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人类颈部正中的“小蝴蝶”,它虽然个头很小,但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其在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誉为“人体发动机”。
研究表明,约1%-3%的妊娠期女性患有甲状腺疾病,其中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当妊娠期间甲状腺出现问题,严重的会引起妊娠妇女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早剥等的发生率增加,或胎儿生长发育以及不良新生儿甲亢等,甚至分娩时出现甲亢危象。因此,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治被列为围产期保健的重要项目之一。
准妈妈甲状腺发威的时候,宜分期慎重“轻治疗”
我们给病人做健康教育的时候,形象地说甲亢就是甲状腺发威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甲亢患者超1000万,其中女性占80%。轻、中、重度甲亢均影响生育,还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一般我们建议,准妈妈们在甲亢未治愈前不要急于怀孕,甲亢治愈后可备孕。
孕妇的甲亢药物治疗要分期开展,目前国内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种: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因为丙基硫氧嘧啶穿透胎盘的能力要低于他巴唑,所以妊娠早期治疗甲亢优先选择丙基硫氧嘧啶,妊娠中、晚期换用他巴唑。
我们建议妊娠甲亢要“轻治疗”,一是因为一般孕妇怀孕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病情轻者,一般可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二是用药剂量不宜过大,治疗妊娠期甲亢的目标是使用最小剂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和维持血清FT4在正常值的上限,丙基硫氧嘧啶最大剂量不宜超过每天200毫克,同时要注重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减少药物剂量;
三是甲状腺功能控制不宜过严,甲亢孕妇的病情控制要适度,不必将患者心率、基础代谢率及甲状腺功能水平(T3、T4)等各项指标完全控制在正常范围。
我们认为妊娠期孕妇本身的基础代谢及甲功水平就比正常人略高,因此,将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的上限或略高于正常就完全可以。如果控制得过于严格,反而容易引起母亲及胎儿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准妈妈甲状腺萎靡的时候,及早补充甲状腺素
甲减,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简称。甲减有啥危害?对怀孕有三大危害。首先,甲减准妈妈生下的小宝宝罹患某些疾病的危险会增加,其中大多数是智力和发育上的问题。目前认为,在怀孕前或怀孕早期诊断出甲减并及早治疗,可避免后代智力受损。但是由于甲减很多时候仅有轻微临床症状,且这些症状易与妊娠反应混淆,不易被诊断,因此导致治疗率偏低。
第二,甲减可能增加小宝宝的出生缺陷。新的研究发现有甲状腺疾病的妇女更可能生下心脏、肾或脑异常的后代。来自美国的研究显示,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母亲生出的孩子发生出生缺陷(大脑、肾脏、心脏缺陷以及唇裂、腭裂、多指等)的比例较普通人群更高。
第三,为准妈妈自身的健康减分。甲减不仅会累及下一代,对准妈妈本身的健康影响也很大,可能造成流产、早产、胎盘早剥等不良生产事件。鉴于怀孕期间甲减对母子两代人的健康影响大,我们建议育龄期女性在准备怀孕或怀孕早期(最好在怀孕前8周))积极检查甲状腺功能。
如果怀孕前发现甲减,应通过治疗使甲状腺功能达标后再孕育下一代;如果在怀孕期间确诊甲减,应尽早进行药物干预治疗。甲减药物的服用方法也很简单,每天早上空腹吃甲状腺素制剂即可。我们医生也应该告知育龄期的甲减女性,备孕需要增加左甲状腺素剂量的可能,一旦怀孕应该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分娩后左甲状腺素应该减至孕前剂量,并于产后约6周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
新妈妈甲状腺紊乱的时候,产后哺乳有讲究
传统观念认为,抗甲状腺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因此,患甲亢的产妇不宜哺乳。但近年的诸多临床研究表明,甲亢患者服用中等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产后哺乳是安全的,不会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也未发现粒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等并发症。
为安全起见,建议患者在哺乳后立即服药,四个小时之后再喂第二次奶,使哺乳与上次服药间隔至少3~4小时,此时母乳中药物浓度已经很低,对婴儿几无影响。当然,也不要忽视对婴儿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如果因为服用较大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的孕妇,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暂时性甲减,可给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期治疗甲亢,甲巯咪唑可作为首选。至于甲亢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需注意检查有无甲减、甲状腺肿和甲亢,并作甲状腺功能检查,新生儿甲亢可在出生后立即出现,或1周后出现,可以给予甲巯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治疗。
余飞/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