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牙周炎早产风险高

2016年08月18日 06:00 新华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牙周组织是指牙齿周围的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牙周病主要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周病的发病率目前达85%,其中牙周炎是成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发病率达到了50%。但在牙周病的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仅有口气、牙龈出血等轻微症状,易被大家忽视。发展到严重时会有牙龈肿痛、咬物无力、牙齿松动、食物嵌塞、冷热酸痛甚至自发性疼痛、牙齿脱落等症状,危害很大。

  本期受访专家简介

  陈 武 口腔医学博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暨江苏省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牙周病“青睐”哪些人

  为什么有的人口腔卫生看上去不错,但牙周炎较重,而有的人口腔卫生很差却牙周炎并不严重?

  陈武主任说,牙周病是复杂的多因素感染性疾病,是口腔中的细菌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炎症。我们的口腔中存在大量的细菌,是人体的五大菌库(口腔、皮肤、鼻腔、肠道、阴道)之一,细菌微生物数量多、密度大,一毫升唾液中可达上亿个细菌,一克牙菌斑(牙面上黏滞的细菌膜,可硬化成牙结石)中可有千亿个细菌;口腔中的微生物种类也繁杂,大约有700多种,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原虫等等,但大部分微生物能和人体和谐共处,只有少量“坏细菌”达到一定数量及毒力时才对我们的牙周组织造成损害,而通常是口腔卫生差时“坏细菌”才会生长聚集的更多。

  所以,一方面,细菌和牙菌斑是牙周组织的炎症发生的初始因素,任何有利于细菌生长、不利于清除口腔清洁卫生的因素都是牙周病的病因,如牙结石、牙齿不整齐、牙面不光滑、进食时牙缝隙之间的食物嵌塞等等;另一方面,机体的防御功能、免疫状态、内分泌功能等也影响牙周组织的抵抗力和修复功能,比如疲劳、生病、妊娠等状况下牙周病容易发生或加重。一般来说,牙龈炎和局部的细菌关系较大,而牙周炎除了细菌之外,机体对细菌的反应,也就是身体素质也是重要因素。

  细数牙周炎N大罪状

  陈武主任说,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及牙周炎,牙龈炎是炎症仅局限在牙龈,如果继续发展影响到更深的牙周组织就是牙周炎了。牙周炎都是由牙龈炎发展而来的,在早期它们大部分没有明显症状,有时会有口气及偶尔刷牙时牙龈出血,而到了牙周炎则随着病程进展、损害加重而影响牙周深层组织,形成牙周袋(牙龈和牙齿分离的缝隙)、牙槽骨吸收,可能口气出血加重、并出现牙龈肿痛、咬物无力、牙齿松动、食物嵌塞、冷热酸痛甚至自发性疼痛等症状,到牙周炎晚期还会出现牙龈反复溢脓、牙齿明显松动甚至脱落等情况。在青少年时有些人的牙龈炎会自愈,但更多人是时有发作,直至成为牙周炎。牙龈炎治愈后可完全恢复正常,而牙周炎由于形成牙周袋,有深层牙槽骨的破坏很难再生,这取决于治疗的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越能达到接近正常的状况。

  陈武主任说,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细菌,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壁溃疡面积的总和可达到72cm2,约是一个成人的巴掌这么大,牙周细菌及毒素能通过牙周袋内壁的糜烂溃疡面进入血液感染心脑血管组织。研究发现,口腔细菌一旦进入血液,便会刺激机体产生循环抗体及凝集素可凝集血小板形成血栓,依附在冠状动脉(心脏血管)及脑血管壁上,阻塞心脑血管形成心梗、脑梗;病原菌附着在心脏瓣膜及心内膜上,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从而影响心脏健康。临床发现,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10%~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与感染性炎症密切相关,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初始、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牙周细菌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起作用有着多方的证据。

  糖尿病人由于抗感染能力及组织修复能力低下而易罹患牙周炎,即糖尿病是牙周炎的易感因素;另一方面牙周炎对糖尿病亦有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牙周炎作为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炎症对血糖控制产生影响。糖尿病伴有重度牙周炎的病人比无牙周炎的病人其糖尿病会逐渐加重、肾脏和血管并发症也较多,82%的重症牙周炎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而轻度牙周炎者仅21%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所以美国糖尿病协会把询问和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牙病及治疗情况列入糖尿病的诊治规范中。

  早产是指怀孕期少于37周,低出生体重儿指新生儿体重小于2500克。传统观点认为孕妇的细菌性阴道病是早产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有吸烟、酗酒、吸毒、高血压等,但现代观点认为牙周炎的细菌及炎症产物亦有可能使羊水中的前列腺素升高而引发分娩过程。有学者发现分娩低出生体重儿(LBW)的妇女牙周炎通常较重,牙周炎症较重的妇女生产LBW的危险度增高7.5倍,比吸烟和酗酒对LBW的危险度更高。美国牙周学会建议所有怀孕及计划怀孕的妇女都要进行牙周检查,以预防或治疗牙周病,患牙周炎的妊娠妇女都应进行牙周治疗以减少早产的危险性。

  定期洗牙很必要

  一些人担心洁牙后会使牙缝变大,会造成牙龈退缩,那我们还需要洁牙吗?答案是肯定的!

  陈武主任说,我们先来看看洁牙后牙缝变大、牙龈退缩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洁牙去除的是牙面菌斑结石等沉积物而非牙体组织,去除了牙面尤其是牙缝缝隙之间的菌斑结石,原来结石所占据的空间也就暴露出来了,牙缝变大并不是牙齿移动了,只是原有的缝隙暴露;其次,去除菌斑结石是去除牙周炎症的必要手段,牙龈的红肿和出血,很大程度和龈下结石(牙龈和牙齿分离的牙周袋里的结石)有关,这些深埋在牙龈以下的牙结石表面携带很多的细菌,这些细菌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出现红肿和出血,在洁牙时或以后的深部清洁时应把他们去除,大部分人洁牙及深部清洁后牙周炎症会明显减轻,表现为红肿的组织消肿,牙龈变得紧致,甚至松动有所好转,牙龈边缘的位置移向牙根方向,也就是发生了牙龈退缩,退缩是消肿而不是组织破坏缺损。那么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即使发生牙缝变大、牙龈退缩,影响美观,也应该去追求健康,防止牙周炎进一步恶化导致功能影响甚至丢失牙齿了。

  此外,牙龈退缩是牙周炎的后果,通常是不可逆的,要防止退缩就要预防牙周炎,定期牙周专业检查、每半年洗一次牙齿,及时去除牙面上的牙菌斑结石,防止牙龈炎症及牙结石压迫牙龈是预防牙龈退缩的基本方法。

  日常生活中牙齿表面及牙龈边缘会有食物残渣软垢堆积,滋生牙菌斑(牙面上附着较牢的黏滞的细菌斑膜),随着时间的延长它们会逐渐硬化成为牙结石,牙结石粗糙的表面附着更多的菌斑及细菌毒素,在一定情况下使得牙龈产生炎症变得红肿容易出血。洁牙的目的就是去除牙齿表面的这些菌斑、牙石、软垢、色素(牙面的外源性染色,尤其是烟斑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附着细菌、刺激牙龈)等等堆积物,并且抛光牙面,防止它们再沉积。牙齿表面的菌斑细菌会滋生繁殖逐渐长入牙龈下方,使牙龈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炎症越重牙周袋越深,包括牙槽骨的牙周组织破坏越严重,牙齿越容易松动。而牙周袋内的细菌也会逐渐硬化形成龈下牙石,表面附着的细菌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更大。

  我们防治牙周病就是要去除牙面的牙菌斑牙石等沉积物,我们日常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可去除大部分牙面的松软沉积物,但有些部位仍无法很好清洁,尤其是牙龈以下的部分,牙刷无法触及,天长日久稍有懈怠就会有软垢、菌斑残留,并逐渐形成刷不掉的牙石。牙线、牙间隙刷等牙缝清洁工具在我们大部分人群中并不普及,在牙齿邻间有牙石的人占了很大比例,这都要求我们去寻求专业的牙齿清洁,即洁牙。

  现在的洁牙通常使用超声波洁牙器或手工器械来进行,超声洁牙是使用光滑圆钝的工作尖在牙面高频振动而使牙面牙石破碎并通过超声冲洗去除这些细菌及从牙面剥离的碎屑。规范的洁牙并不会损伤牙面,但在洁牙过程中及洁牙后有部分人会有酸痛的症状,尤其是有牙周炎的人群,因为牙周炎通常会伴有牙根损害甚至外露,它们表面没有牙釉质的保护,去除了像隔热层一样的牙垢会使牙齿更敏感。即使这样我们也应该去除这些引起牙周病的病因,何况我们还有各种无痛技术及治疗后的牙齿自然脱敏(大部分敏感人群在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情况下,经过一到两个月会酸痛消失)。

  牙周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陈武主任说,牙面的菌斑细菌是引起牙龈炎的病因,牙周炎是在牙龈长期存在炎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保持牙面清洁、消除牙龈炎症是预防牙周疾病的关键。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及时有效地清除牙面菌斑,保持口腔清洁是预防牙龈炎的法宝。但即使认真刷牙,在一些部位仍会残存菌斑和牙石,定期进行专业性的洁治术(也叫洁牙、洗牙)是预防牙龈炎的有效措施。对于已患有牙龈炎的人来说,彻底的洁治术、去除局部的刺激因素、自我认真的日常口腔清洁(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牙间隙刷、漱口水等)可以使牙龈炎彻底痊愈。

  牙周炎的病因还包括咬合创伤、吸烟、相关的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骨质疏松症、艾滋病、一些免疫相关疾病等)及遗传基因等等,这些因素也应及时去除。一旦患上牙周炎,早发现早治疗正规治疗效果还是挺好的,但由于通常症状不明显,大多数就诊者都是中重度牙周炎,需进行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治疗。另外需强调的是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再好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终生维护。一方面要求患者自我维护、一方面要求定期复查复治。

  牙周病的治疗总体来说有四大方面:一、消除局部病因、消除炎症、缓解症状;二、通过牙周手术的方法消除深层组织病变、恢复或改善牙周软硬组织形态;三、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牙周炎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明显松动的牙齿通常需拔除,恢复失牙及松牙固定可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四、定期复查复治,维持疗效,防止复发。

  重度牙周炎的治疗

  牙周炎随着疾病的进展,牙周袋逐渐加深、牙槽骨进一步吸收,牙齿就像一棵大树逐渐丧失了水土支持,对风暴的抵抗力降低一样,逐步会感觉咬物无力,甚至松动。

  陈武主任说,这时候牙周炎的治疗也更加复杂,需要一系列的综合治疗,除了前面提到的提高口腔卫生、控制菌斑、去除牙石及菌斑滞留因素及其他病因外,常常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以处理残余的病变,包括切除病变及增生的牙龈(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翻开牙龈对深层组织进行直视下的彻底清创(牙周翻瓣术);在手术时对牙龈形态、牙槽骨外形进行修整以利于口腔清洁(牙周骨手术);在一定情况下还可去除部分病变的牙根或牙齿以去除病变、有利于菌斑控制(截根术、半牙切除术);对缺失的牙槽骨进行再生治疗来恢复缺失的组织(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情况影响修复义齿及矫正牙齿时还可通过各种手术创造合适条件以利于义齿修复和矫正治疗;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做一些牙龈牙齿美容相关的手术,如改善牙冠长宽比及露龈笑的美学冠延长术、一些类型的牙龈退缩的根面覆盖、防止或治疗牙龈退缩的牙龈移植术、去除牙龈色素的牙龈漂红术等等;当然牙周炎会导致牙齿丧失,在剩余牙周状况治疗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牙种植术以为修复缺牙提供人造牙根。

  本版策划 采写 本报记者 沈峥嵘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