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笑谈红楼话小资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8日 08:10  新浪育儿 段二妈妈

  新浪网友:段二妈妈

  “小资”这个词,第一次接触是在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刚看了《青春之歌》,林道静在投身革命前曾被誉为小资的代表人物,我就觉得有点奇怪,明明是个苦哈哈的可怜孩子,怎么就跟小资产阶级挂上钩了?后来仔细想想,八成是因为她曾和余永泽这个衰人同居过的缘故,从此就对余永泽恨之入骨。

  而真正对小资有些本质上的理解,还是在工作之后。九十年代,小资之花遍地开放,而生于七十年代的一拨人,正是小资的主力军。虽然我也忝为七十年代之列,但细思自己,出身平民,父母虽也做过小买卖,也只能说是家庭手工业作坊,从小我也要端盘子洗碗帮大人打杂。工作后虽来到繁华之地广州城,且又遇上志同道合的段大傻,但他却比我更贫下中农得厉害,整个一个就是土包子进城,还时常要我给他洗刷脑袋,因此好象一直跟小资没有什么牵连。

  到底小资是什么?你小资了吗?呵呵,你是否也曾翻过《格调》?把村上春树时常挂在嘴上?即使没去过欧美,至少也逛过新马泰?就算没到过西藏新疆,也肯定去过丽江凤凰?即使没穿过华伦天奴的西装,至少也有根华伦天奴的皮带?周末时常去泡吧,哪怕只喝杯矿泉水?常抱怨星巴克怎么不来广州开分店,宜家好容易南下却偏偏选中深圳……

  扯远了,本来是要说说红楼里的小资,用以证明,“小资”一词,实在是由来已久的,而《红楼梦》里的小资者,实在也不乏其人。不信,我给你揪出来看看。

  首先第一个要揪出来的,就是老祖宗贾母。贾母可算得上是红楼小资的代表者、集大成者,在她身上,反映了红楼小资的最高水平。下面我就从最常见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贾母的小资问题。

  一、衣

  贾母对于穿着打扮,向来也是十分讲究的,而且也很有见地。她每次过生日,都会有很多晚辈亲戚来送礼孝敬,这礼物里除了价值连城的古玩珍奇外,还有衣服鞋子等家常物件。而且大家也可以猜测,这些衣服一定也是价值不菲的,拿到现在,肯定也不比香奈儿、范思哲差。可贾母偏偏就看不上这些衣服,拿凤姐的话说:“老祖宗从来不穿人家送的衣服。”为什么?俗气!明白不?只有爆发户才会穿这样的衣服。所以贾母宁愿把这些衣服拿去送给刘姥姥,也不会穿在身上的。

  现代社会的小资,讲究的也是品位。一身衣饰,就算是顶级名牌,也要穿得不动声色才好。那些恨不得把商标贴在脸上的行为,资深的小资们是从来不做的。在这方面,贾母可谓是小资的典范,而宝钗姐姐也深得其传,比如在梨香院宝玉探病那一回,宝钗就是一色的家常打扮:“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另具一种娴静而妩媚的风范,结果让我们的宝兄弟情不自禁地与她演了一出“巧合认通灵”。而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那一回,大家都是一色的大红猩猩毡,也就是皮草大衣儿,美虽美,但失之重复和内敛,独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羊巴)丝的鹤氅”,拿亦舒姐姐的话来说:“依此看来,最懂得穿的自然是宝钗,以今日标准,考究含蓄而不耀眼方是最佳选择。”

  其实关于贾母在穿着方面的小资审美问题,还有很多可论的,篇幅所限,先就说这么多(或者下次再专门撰文讨论,呵呵)。下面再说“食”的问题。

  二、食

  红楼中的美食,其实也完全可以开个话题来讨论。在这方面,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当然还是我们最会享受的老祖宗贾母了。

  且不说厨房里的“转水牌儿”、“茄鲞”、“莲叶羹”这些恐怕连现代社会的大资们也望洋兴叹的话题儿了,我们就先从日常生活的小方面来细细探寻一番,研究一下贾母在“吃”方面的“小资”品位。

  贾母日常饮食,喜清淡,而且十分讲究养生之道。她嫌螃蟹饺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在雪天不让宝玉吃蒸乳羊羔:“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由此可见,贾母在吃的问题上是相当有见地的。不仅如此,她还十分讲究吃的品位和情调。

  如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她向妙玉问清了那“五彩成窑小盖钟”里的茶是“旧年蠲的雨水”泡的“老君眉”,而非“六安茶”,才喝了一口。这茶虽不能和“梅花雪”比,也算难得的了。聪慧高傲的妙玉岂会不知道老祖宗的心思呢?所以淡淡一笑:“知道。这是老君眉。”这一场老少小资的对手戏,真好看煞。

  而拿刘姥姥做女蔑片取乐的“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那次,贾母采纳了宝玉的提议:“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贾母听了,说很是,明日就拣我们爱吃的东西作了,按着人数,再装了盒子……。”亦舒曾直言,这就现代的自助餐。呵呵,好个会享受的老祖宗,在那个时代,就已经高水平地采用了自助餐的形式宴客,今天的小资们,恐怕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了!

  贾母在吃的问题上还有一件标新立异的事儿,就是为了替凤姐过生日而“闲取乐偶攒金庆寿”那次:

  “我想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个也俗了,也觉生分的似的。今儿我出个新法子,又不生分,又可取笑。我想着,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你道好顽不好顽?”

  果真好玩,呵呵。现代社会的小资们,最爱的便是大家AA制的FB活动了。又方便,又经济,又公平合理,大家又不生分,又可取乐。真真是说到小资们的心里去了,而说出这样十分具有现代意识的话的,偏偏是一百多年前的贾府老祖宗,你说,咱不服气还行吗?

  三、住

  住的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就是大观园了。虽然贾母本人并没有住过大观园,但大观园是她心爱的孙子孙女们的住所,更是她自家的私家园林,她哪天有兴头了,想游便游,中秋赏月,踏雪寻梅,听戏观剧,喝茶饮酒,那还不是随心所欲,想来便来吗?

  而且一边游园她还一边不忘就姑娘们的居所装修问题发表高见。例如那段著名的“霞影纱”之论。贾母和众人游园来到潇湘馆小憩,说笑一会,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明儿就找出几匹来,拿银红的替他糊窗子。”真真精彩的装饰配色之论!而正因为有了老祖宗的这一提议,才有了后来《芙蓉女儿诔》里的:“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的千古绝句。

  宝钗的居所太过素淡,老祖宗也不甚满意,说要替她收拾,本来一看到这里我很替宝姐姐担心,不知道老祖宗会把她的屋子折腾出什么样子来。

  贾母道:“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说着叫过鸳鸯来,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天!我立时要起立致敬!“墨烟冻石鼎”、“水墨字画白绫帐子”,简直是现代艺术家的品位!这样一装扮,拿刘姥姥的话来说:“哪里还是个小姐的绣房呢?”没有一丝一毫的脂粉富贵气,有的只是含蓄的雅致,高超的品位,卓绝的艺术氛围。在这方面,三姑娘探春怕是深得老祖宗真传,她的秋爽斋就十分大气开朗,兼品位不凡,连亦舒也要感叹:“哗,全部间隔打通,大书桌,大床,以白、黄为主色,文雅潇洒兼有之,写得累了,往床上一倒,嗅着花香果香,这贾三小姐恁地懂得享受,羡煞后人!”

  四、行

  行的方面,由于所处的时代局限,大观园中的太太小姐们不能象现代的小资们那样畅游天下,因此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就仅仅是一座大观园而已。但螺狮壳里做道场,象牙骨上雕文章,小范围的旅游活动,也能玩出品位,玩出个性和特点来。

  秋天来了,方寸大的园子,偏不走路游览,大家一起坐上有划子、篙桨、遮阳幔子的船儿,一边乘船,宝哥哥林妹妹们还可以一边感叹:“留得残荷听雨声。”抒发一下悲秋的情思。

  冬天来了,宝玉和姐妹们在芦雪庵扫雪开径,拥炉作诗,老祖宗竟也不惧雪寒风冷,围了大斗篷,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鬟,每人都是打着伞,拥轿而来。并笑道:“好俊梅花!你们也会乐,我来着了。”然后便是那副绝世的“白雪红梅”图:

  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

  寥寥几笔,玲珑剔透玻璃世界的美景,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红楼绝笔,一至于此,每看到此回,我便都喟然长叹,甚至于不忍再看下去了。

  而水榭听音、凸晶品笛,无不是老祖宗的独家所创,其经验之丰富,品位之高绝,其实远不是今天的小资们所能望其项背的了。撰写此文的目的,是要与小资朋友们共勉。美好的事物,无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生活的美,艺术的美,甚至心灵的美,需要每一双聪慧的眼睛去发现,需要每一个宁静的心灵去体会。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访问新浪亲子中心原创杂志

声明:本文章版权归新浪网与文章作者共同拥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爱心随笔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