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正是踏青觅春时

http://www.sina.com.cn    新浪亲子 琪儿妈

  新浪网友:琪儿妈

  题记:家人准备好周末要去黄草山爬山,对外出爬山有极大兴趣的琪儿知道后兴奋异常,可她听了“黄草山”的名字后便露出淡淡的担忧:“山上会有石头吗?这草山不该全是草?如果真是如此,这山又该如何爬呢?”为了解此疑问,妈妈是无论如何也得带游琪儿“草”山、一睹“此山真面目”了!

  星期天早上,天气阴暗,本就灰蒙蒙的天空还飘起了稀疏的毛毛细雨,看来今天并不是适合出游的好天气。妈妈有些担心,琪儿却没有因为天气的缘故而影响到心情,依然兴致颇高,从起床开始便已经开始叨念着要去爬山了。既然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这“随风潜入夜色,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又耐我何,雨中登山说不定会别有一番景致呢?外婆、大姨婆、小姨婆、舅公外加琪儿,一行六人也算是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运气不错,出门就坐上了公共汽车。只需有二十几分钟的路程,车已经到了目的地。下车时,乌云已散,细雨已停,远远地已闻见了雨后泥土的芳香。

  妈妈以前也只闻此山名从未到过此山,外婆的心底深处却一直留着关于此山的记忆。下了车到山脚下还要步行十来分钟,众人一路行一路谈笑风生。见了外婆说的那座已有百年历史的老煤厂,四周依然散落着黑黑的煤,紧挨着的职工宿舍落陌地站在那里经受着风吹雨淋,显得破败不堪,已没有人居住其中。煤厂仍然在产煤,只是采煤人都换成了附近的农民,那些家在远方的工人早已弃此地而去。

  外婆曾在少年时期走几十里的山路来此地挑煤,重见此地不由更是感慨万分。

  到了山脚下,找到一条上山的路。这“路”其实并不能称为路,根本没有拾阶而上的台阶,需从那硬硬的山石背上下,走的人多了走的时间久了,也便成了路。琪儿踏上登山之路,心中的一直悬着的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此草山非草山,仍实实在在有大石头的青山。”顺着石头往上行,因刚下过雨石头表面有些湿润,踩在上面却一点儿也不滑。石头边不远有一条渐渐的小涧,一条小小的溪流在涧中缓缓地流淌。抬头就能见到连绵起伏的群山,低处的山坡上有农舍、梯田,一树树雪白的梨花在田间满脸笑意,间或能见到粉色的桃花含苞欲放。走近那些梨树,才发现轻柔的风早已吹干了花间的盈盈露水,少许的花瓣飘然散落于泥土之间,风轻轻,花蔓蔓,这稀稀疏疏的落花正是春风的表情、浅笑地痕迹。

  黄草山本就是一座不知名的山,与那些名川大山相比自然少了些大家闺秀的风范,却也自有一番“小家碧玉”的味道。

  走完了石头路,便走上了田埂。琪儿在舅公的带领下一路领先,妈妈陪着腿不是很灵活的外婆垫后,大、小姨婆居中。琪儿最早停留在一家农舍前,洋洋得意地站在那里朝妈妈等一帮众人招手。

  妈妈一行人鱼贯而入到了农舍前。农舍里安安静静的,想必此处的主人早已劳作在田间地头。一只母鸡正带着一群小鸡悠闲地四处觅食,琪儿见了小鸡分外欢喜,盼着能带上一只回家。

  吃着带着的水果,一是解渴二是减轻背包的重量。等到重新上路,众人一下子就发现了在田埂上红红的嫩嫩的水灵灵的野菜“摘耳根”,散发着幽幽的清香,顿时引发了大家极大的兴趣,摘野菜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市场上买的那些摘耳根,早已在人工种植的大篷里失去了它本该有的天然的滋味。见大家挖起了野菜,琪儿自是不甘示弱拎起口袋也抢着占领地盘细觅摘耳根的芳踪。没过多大的功夫,原本瘪瘪的口袋渐渐地鼓胀起来。

  以琪儿的逻辑推理:有山该必有竹,有竹必有熊猫,童话故事里都是这样的。山上还真有竹林,虽不是成片成片的竹林,可足以让琪儿砸舌。突然,竹林有了稀稀刷刷的响动,妈妈忍不住逗琪儿:“莫不是有熊猫?”琪儿大喜,哪知只不过是拾柴的村民。

  又到油菜花开处,正是踏青觅春时。

  走过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偶有蜜蜂嗡嗡散飞于花间,悠然的菜花清香姿意地侵入鼻孔。人在花间走,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越往山上行路就越陡。琪儿总认为“手脚并用方谓爬”。于是,在上不去的地方,琪儿等不及亲人的帮助,就施用此妙法,顾不得那一地的泥和土。只一会儿功夫,妈妈身边就多了活脱脱的一只“小泥猴!”

  山雾开始慢慢地向我们靠拢,到了山腰的一处平地。只见树依着竹,草挤着草,根本见不到底,妈妈紧紧地握着琪儿的手。放眼望去,轻薄的山雾环绕着青青的竹林,缓缓地流动,呼吸着清冽的空气,让人不禁心旷神怡起来。山腰处有一湖,也许不能称“湖”只能称为“塘”,不敢靠前,远远地望去平静的水面上疏疏地散着些落叶,琪儿总能把有水的地方和外公联系起来:“我知道了,外公一定在这儿钓鱼!”找来一块小石头,轻轻地投入水面,“咚”地一声静谥的水面便荡着一圈圈的涟漪。琪儿忍不住对着山涧大叫:“喂,你好吗?……吗?”“喂,我不好?……好?”让琪儿的叫嚷声暂时驱走这山间的宁静,让山林也热闹一番吧!

  仰头,山路已是十分陡峭,外婆的腿不是十分方便,却只见山脉连绵起伏,不知何处是顶,不见何处是人家。时间不早,便沿着原路返回。

  上下四小时的山路,只在路上有很多稀泥的地方由舅公背过去,其余地方都由一向懒于走路的琪儿自己完成的。若有爸爸在,琪儿恐怕早已爬上了爸爸那辆人力车,不肯下来。

  琪儿下山时就信誓旦旦地表示:“下次还来此地爬山!”

  后记:坐在回家的车上,琪儿终于无法抵卸瞌睡虫的侵扰,躺在大姨婆的怀里沉沉地睡去了(琪儿和大姨婆可是铁哥们儿)。一路上已大嚼干粮的琪儿回家后足足吃了一大碗米饭,与平日里只吃小半碗米饭的琪儿大相径庭。妈妈心里暗暗高兴,带琪儿爬山真是好处多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