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辉:解放军第454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学龄前儿童(PreSAC)贫血的发病率高达47.4%,孕妇(PW)高达41.8%。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9.1%,妊娠早、中、晚期患病率分别为9.6%、19.8%和33.8%。在患贫血人群中,65岁以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而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就是营养性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那么,贫血有哪些症状,如何科学应对贫血,本期名家访谈,我们专访了454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廖辉。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贫血
廖辉介绍,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减弱,可使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受到危害。根据贫血程度轻重和时间长短,患者的年龄及有无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肺)而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一般表现:疲乏、易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贫血严重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低热;
2。心血管系统:活动后心慌、气短最为常见,部分严重贫血患者还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检查时可有轻度杂音,下肢水肿、心电图出现改变。
3。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晕厥,严重贫血可出现神志模糊或痴呆等症状,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常伴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等。
4。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较为常见,溶血性贫血患者可有黄疸和脾脏肿大;
5。泌尿生殖系统: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患者常有多尿、尿比重降低、性欲降低,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规则、过多或减少;
6。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疏、少光泽。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就要警惕你可能加入贫血大军了,而检查也能简单,去医院查个血常规。她特别提醒,不少人对贫血缺乏概念,觉得贫血不是什么大问题。以女性为例,由于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女性每次月经周期失血30~50毫升,失铁量15~25毫克。人体有代偿功能,能保持体内铁质的相对平衡,但有的女性月经量大,为了美丽常常会过量控制饮食,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时间久了,营养摄入不均衡,特别是铁的缺乏更易患上缺铁性贫血。
贫血要像疾病一样高度重视
廖主任说,门诊中她遇到很多家长不重视贫血,孩子患了缺铁性贫血还浑然不知的病例。曾有一对在南京打工的夫妇抱着一岁不到病恹恹、毫无生机的儿子来到我院,照理说一岁应该是爱哭爱闹的时候,而这个小宝宝在妈妈怀里一动不动,脸色也很惨白。经过询问才知,孩子至今只靠母乳喂养,没有添加辅食,检查后了解孩子血色素很低,患上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在廖主任的细心调理下,孩子一个月后有气无力的症状得到改善,三个月再来复诊,已经跟同龄孩子一样活泼了。
有些女生到了初中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很多家长普遍认为是因为学科难度增加所致。但是从血液科医生的角度来说,青春期少女发育快,随着月经的来临,需铁量远远超出平时,家人不重视补铁,孩子易患上缺铁性贫血。缺铁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走下坡路。而老年人由于营养条件、饮食结构及烹调习惯的问题,容易诱发营养性贫血。即使轻度贫血,也会造成体能状态下降,身体虚弱,容易跌倒,认知力下降,痴呆发病率升高,住院率增加,死亡率增加。
专家提醒,女性在备孕前和妊娠期都要重视贫血问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轻度贫血的女性影响较小,但重度贫血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产妇容易换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的情况下会心力衰竭危及产妇的生命,胎儿也会发育不良,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风险。妊娠合并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造成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对母体可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的风险。因此,所有孕妇在首次产检时(最好在妊娠期12周内)检查外周血常规,每8到12周复查血常规。
预防贫血,从饮食方式做起
廖主任强调,有的人认为贫血就应该多喝牛奶补充营养,这是错误的理念,牛奶、奶酪等奶制品不能补铁,与铁剂同服还抑制铁的吸收。其他抑制铁吸收食物还包括谷物皮、谷物、高精面粉、豆类、坚果、茶、咖啡、可可等。
预防贫血,不妨多吃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红色肉类、鱼类及禽类等;水果、土豆、绿叶蔬菜、菜花、胡萝卜和白菜等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如菠菜、紫菜头、动物肝、动物血及山楂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提倡使用铁锅。
此外,还需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素食者要多加注意营养均衡。咖啡以及浓茶要适量饮,贫血病人在正餐时可以把茶换成果汁较宜,果汁中的VC有助于铁的吸收。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贫血,要积极查明病因,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适当补充铁剂。常选用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等,铁剂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可减轻其副作用,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只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而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慢性腹痛腹泻、胃肠手术影响铁的吸收时,才考虑注射右旋糖苷铁等制剂治疗。严重时输注红细胞悬液。以上用量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
通讯员许静文记者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