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童年琐忆——看戏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7日 08:26  新浪育儿 陶陶的朵朵

  新浪网友:陶陶的朵朵

  小的时候,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迷上了看戏。

  所谓看戏,开始其实是看戏剧电影,我的家乡是林业局,文娱活动很少,看电影几乎就是最大的娱乐了。而当时的电影院好象很喜欢放戏剧电影,我随着大人看过许多这类电影,象新凤霞的评剧《花为媒》,严凤英的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以及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王文娟的越剧《红楼梦》等等,还有很多戏,我已经叫不出名字了。

  现在想起来,其实我看到的大部分戏剧电影是以前就拍好的,不过是因为那个时候应该是人们刚刚从精神的桎栲下解放出来,象鸟儿飞离了牢笼,一时急着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罢了。

  我就是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戏里认识了很多文学人物:七仙女、林黛玉、穆桂英、张五可……她们都是美丽又出类拔萃的女子,是我羡慕和崇拜的对象。

  如果说那时侯有“追星”一说的话,那么我最初的追星,是追随着那些云鬓如雾,环佩叮当的戏剧人物去的。尽管我并不知道,当我看到这些形象的时候,塑造这些人的那些艺术家里,或多或少地都经受过了一场苦难,严凤英已经死了,新凤霞也已经残疾,王文娟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湮无声息。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痴迷地看着银幕,心里想,她们唱得多么好听啊,她们的衣服多么华美啊,她们看起来多么漂亮啊!

  因为喜欢她们,在那个还是小女孩的年纪,我就从来没梦想过自己会成为格林或安徒生童话里那样的公主,穿着一层层的白纱裙,浪漫的卷发间戴着一顶小小的钻石王冠,在逃脱了巫婆邪恶的魔法后,会有一个英俊的王子来爱上她。

  我梦想的,是自己会成为一个中国古代的仙女或者小姐,穿着绣花的,有飘逸的水袖的衣裙,长长的黑发挽成高高的髻,簪着美丽的鲜花和步摇,走路的时候象在云雾里飘。我喜欢的男子,是杨宗宝那样的英雄,穿着银白色的盔甲,背上插着靠旗,威风凛凛,有一对高高耸立的剑眉,和星星样明朗的,有神气的眼睛。

  这样的想象不过瘾,就开始付诸实施。夏天,菜园里载的野芍药花开出了大朵粉红色的花,趁着妈妈不注意,我会偷偷地摘下几朵,把妹妹叫得来,给她梳头发。小小的妹妹却留着一头乌黑光亮的长发。于是我在这里挽一束,那里扎一绺,然后把那些花朵簪在她的头发间,再把小窗上的薄窗帘摘下来,在她身上束成曳地的裙子,这样她看起来就比较象古装的人物了。

  那时侯我对自己的造型艺术很满意,常拉着我的“作品”到大人面前展览,大人们微笑着纵容我们胡闹,我就一点不害羞地给大家唱一段黄梅戏“鲜花开放满天庭”,唱到后来,调子早就跑到爪洼国去了。

  再后来喜欢上画画,就专门去画那些工笔的古代美女,一笔一笔细细地描绘下来,再画上月亮门和几竿摇曳的竹子,看着一个人物就这样诞生在自己的笔下,会联想到很多戏曲故事,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慨叹。

  而真正接触到的舞台戏,却是非常乡土的,那是东北的地方戏——二人转。

  剧社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院落,和三间简陋的草房。中间一间大的房间算做剧场,一排排地摆着长条板凳,前面有一个小小的舞台,而剧团的人就分散住在其余两间房子里。

  剧团是流动的,他们来的时候,就用毛笔在一张大红纸上写下当天晚上要唱的曲目,以及演员的名字,贴在院门前,消息自然就会传出去了。

  记忆中他们总是夏天来,于是有戏看的时候,我就总是急迫不安的,早早地吃过晚饭,好不容易等到满天红彤彤的火烧云一朵朵暗下去,说一句:“我去看戏了”,就和邻家的孩子一起往外跑。

  而剧社的小院子里,早就热热闹闹地挤满了人。喜欢看这种戏的,大部分都是老头老太太,他们花两角钱,就可以进到剧场里面去看了。我们这些小孩子没有钱,就总是在门前转来转去的,想趁着看门的人不注意溜进去。

  但看门的人大抵都是很凶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只好在外边听,偶然踮起脚,把脖子伸得长长的,从门的缝隙里往里面看,看到舞台上的两个人,把手里的红手绢滴溜溜地转成两朵红云。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孩子发现了草房的后墙上支着一根木头柱子,真是喜出望外,我在他们的帮助下爬上去,上面正好有一个很大的洞,从那个洞口里,就可以看到那个舞台的全貌了。

  有一次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听到小伙伴们说:“快跑。”然后一哄就散了。低头一看,才发现看门的老头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柱子下边,于是我在上面惊慌失措地呆住了。

  就这样互相瞠视了半晌,老头倒先笑了,说:“姑娘家怎么这么淘气?进去看吧。”

  那时才发现看门的老头笑起来满脸的皱纹,象核桃皮,可是一点也不凶,慈祥的很。

  后来就不好意思爬柱子了,在家里央求了爷爷给我零用钱,然后再去看戏。早早地去了,交了钱,就可以坐在第一排的位子。

  二角钱看一个晚上的戏,前面是两场二人转,后面压轴的是拉场戏。二人转有两个演员,边舞边唱,加上插科打诨,就可以把一个非常复杂曲折的故事表现下来;而拉场戏的阵容强大一点,一般是三五个演员,演出的内容有点儿象京剧的折子戏那样,都是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剧目,少了些舞蹈的动作,唱腔倒还是一样的。

  那时的二人转,唱腔热烈,舞蹈起来也好看,一男一女都穿着戏装,一把扇子,一块手绢,唱到热闹的地方就满场地飞旋,耍出很多绝活来,叫人目不暇接。

  也许是我太小,还不懂,也许那时的二人转根本就是很乡土,也很淳朴,所以即使两个人在台上开起玩笑来,也是很隐讳的,并不过分,台下的观众也笑得很坦然。

  现在看到报纸和网络的报道,说东北的二人转越来越下流,庸俗;看到中央电视台也会播出的那种二人转表演,男演员故意扮成驼背斜眼的样子逗观众乐,我就会忍不住有些生气,会有一个声音在心底暗暗地说:“不是这个样子的,本来不是这个样子的。”

  是什么样子呢?昏暗的,嘈杂的剧场里,一个坐在第一排聚精会神的小女孩,在八九岁时就看过了《回杯记》,看过了《大西厢》,看过了《寒江关》……,她和那些年纪大她几倍的爷爷奶奶一样,慨叹着戏里的悲欢离合,人物的命运曲折,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古典文学的喜爱,总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我还记得后来到了五年级的时候,读《三言二拍》,读到《张亭秀逃生救父》的故事,有一种遇到故知的惊喜,拿着书,找到爸爸,炫耀似地嚷:“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回杯记》唱的就是这个故事啊!”

  其实好多的古典故事,我都是先看到戏,后来再看到书的,而看到书的时候,我已经大了一些,印象自然也就深刻得多了。

  我还喜欢看那些唱戏的女演员。

  偶尔在白天的时候,我会到剧社去,那时侯她们不唱戏,三三两两地闲呆着。有的聚在一起说闲话,有的洗衣服,逗孩子,也有年轻一点的,会和男的一起嬉闹。她们的脸上,因为常年的流离而带着风霜的痕迹。也因为要化很浓的妆,皮肤变得粗糙和晦暗。有时候看起来就象旧了的衣服,疲惫而没有生气。

  可是到了夜晚化了妆,涂的雪白的脸,和着浓艳的唇,在昏黄的灯光下眼波流转,她们一个个看起来,可都是妖娆得紧呢。

  有一次我坐在最前排的角落里,正好可以看到幕后的一角,看着一个中年的女演员,正穿着圆领的汗衫,手里拿着一个粉扑在往脸上扑粉,她满脸都是白的,连眉眼和嘴唇也看不清了。

  她看见我在看她,忽然对我笑了笑,露出黄色的牙齿。我吓了一大跳,心里有些难为情,又有些失望,说不清的滋味。

  过了一会儿她光光鲜鲜地出来了,唱最后的拉场戏《秦雪梅吊孝》,她演秦雪梅,一个愿意终身为情人守节的妙龄女子。

  这几乎是那段记忆中,唯一一个叫人不快的细节了。

  我还曾经在那时侯结识过一个刚刚随剧团出来闯荡的女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笑起来有两颗好看的虎牙。她看中了我脖子上挂着的一串珠子项链,是爸爸去杭州出差时买给我的。她借了我的项链,每天晚上带着去演出,然后我就可以不用买票就进去看戏了。

  常常我看见她在观众的掌声里快乐地笑着,小小的心眼里就开始羡慕和嫉妒她的生活。

  长大以后才明白,象她这样的生活状态,随着草台班子四处奔走流离,用极微薄的一点收入去供给她那也许非常贫寒的家,对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说,是多么残忍和无奈啊。

  可我不懂,我只羡慕她在舞台上那短短瞬间的美丽和光彩。

  有人说戏如人生,其实人生又何尝不如戏呢?

  只是幼年的我哪里想过这些?曲终人散的时候,一个人蹦蹦跳跳地回家去,我满心里都是愉快的情绪。夏夜的风那么清凉,月光明亮如水银,树叶黑色的影子在月影里摇曳,家门前的围墙脚下远远传过来虫子清亮的叫声,有时夹杂着小水沟里的蛙鸣,蛙声有时过分响亮而又短促,会不由的吓人一跳,心会扑地一下沉下去。

  ——那是多么美好而快乐的回忆!

  长大以后会去听流行歌曲,中文的,英文的,有很多自己喜爱的歌手。再大,开始听音乐会和演唱会,看话剧舞剧,或者,痴迷在一部又一部的进口大片里。只是不再看戏了。即使看电视里的戏剧台,也只是在看自己喜欢的几个名家唱的越剧而已。曾那样熟悉和喜欢的,我的家乡戏,不过是一段散碎在岁月里的记忆了。

  有一天和陶聊天,我无意中说起想写一篇东西,是童年时看戏的经历,他立刻兴冲冲地催促我写出来,他说:“那肯定是些很有趣的经历。”

  我笑着答应他,心里却想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在那个娱乐贫乏的岁月里,有过这样一段多少有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呢?

  而你,读到我文字的朋友,你有么?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访问新浪亲子中心原创杂志

声明:本文章版权归新浪网与文章作者共同拥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