的弱势群体是真的吗?
2019年04月01日 08:08 新浪育儿

  道听途说

  男孩相对女孩是性别教育的弱势群体, 是真的吗?

  男孩在性别角色发展、学业成就,以及社会 行为方面存在相对弱势的表现。

  并没有男孩相对女孩来说是性别教育的弱势群体这种说法。在日常家庭生活当中,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从父母的表现流露出来的信息中,获得对男性或者女性的认识。父母不会对男孩一种说法,对女孩一种说法,并不存在男孩是弱势群体这种说法,男孩和女孩在性别教育中应该被平等对待。

  孩子从出生就开始了对性别的认识。在观察和感受不同性别的特质中,孩子建立了自己对性别认识的方式和收集相关信息的途径,然后孩子尝试去按照这些特质生活,逐渐形成男性化或女性化气质。绝大部分的孩子在 3 岁左右就对自己的性别有了稳定理解和认同。孩子性别意识和角色的发展来自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自身的学习。

  父母按照社会地域文化中对男女性别的不同要求来对待孩子,规范一类性别的人应该如何去做,期望孩子被社会地域性别文化所接纳,这就叫作性别的刻板印象。从婴儿开始,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就是不一样的,这些不一样表现在说话的方式、玩乐的方式,为孩子买的衣服、玩具上。这样的教养方式让孩子逐渐认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也懂得了性别的不同。

  婴儿出生后就开始观察父母,从父母的声音、与自己交流的方式、父母的衣服样式、头发的长短……婴儿逐渐懂得了男人与女人的不同。孩子随之与同龄群体交往,确认并开始理解自己的性别归属。他们在与同龄伙伴的游戏、对父母身体的了解中,逐渐理解了性别的差异。另外,孩子也从各种媒体传递的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的信息中认识和理解性别的特质。

  比如,电视广告中女性凸起的胸部、靓丽的面容,婴儿用品广告中妈妈照顾婴儿的形象,让孩子理解了女性的特质。还有一些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比如《大力水手》中的波波,他有强壮的肌肉,力大无比,而他的女朋友奥里沃却身体瘦瘦的,腰细细的,说话的声音尖尖的,是非常女人化的一种形象。动画片讲的故事突出表现了当奥里沃遇到困难的时候,波波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救她,显示了男人的勇敢和对女人的保护。

  孩子首先要对自己的性别身份认同,然后他才会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塑造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模式,融入他所处的社会文化体系。一个婴儿在生物学的性别基础上,逐步成长为具有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

  与孩子其他机能的发展一样,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个关键期。父母在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时,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原则一,不要跨性别教养孩子。

  如果在孩子 2 岁前,父母对孩子长期地跨性别教养,比如,男孩当女孩来教养,给男孩穿裙子、梳小辫等,将破坏孩子建构的性别图式,干扰孩子对自己性别特质的认知,使孩子无法将自己的身体结构与性别的其他特质相统一,最终造成对自己性别认同的障碍。

  原则二,真心接纳孩子的性别。

  父母对孩子性别的真诚接纳,才能够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

  原则三,帮助孩子建构性别图式。

  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特点、行为以及人格特质的心理表现,构建了孩子对性别的完整理解,这种理解就是孩子的性别图式。孩子将按照自己构建的性别图式来构建自己的心理性别以及性别角色。

  2 岁的幼儿对自己的性别还不能够非常明确地理解,不明白男女在服装和其他用品上的区别。这个年龄正是孩子从对母亲的认同转向对父亲的认同阶段,这个过程需要父亲的陪伴,在与父亲的交流中建构自己对男性的性别图式,母亲用语言引导无法让孩子建构这样的性别图式。因此,父亲要多陪伴孩子,如果父亲实在不能多陪伴孩子,那么让男性亲属多与孩子在一起。

  原则四,让孩子习得自己的性别行为。

  在孩子开始练习自己小便的时候,父母应该以符合孩子性别的小便方式来训练孩子,有利于孩子认知自己的性别,也有利于孩子融入同伴群体。男孩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榜样作用,包括学习小便的过程中对父亲行为的模仿。母亲大包大揽的教子方式给男孩的成长会带来许多问题和烦恼。

  原则五,满足孩子对异性服饰的好奇心。

  在 3—4 岁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出于好奇心,会体验穿异性服装的感觉,比如男孩提出来想穿妈妈的裙子,女孩也会拒绝穿裙子,而希望像男孩那样穿裤子。孩子偶尔跨性别地穿着服装或者是扮演角色,这不是性别认同障碍的表现。

  原则六,满足孩子体验异性小便方式。

  3岁左右的孩子总是喜欢相互模仿和体验异性小便的姿势,男孩模仿女孩蹲着小便,女孩模仿男孩站着小便。看到这样的模仿行为时,父母不要强行粗暴地进行干涉,也不要责备孩子,及时帮助孩子换下弄脏的裤子或鞋子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告诉她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像男孩那样站着尿尿,但这样会弄脏裤子或鞋子的。这次妈妈先帮你换上干净的,下次不要弄脏啊。”当孩子对异性小便方式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这样的行为便会自动停止。同时,孩子在同伴群体的影响下,为了被同伴群体接纳,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采用符合自己性别的小便方式。

  原则七,父母要平衡两种性别的评价。

  成人对女孩服饰的过多赞美让男孩认为女性更容易获得认同,期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所以,父母不要过多在孩子面前夸张地表现出对异性孩子的喜爱和赞美。

  原则八,给孩子选择玩伴的自由。

  孩子有选择自己玩伴的权利,一段时间内孩子喜欢同性玩伴,一段时间后又喜欢异性玩伴,顺其自然。不论是同性玩伴还是异性玩伴,孩子都能够在与同伴的玩乐中获得不同的人际交往能力,父母无须过度担心。孩子会按照自己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玩伴。

  原则九,理解孩子对男女生殖器认知的过程。

  6岁前孩子会认为男孩和女孩都应该有像男孩一样的“小鸡鸡”,他们会对父母提出相关问题,这是孩子认知和理解自己性别的探索过程。

  原则十,不可以贬低异性性别的方式让孩子接纳自己的性别。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问题不等于给孩子讲超越年龄的科学知识。父母不要用让孩子对异性产生“歧视”的方式来帮助其接纳自己的性别。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直接告诉孩子:“因为男孩与女孩不一样,所以,他们尿尿的地方不一样。”这样的答案能够让孩子清楚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性别,同时也让孩子认识到异性与自己的不同。

  本文选自《育儿传言粉碎机》 新浪母婴研究院编著

性别男孩女孩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