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亲子中心 > 亲子杂志 > 正文
母爱VS父爱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3月6日 13:12  

  新浪网友:Liana

  宝宝再过两个月左右就要出生了,换句话说,我和老公就要为人父母了。我们时常开玩笑,模仿着电视上有孩子的农村夫妇“孩子他爸”“孩子他妈”地叫对方。虽然现在这两个名词早已耳熟,但每每听着或叫着,心中感觉总是有些奇妙,甜甜的、酸酸的、同时再渗点对未来把握不定的茫茫然和迫切迎接新生命的欣欣然在里面。即将要做母亲的我,目前经历了八个多月的怀胎,臃肿的腰身令我失去了苗条的身材、笨重的肚子令我失去了香甜的美梦、八大注意十大不准更是限制了我平日的爱好:不得剧烈的运动、不得喝咖啡、饮可乐、吃辣椒……;但同时我也得到了许多,繁衍新生命的惊喜、做妈妈的甜蜜和骄傲、无怨无悔的付出与爱是任何言语都形容不了的。其间点点滴滴地串起来,感觉做母亲原来是那么的不容易,且不提身体可能遭遇的种种不适,光是那全心的牵挂和丝毫不渴望索求回报的付出就足以让世界上所有的母亲伟大。而老公呢,望着我日渐增大的肚子,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准备承担伴随一生的父亲的责任。

  这时候,忽然想起我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

  父母那一辈人赶上“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还碰上“吃集体大锅饭”,三“大”加在一起,就使得爸妈的命运远没有我们现在好,年纪轻轻就没有书读,每日的目的就是为一日三餐奔命,干活再干活,一天的汗水加起来可以换一毛多钱。虽然父亲当时的家境还算不错的,但在那种形式下,也没读太多书,所以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母亲给我讲的、奶奶给我讲的以及我亲眼所见的构成了母亲这样一个形象:她小时候读书成绩特别好(这点我相信,因为她的细心、勤劳和记忆力比我好100倍),老师也非常喜欢她,父亲因为现行反革命被捕入狱(后来平反了),娘又改嫁,就自小跟着奶奶过。奶奶是个有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记得我5岁时穿的皮鞋她穿着正好),天生聪颖,据说是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吹箫、裁剪衣服,也就靠给人家做衣服来养活我母亲。可惜她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认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准理,母亲刚到十几岁,就留着她在家帮忙干活,即使后来老师找上门来劝说,却是说什么也不让母亲去读书了。直到现在,母亲还念念不忘,在感激奶奶带大她的同时,又怨恨没有给她一个读书的机会。签于以上这些原因,母亲养成了两大特点:第一是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第二是特别节俭。

  父母分别是是长子、长女,而我又是他们的长女,生长在一个有爷爷奶奶、姑姑叔叔的大家庭里面,自然从小倍受关心,所以沾染了不少类似于独生女的恶习,有点好吃懒做。

  小时候,我吃饭特别浪费,碗里的饭总是吃不完,常常偷偷拿去倒掉,于是母亲经常忆苦思甜,告诉我现在有多幸福,她那时候生活又是如何的艰难。其中有一个她说得最多,令我耳朵都听出茧来的故事:当时她才十来岁,冬天的雪特别大,可是由于家里穷,去上学连双袜子都没有,更别说布鞋了,就赤脚穿着一双草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厚厚的雪去上学。随身带些烤火留下的灰烬,到了学校就光脚伸进灰烬中取暖。每每听到这个故事,我就不耐烦地反驳:“都什么年代了,跟现在比,难道你还想让我穿草鞋去上学?”不等她回答,我就早一溜烟地跑了,身后留下她传来的一声声叹息。

  小时候,我不缺吃不缺穿,幸福地上着学,还常为如何偷懒伤透了脑筋。那时候她的故事在我眼里简直就象天方夜谈一样遥远而不真实,所以我从来没有认真去想过体会过,体会过这真真切切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赋与我生命的人身上的故事。

  相比之下,父亲就显得严厉多了,我是决不敢在他一句话还没说完之前就脚底抹油的。还没上学呢,在父亲的“压迫”下,就加减乘除全上了,一天几十道题雷打不动,任我耍什么花样都逃脱不掉。后来上了小学,有了课本,抄课文和生字就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现在看起来几十个字的一篇文章几分钟就可以潦草地画完了,可那个时候似乎要抄上大半天似的,一边抄,一边恨得牙痒痒。有一阵我想了个法子,将钢笔使劲在水泥地上蹭,蹭到笔头象个咧嘴的小丑,自然就被迫提前退休了,课文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不抄了。可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刚用到第二次,父亲就发现了。除了多抄一遍外,还差点挨板子(不堪回首的过去!)。所以小时候我是挺怕父亲的,见了面就躲着走,吃饭也端出厨房,见到他就跟见到老虎一样不自在,生怕又遇难。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甚至让我觉得父亲有些无情。我当时正上着初中,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家里有一个老式气筒,平时见到谁就请谁把我扎一下气。那天正好只有父亲在,我只好叫他帮我扎,他居然说:“都那么大了,还手无缚鸡之力,自己扎吧!”然后转身就要走。我怔怔地立在那里,他回过头来补了一句:“以后你在社会上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处理,如果我不在,你还不得自己扎?”气得我整个瘦弱的身体都扑在气筒上,还差点摔个跟头,才勉强扎进了一些气。

  后来我大了,从来没有去过远门的我一下子要到千里之外的北方去上学。离家前我有些不安,同时又有一种解脱的情绪在滋生。我记得当年我倚在阳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大叹一口气:“终于脱离樊笼了!”这个笼即指高中紧张枯燥的生活,也指我生长了十八年的家。语气中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想想真是年少轻狂!

  后来妈拎着沉重的箱子送我到了学校,住了两天后,哭泣着回家了,我还挺坚强的,分别时一滴泪也没掉。可是没过几天,我就想家了,想家中所有的亲人,想住习惯了的小屋,想街道上的一草一木,平时没有在意过的小事,居然全部能回忆起来,而且越来越思念,恨不得马上打道回府算了。

  再后来时间长了,习惯了随时随地结识陌生的朋友,习惯了一人独自生活,思念也渐渐不再那么强烈。但没有特殊情况,每年是一定回家两次的,每次快回家了,母亲就开始念着我回家的日子,每次离家,却又总是用泪水送我。父亲则总是显得很平静。

  母爱是细腻的,细腻到有时候你会觉得每次临行时一遍遍淌下的眼泪和一句句的反复叮嘱实在是多余;父爱是粗糙的,粗糙到有时候你会恨他为什么有时候那么严厉,一点都不体谅自己;可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人类最伟大的感情。

  自从我上大学到毕业工作至今已经七年多了,经历了没有父母怀抱的生活,独自一人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情感的失与得,工作的苦与乐,曾经令我欢欣的,曾经令我流泪的,曾经令我反省的,甚至曾经令我疯狂的,回首往事,已是过眼云烟。当我独自面对困难时,我才深切的体会到父亲当年的无情实际上是有情的升华。到现在,我甚至习惯于离开父母的日子,喜欢一个人去面对生活。因为我愿意只将我的幸福和快乐传递给我的父母,而生活中的挫折、零碎的琐事就由我还有我生活中的另一半去相互扶持和面对吧!

  真可谓光阴似箭,儿时的故事还历历在目,我的角色却在几年内巨变,先为人妻,现在又即将为人母。我从前在父母身上获得爱和温暖,要传给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将会象我一样,学习时得到父母的鼓励,困难时得到父母的帮助,犯错时得到父母的批评。待到羽冀丰满了,他(她)就该飞了。跌跌撞撞地飞向未知的将来,独自去承担自己所面对的责任,所有的苦与甜也只有自己能够更深切的体会。远方的我们只有用爱和思念将他(她)牵挂。

  记得见过这样一句话,“总是子女欠父母的多”。不可否认,从一个无知的婴儿到一个成熟的人,做父母的该付出多少代价?这恐怕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最后的结果呢,是他(她)将会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建设自己的小家庭中去,曾经度过童年、少年时期的家从此变成了娘家。偶尔在节日时想起父母,能给父母捎上一句节日的问候就足可以令父母感动了。

  人类似乎从来都不后悔爱自己的子女,也一直这样前赴后继地尽力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地成长。于是自古就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近代朱自清的《背影》又如此深刻地描绘了一个感人的伟大父亲形象。也正是因为人类有如此伟大的感情,才可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生生不息。

   育儿专家提示短信 全程陪护你的宝宝
      童言稚语短信 天真幽默令您忍俊不禁


发表评论】【相关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育 儿 知 识 搜 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