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写在如儿周岁生日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4日 15:54  新浪育儿 sdlinda_cn

  新浪网友:sdlinda_cn

  就在那年那月,爸爸正在为他的MBA考试紧锣密鼓的复习时,风风火火从外地参加竞赛回来的妈妈发现自己怀孕了。出去了一个周,还没来得及休息,妈妈就满怀幸福的开始为如儿准备了。书籍、磁带、CD,整整买了一大堆,其中有好多妈妈没看完一遍就扔在一边再也没动过,有几本作为宝典放到床头,为如儿的出生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时妈妈在单位每天都打开音箱放音乐,一位不知情的同事抱怨说,不知是哪儿这么没个性几个曲子一放就是一天一点儿都不嫌烦。妈妈在一旁不吭声只是偷偷的乐。于是后来如儿生下来三天就对音乐有很强的兴趣,听到音乐就停止苦闹静静的听。6个月时听到音乐就一个劲的跳跳跳,8个月时听见妈妈唱歌就会扭小屁股,现在一周岁的如儿会给妈妈伴舞,如果妈妈唱小燕子如儿就会举起小手转呀转,如果妈妈唱找呀找呀找朋友,如儿就会拍拍手,妈妈唱敬个礼握握手,如儿就会敬礼,伸出小手跟妈妈握。小姑说如儿很有音乐天赋于是给如儿买了个电子琴,于是如儿经常一本正经的坐在电子琴前,每次开弹前先伸出食指向大家表示一下,然后弹琴。弹几下下,就开始用手拍,妈妈想自己示范纠正她,她会把妈妈的手推开,伸出食指表示一下,再从头开始。 

  那时爸爸妈妈两家单位离很近,爸爸每天接送妈妈很方便,于是爸爸毫无怨言的承担了接送妈妈的任务。为了保护如儿,爸爸总是把车子骑得很慢,然后去市场买一些很新鲜也很不便宜的水果给爱吃的如儿的妈妈吃。那时的妈妈口味很特别,总是在很冷的天里吃西瓜,每次吃完都会把手冻得冰凉,可是下次还是照吃不误。回到家里爸爸炒菜做饭然后去学习,妈妈就听着胎教音乐抱着那几本宝典算日子,离如儿出生还有多少天,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也许是在妈妈肚子里营养均衡的原因,如儿胃口很好,也很爱吃水果,苹果、香蕉、桃子、李子,尤其是西瓜,如儿捧着西瓜,头埋下去,咬住不起来。总是吃得满桌都是瓜瓤,流的满地都是西瓜汁。边吃还便把吐出来的西瓜子擦到地上。 

  如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度过三个月后,爸爸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借调得省公司3个月,爸爸拎着行李走时,妈妈哭的两眼红通通,爸爸的眼圈也红通通。幸好这时姑姑挺身而出,从单位集体宿舍搬到妈妈家,接下了照顾如儿妈妈的任务。虽然还未结婚的小姑平时也没做过饭,这时也俨然一位大厨,进出厨房叮叮当当为妈妈做出有时可口有时不可口的饭菜。这一段时期,妈妈协助小姑完成了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小姑语)的基础工作,找个一位很有内涵的小伙子作如儿的姑父。为了对小姑的终身大事负责,如儿提前20天在小姑的结婚之前来到这个世上对这位姑父检验了一番,结果如儿对这位姑父很满意,从第一次见面两人就很投缘,有时撇下小姑找姑父,搞的小姑在姑父面前很没面子。 

  没有爸爸接送上下班妈妈都是自己骑自行车,刚好让如儿锻炼一下身体,这时爸爸的考试复习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平时在公司上班,周末参加辅导班,就在周五晚上还会坐上2、3个小时的车回家看望如儿和妈妈,看看如儿体重有多少了,妈妈的肚子大了多少了,妈妈会对爸爸抱怨说人家妈妈到医院检查都有爸爸陪同,只有我们如儿的妈妈是自己一个人,爸爸就会很歉疚,其实妈妈对爸爸跑好远路回家看望妈妈和如儿很是感激,但是如儿希望见到爸爸的心情还还是很强烈,虽然妈妈口里说要是忙就不要回来了,爸爸好像知道如儿的心思似的,每次都回来,回家跟如儿说如儿好吧,如儿想爸爸了吗?现在如儿跟爸爸的感情相当深,每次爸爸下班,即使是在吃她最爱的奶,如儿也会一骨碌坐起来找爸爸。有时爸爸加班回来晚了,如儿已经睡了,爸爸都会想办法把如儿弄醒了再抱抱,妈妈每次批评他,爸爸总是很委屈的说我今天还没有抱如儿怎么就睡了呢!还有如儿最喜欢爸爸的一个表现是每次上街只要有爸爸在就绝对不让其他人抱,连妈妈都没机会。 

  因为工作原因,妈妈需要每天面对计算机,爸爸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也超过16个小时,所以一直担心会对如儿有影响,当然会尽量避免,比如如果没有事情妈妈会关掉显示器,妈妈也绝对不会让开着的手机对着妈妈的肚子。照现在看来如儿的体质还好,也很爱学习,如果给她看图画书,她会不厌其烦听你读好几遍,一周岁的如儿已经认识好几种动物和蔬菜了。有时我在家里上网,如儿见我敲键盘,也要来帮忙。作为通讯事业的女儿,如儿对通讯设备的兴趣很浓。我们给她买的电话玩具她不玩,非要真电话,真手机。经常拿起话筒自己拨号,听里面的“您拨的电话时空号”的甜美声音,偶尔会拨到人工台,我们一般在接线小姐一遍遍“你好”的语气变坏之前把电话挂掉。在奶奶为如儿周岁设计的抓周仪式上,如儿摸了摸笔记本电脑,拿起了一支笔,后来又摸了摸小鼓,当然她还是对奶油蛋糕比较感兴趣,虽然吃得不多,却弄得满脸都是奶油,像个大花脸,你看,就是这张。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访问新浪亲子中心原创杂志

声明:本文章版权归新浪网与文章作者共同拥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