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众网友讨论:当两代人育儿观念冲突时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2月30日 13:33  新浪育儿  

新浪网友:尚战整理

  本期话题:当两代人的育儿观念冲突时

  在抚养教育第三代的问题上,祖父母辈和父母辈经常会在很多大的观念以及细节上意见不统一,有时甚至会有相当大的矛盾。

  欢迎各位家长在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两代人经常会在哪些方面产生矛盾?

  当两代人的育儿观念产生冲突时,您是如何处理的?

  您是否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让矛盾各方都满意?

  网友:yymum_cn

  两代人之间在育儿或多或少有些冲突,不要说是和公婆之间,就是和自己的妈妈有时也有冲突。我的婆婆早就不在了,孩子前9个月都是我妈妈和我自己带。我们之间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开始我和妈妈经常为这事那事争个半天,那时孩子爸爸回来探亲,看到这样的情况,就跟我说有事要好好商量,不要和妈妈老是脸红脖子粗的。想想真是觉得自己不该,妈妈帮我带孩子不易,况且她的有些方法也是准确的。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带好孩子。对于那些育儿观我们从中可以取长补短,老人对的并且通过实践正确的当然要听她的。

  记得我孩子两个月时不停地拉稀,去了儿童医院好几回,什么打针吃药都试过了,药费倒是花了不少,可拉稀还是不见好。妈妈也急得不行,到处向别人请老教,年纪大的老人都说是生理性的,只要母亲的饮食稍微清淡一些,孩子再加一点辅食就可以了,当时一直认为孩子要满四个月才能加,所以一直坚持着,直到3个多月后加了一点点米粉,很稀的,到了四个月才加厚一点,那时起孩子就再也没拉过稀。再比如象冲奶粉一类的,奶瓶要消毒,试试奶粉烫不烫,只要用手试试就可以了,和我妈妈讲了之后她也照着做。两代人之间有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互相沟通,为了孩子着想取长补短,那么问题也好解决了。

  网友:怡芳宁

  我的孩子出生时,我婆婆已经七十岁了。她老人家自告奋勇来给我们带孩子。奶奶对孙子亲的很,但是毕竟上了年纪,体力有限,她很少带孩子出去玩。虽然我一有空就带孩子出去,但是工作忙。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邻居和朋友们都说:满三周岁就把他送到幼儿园吧。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可以使他活泼一些,也能学习与人交往和相处。我和丈夫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孩子的奶奶坚决不同意。她说:咱小虎手太善,身体又弱,到幼儿园肯定受欺负。

  我们没有硬跟她老人家顶。而是趁她一年一度回老家的日子,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等两个月后,她回来了。孩子向奶奶汇报说:“奶奶,我小时侯上学还哭呢。现在我长大了,不哭了。”奶奶看到孙子已经适应了上学,还学了不少东西,身上也没有什么磕碰的痕迹,也就不再反对了。

  网友:baby九儿

  与众多的年轻父母相比,我是比较幸运的。我的孩子一直由我公公婆婆照看,如今孩子已两岁多了,各方面发育良好,是个聪明活泼、人见人爱的小女孩。我公婆都比较细心,也比较好沟通。他们从带自己的孩子到带自己的孙子,的确积累了不少育儿经验。我女儿在他们的照看下,身体强壮,很少得病,让我们十分放心。

  在育儿观点上,我们没有太大的冲突,略有不同之处的,就是老人比较庞孩子,生怕孩子受半点罪,吃半点苦,当孩子有不合理要求时,因心疼孩子而不断满足她。在这点上,我们曾多次向老人提出议意。最初时,老人不接受我们的观点,认为孩子尚小,没必要要求这么严格,等她慢慢长大了,自然会懂道理的。对老人的这种仁爱之心,我们没有妥协,而是一直找机会现身说法。果然,由于他们的宠爱,孩子在言行上的坏毛病逐渐多起来,有时让他们也无话可说,于是,我们就抓住这个机会,当面向老人讲解,告诉他们,孩子已经两岁多了,正处于好学好好做的年龄,而且没有定型,如果这时候不适当的严格一些,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是很难改的。老人看孩子辛苦一场,都不希望带出的孩子有浑身的坏毛病,所以,宁可现在严一些,也别因现在纵容孩子而造成我们以后再改造孩子的费事和麻烦,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的心情,我们以后省心不省心也关键在于现在你们怎么教育孩子了。这种做法很能让老人心服口服。

  当然,并不是任何一位老人都能有这样的好脾气的,老人总有他们固执的一面。能否让老人接受你的育儿观点,首先也有个前提,那就是看当儿媳妇的与公婆的关系处的如何了。如果关系僵硬,相互间看不顺眼,那么,即使对方知道你的方法是正确的,但由于面子上的原因,他也可能不听你的。我想,这种情况部分人都会遇到过,我也不例外。我与婆婆之间也曾出现过矛盾,但为了孩子,我们都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需要相互间的谅解与宽容,我认为,作为一个年轻人,首先应该向老人做出让步,这是一个最其码的做人准则,即使你再委屈,也要暂时忍一下,或许等烟消云散时,你的委屈也会无影无踪了。我认为老人能为我们看孩子总归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辛苦,我想这一点,当了父母的我们是能够理解的。把理解与宽容放前头,那么,与老人和睦相处,创造一个良好氛围的环境,这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成长还是教育,都是再好不过的了。

  当然,事情不可能是一概而论的。如果再努力也缓和不了两代之间的关系,那多少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那最好就选一个较好的保姆吧。

  网友:大牛妈

  当两代人在育儿问题上发生冲突时,我认为最好得方法是加强沟通。平时年轻的父母可以和老人一同阅读有关孩子教育的报刊杂志,对教育方法进行探讨,把现代育儿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较,结合起来运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们始终和我保持一致,在孩子面前树立我作为母亲的威信,孩子有错误后,大人对他的批评态度是一致的,他不可能在老人那里寻得庇护伞。在孩子吃穿教养上,我也能接受我母亲的经验,所以我的孩子身体素质很好,性格活泼开朗,是各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希望我家的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网友:moon7858

  我的那个婆婆呀,简直固执的没有办法说她,而且花样还特别多,我女儿刚出生时,她不让吃母乳非说奶粉好当时是七月份,特别热,每次我要给女儿喝水时她就不同意,说是饿了要喝奶粉,不过我也没听她的。后来又不给女儿用奶瓶,非要用勺子喂水喝说这样不会给她养成叼奶嘴的习惯真是哭笑不得,

  网友:lily5758

  我认为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如果有冲突的话,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带。曾经有人说带孩子首选是妈妈,其次是保姆,最后才是老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一般来讲,找个好保姆还可以沟通,但老人观念比较不容易转变,况且,你如果提要求太多,老人还会有逆反心理,觉得自己看孩子已经够辛苦的了,你还要三要四,矛盾容易激化。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要孩子比较晚,也是有计划要的孩子,所以育儿知识知道的比较多,所以产假期间完全是自己照顾孩子,儿子各方面发育的也比较好,我是从月子起就对儿子进行了早期教育,给他听音乐,看图片等,那时,婆婆来看我,对我的做法不屑一顾,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我做的是无用功。还没出月子,她便要求我给儿子加副食,说什么男孩要先把胃撑大,但我没听她的,一直给儿子喂母乳,到四个月才加辅食。儿子六个月检查时,各项指标都提前很多。产假结束后,我上班了,因我妈妈还没退休,儿子便交给公婆带,很快我发现问题就来了,他们觉得儿子小,什么也不懂,就抱着孩子看电视,孩子吃饭时,俩人边逗边喂,还说什么:哄孩子,哄孩子,怎么哄的孩子吃饭那就叫本事!儿子刚刚会站会爬,他们居然把孩子放进洗衣机里,说那样安全,喂养也不好,结果儿子九个月例行检查时,大夫说孩子生长曲线下降,营养不良。没办法,网友们说过的办法我都试过了,为避免更大的矛盾,我只有请保姆,朋友推荐了一个保姆,我提前试用了一个星期,给她进行了岗前培训,结果还真不错,她对孩子很上心,基本上能按我的教育理念教育儿子,还帮我做了部分家务,我轻松多了,也有更多的时间和儿子在一起了,和公婆当然也没矛盾可言了。儿子做一岁检查时,各项指标又重新达标了。当然,自己在经济上可能要付出一些,可我觉得比起儿子在公婆那边时也没多花多少,细算起来可能还少花了呢。我的经验,不知对大家是否有帮助?不要觉得你不在时,保姆不定怎么对待孩子,反过来想想,老人做的你也看不见,但孩子是不会装的,看着他的脸色一天天红润起来,看着他跟保姆比爷爷奶奶都亲的样子,你又会怎么想呢?

  网友:123fanfan

  我觉得应该是多沟通,挑你认为重要的方面提出来。

  自从生我之后,母亲就没带过小孩了,而且当初也是56天就背去幼儿园,所以,我一生下宝宝,妈妈也有点手忙脚乱。幸亏我看了许多育儿书籍,在床上就开始指导妈妈。妈妈有些事只是凭感觉,比如一生下来就想给小孩喂奶瓶,总是给孩子穿很多等等。开始我一一提出,妈妈倒是都听,只是变的很不自信,凡事都要问我,一旦有自己的观点,就态度强硬。

  现在呢,我就说的很少了,一起带孩子时,我就遵循我的做法,我知道,我妈妈也在看我是如何作的,对妈妈带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只挑重要的指出,以免引起她反感,现在感觉好多了,毕竟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是让人放心的。

  网友:大龙妈妈

  这个话题可说的太多,因为这是个非常普遍又非常正常的现象。我家孩子由外婆、奶奶到现在是爷爷奶奶,一直有老人在身边。老人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也给了我们好多育儿经验。但是,在育儿方面,他们有很多观念都是比较陈旧的。我的做法就是,我觉得应该坚持的,要和他们讲清楚,以后不要这样了;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不该讲的,绝对不讲。我妈妈是什么都听我的,但往往会轻轻地提醒我。这些提醒又往往都是正确的。因为妈妈他是把我的话自己考虑后再实施的。而我公公婆婆是另一种风格。他们惯孩子,记得大龙14个月前,就已经将家里所有的摆设都砸得差不多了。开始我只是一般说说,他们就说你儿子要,不给不行啊!我想算了,多说也会不高兴。到后来,发展到将朋友从埃及带回的手工镏金铜盘砸得卷了边,木沙发砸出好多口子。我觉得不能不说了。我对他们说以后不准给孩子玩这些,一方面这些东西都有一定价值,弄坏了多可惜呀;另外一方面,孩子要砸到自己手什么的,也是危险动作呀!后来,他们就再也不给孩子玩了。现在,我们最大的分歧就是孩子的穿衣。大龙现在就穿了3件薄棉袄,一件棉背心,出门还要加棉大衣。我怎么说也没用。一说,就是我们宝宝体质差啊,稍微着一点点凉就咳嗽哇。事实好象是这样。我也试过,想是不是孩子太小?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也就不坚持。反正,再有自己主见的同时,尊重老人的工作,尊重他们的感受,相互理解,没有什么矛盾会成为两代人之间的障碍的!

  网友:新y00889

  为何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容易产生矛盾?其实就因为我们在父母面前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有多少父母会以为孩子的话是正确的?再说,我们在父母的老式教育下,不也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吗。所以,老人常以为他们的教育是对的,但如果他们错了,又不相信我们时就会有矛盾产生,因此为避免矛盾产生,我们就要和老人解释,我们现在是要科学育儿,我们要求得老人的谅解,他们的老方法虽然好,但我们还有更好的,更科学的。如果老人不相信你,你可以找些权威,比如,报刊杂志上是这么说(写)的。或者,找几个你的长辈比较信赖的同龄人,当然是要支持你的育儿观点的,让他们说服你的长辈,或者是医生、老师等专业人士,长辈通常对他们的话是比较相信的。最关键的是实践出成效,通过事实来让他们信服。比如对小蜜蜂实行早期教育的事,他爷爷奶奶一直反对,他们就认为孩子还小不用教他什么,等他上了学老师自然会教的。他们不明白早期教育开发幼儿智力的好处,我们就找来有关书籍给他们看,并且在小蜜蜂游戏时潜移默化的对他进行教育,一段时间后,就让小蜜蜂表演给爷爷奶奶看,当他们看到21个月的小蜜蜂会背十来首中英文歌谣,会数1-20,会帮大人做家务,是个人见人夸好宝宝时,他们信服了,逢人便说还是科学育儿好。再比如,关于冬天穿衣问题,也是常发生矛盾的导火线,我们坚持“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冬天小孩子不要穿太多衣服,要比我们大人稍微少一一件。因为,小孩子好动,穿多了热出汗来再脱衣服容易着凉生病,不如让小孩少穿点,活动起来既方便,又能增加御寒的抵抗力。但是,无论我们怎么跟他们说,老人家就是不同意,他们就认为,衣服少穿了,孩子会冻病的,结果小孩子穿得比我们大人还多。

  今年一月份吧,我们在日本的朋友带着小孩来玩,才三岁的小孩,只穿了两件薄绒衣,而我们的小蜜蜂呢,这时已穿了一大一小两件棉袄了,和日本宝宝站在一起象个胖企鹅,这一对比,加上日本朋友的一席话,终于让小蜜蜂爷爷奶奶转变了观念。今年以来,他们不在干涉小蜜蜂的穿衣问题了,我们按照“捂春三、冻八九”的俗语适时的脱衣加衣,小蜜蜂的身体越来越壮了。所以说,和老一辈产生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小辈要把握好,对则听之,错则劝之、改之,这样,就会有个和祥美满幸福的家庭的。

  网友:wwyun

  我的公婆在外地,因此从我怀孕到现在一直是我的母亲在伴陪我与孩子。我感觉无论怎样两代人之间总是有差距,只有尽最大努力,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进行沟通才是最好的办法。我的母亲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我常买来一些诸如《父母必读》等育儿杂志和书籍,我觉得母亲她们那一代人由于孩子多,工作任务繁重,无暇更多地顾及孩子,现在隔辈人的出生,恰恰可以使她们实现更好地教育孩子与关心孩子的心愿。

  母亲常与我交流育儿的经验,老人对生活的细心是我们无法达到,例如孩子在1岁时出水痘,就是母亲在第一时间发现的,及时而且稳妥地照顾孩子,最后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平时,她细心地观察孩子,有点头痛脑热都能自如应对,孩子快两岁了,身体一直很好。但有时老人也有心软的时候,都说男孩说话晚,一天我看了有关书籍的介绍想逼孩子说话,以他最喜欢的酸奶为条件,母亲在看到孩子大哭大叫的情况下劝我收兵,可我毫不动摇,最终我失败了,但后来母亲不动声色地在平时多与孩子交流,鼓励他说话。

  我想与老人最好的沟通方式一是多体谅老人爱护孩子的心态,以平和的心情处理两代人的矛盾;二是买一些科学育儿的书籍与杂志,既丰富了知识,也增进了了解,同时还是评判两人的最有力依据;三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老人应无私地爱护孩子,晚辈应孝敬老人,多为老人分担忧愁,在生活上多关心老人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希望在教育孩子上的代沟不复存在。

  网友:zengyang1969

  可以改变一切刚开始我对婆婆的经验很是相信,她带大了三个孩子,全都健健康康的。而我的知识都是书本上的。但渐渐的我对她就失去了信任。就说用奶瓶这事吧,她是拿过奶瓶就放进她的嘴里,第一次见她这样我很鄂然,她见我一直看她就说:我是试试水烫不烫.我说人的嘴里有许多细菌,会传染孩子的.她有些生气地的说:我又没病怕啥,我的三个孩子都是这样带过来的.我解释说书上是这么说的.她不说话了.

  我每天都要把孩子的小碗小勺奶瓶放进锅里煮一煮,她说我是浪费煤气。我解释说书上说小孩子的食具要经常消消毒,就不会得口腔疾病。她还是不以为然,说书上说的不一定全对。这件事每天都是由我去做。直到孩子因为嘴里生疮,很是痛苦。医生对我们说孩子的食具要经常消毒,打这以后婆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的食具放进锅里煮,有时还顺带着把我们的碗也煮一煮。这以后我知道了婆婆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顽固。

  在儿子小的时候,我从不让婆婆搂他睡觉,因为婆婆每次都是把儿子放在她的腿上,又拍又晃,有时还使劲的颠着。看的我是心惊胆战生怕儿子得了脑震荡.我对她说这样做不好,她还是那句话,我的三个孩子都是这样带过来的,也没见他爸(我老公)有什么毛病。

  渐渐的儿子长大了,我们一上班白天都是婆婆带着儿子,爱热闹的婆婆经常带着儿子走东家窜西家。而且后来发展到儿子到了别人家到处乱翻,到了吃饭点也不愿回家。我每天一下班婆婆就给我告状说儿子又怎么怎么了。一开始我教育儿子不要在别人家乱翻,不要拿别人家的东西,到了别人家要回家。等等。我想儿子的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他还是一样也没改正。弄的那几天儿子老说自己是坏孩子。其实我在说儿子的时候心里在想这不是孩子的错,做奶奶的就应该少窜门。但这话我可不能直接说,不能让矛盾激发。否则她一生气走了孩子没人带了。后来我想了一个法子,趁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经常给老公(其实是婆婆)上课。(事前一定要和老公打好点否则你把莫须有的罪名栽他身上他会和你急的.)每次我先指出他做的不对的地方,他和我争论一番,然后我再告诉他书上说的该怎样做,为什么。最后他心服口服地表示接受。虽然婆婆从不插嘴,但我看的出她在仔细的听呢。老公经常表扬我,说儿子有这么一个细心有文化的妈妈真幸福。当然一定要当着婆婆的面。(当妈妈的最信谁?当然是自己的儿子了)渐渐的婆婆也相信我的话了。有时我把书故意放在桌子上,她也会戴上老花镜坐在那儿看一会。有时我控制不住地对儿子发火,婆婆就会劝我说:面对无理取闹的孩子该暂时不理睬他,等等。我想每一个老人都是爱孩子的,而且比爸爸妈妈更爱孩子.基于这一点,育儿时有了矛盾一定要讲究策略,千万别正面冲突,我相信再顽固的老人为了孩子也会改变。

  网友:hanliuer

  这个问题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孩子,但是问题在于为了孩子的方式不太一样。比如说浏浏不听话,我们要给她讲道理,婆婆立刻说:“浏浏小,她懂什么?”我的先生要管,她就说:“你小时候还没有她听话呢!”后来我们达成一致看法:那就是我们在说浏浏的时候她不说话。但是我发现她在我们走后,就问浏浏:“妈妈骂你了?”浏浏她最会顺嘴回答:“骂了!”然后她就说:“奶奶惯你!”我提出来要送幼儿园,她不同意,说什么幼儿园要花钱啦,老师少,人多啦。

  在教育的问题上,我是比较注意从小培养的,但是婆婆有点爱贪小便宜,比如说在幼儿园玩,老师给小朋友吃饼干,浏浏也要,她就不注意细节,让浏浏自己拿。我每次带浏浏出门,都要带个小包,里面装点零食,还有我觉得小孩子喜欢吃是正常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大人的态度。而且婆婆比较节约,浏浏吃了人家的,浏浏自己有食物的时候她也不分给别的小朋友吃。

  在我坐月子的时候,她就主张晚开奶,不允许我刷牙,洗头,可是医生一再强调要注意刷牙,早给小孩子开奶,所以我没有听她的。

  在浏浏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去医院,而是是不是被吓着了,是不是有人相她了,唉。那天浏浏不愿意吃饭,是因为浏浏可能不饿,她立刻说:“今天去买菜的时候,有个东西掉了,吓着她了。”然后要请菩萨,我不同意。晚上的时候,浏浏吃了很多,她就不说话了。

  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方式不一样,我们家是能听她的就听她的,如果实在有分歧,那我们就放一边,好在浏浏就快上幼儿园了,下学期无论如何一定要上了。

  网友:钱阿丫

  孩子刚出生时,我还来不及从书上学习育儿知识,因此比较盲目,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婆婆说孩子不能睡过高的枕头,我便依了她,用她特制的枕头给孩子睡,一天,有朋友来玩,看见孩子吐奶,惊呼:枕头太矮了!我连忙给孩子换成高枕头,为此和婆婆闹得很不愉快,她觉得我是个没主见的人,育儿方法人人都有一套,谁的主张都信怎么带得好孩子。后来我就信她那一套,大家就没有冲突了。直到我出了“月子”,买了一些育儿书籍看了过后,摩擦重又产生。比如书上主张按时喂奶,婆婆则认为孩子小,什么时候饿就什么时候吃,而我在实践了两种做法后,也觉得书上的东西不一定都对,她的很多意见是正确的,并不过时。公公婆婆都是知识分子,容易接受新观念,看到孩子健康成长,也很信任我们那一套。所以我认为当两代人的育儿观念发生冲突时,互相尊重很重要。

  网友:谦谦妈

  两代人在育儿方面很大可能会有一定的分歧,因为生活经历不同,所以思想观念和我们年轻人也不同。我们和孩子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一味的教孩子学会谦让,因为他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让他们懂得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可毕竟时代不同了,一味的谦让就会变成忍让,会让孩子失去应有的个格。当我们出现分歧时,我不愿和他们去争辩,因为他们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其实他们也有失败的一面。我发现老公在和领导有不同意见时,不敢大胆的提也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和他们从小所受教育有关。这时我并不当着爷爷奶奶的面对孩子说,当别人在无理的条件下不要一味的忍让,该反抗时就要反抗。另一方面是我们不愿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时,他们就要去满足,无形中让孩子多了不少不良习惯。在这时我尽量的和他们沟通,其实都是为了孩子好。有些不便说出的话,就让老公去说,因为儿媳与公婆之间容易产生误会,他们亲孩子的心是能理解的。

  网友:淼妈

  我的孩子是我婆婆和我一起带,我一切按书上或者网上的知识来带,而婆婆有4个孩子,所以带孙子完全按经验来,当然会有冲突。从怀孕到现在儿子1岁半,我们在衣、食、吃药、教育上的分歧不断,但基本上都达成共识或者谅解。我的经验是老人的意见绝对值得重视,毕竟经验丰富,如果和科学知识有冲突,应该耐心说服老人,并采取一些折衷的办法。

  我怀孕的时候,婆婆不让吃羊肉和兔肉,我看了书,吃羊肉和兔肉对孩子并没有影响,但如果非要吃,必然让老人不高兴,不吃对我不算什么,何必要顶撞老人呢,因此我让步,但前提是书上的道理必须给婆婆讲清楚,也就是说必须养成讲道理的习惯。

  儿子出生后得了母乳性黄疸,我非常着急,刚满月就把儿子送进医院,几个年轻的医生折腾了几天,一点没好,我和婆婆心疼的直掉眼泪,婆婆认为母乳性黄疸是正常的,本来就不需要去医院,现在更是坚决的把儿子带回去,如果看医生也得找个老医生看。果真,老医生只给孩子吃了两三颗药,儿子的黄疸就一天天退下去了,而且只花了几元钱。事后回想起来,婆婆的话非常有道理,如果继续让孩子呆在医院里,大概折腾1个月也无济于事,而且仅在医院住了3天就花了1000元。不能说那几个年轻医生不懂科学,只能说经验确实非常重要。婆婆也经常给我说产后护理和育儿的经验,有的跟书上一模一样,我就会对婆婆说,你所说的和书上完全一样,婆婆感到高兴,也就更能接受书本知识。

  按老一套经验,产后不能吃水果、蔬菜,不能洗澡。我把书上的知识一点一点的向婆婆解释,最后我不仅吃了婆婆买的水果、蔬菜,而且在婆婆的伺候下坐了个干干净净的月子。

  有一次,儿子半夜无来由的哭闹,没有任何症状,我和婆婆特着急,第二天,我把情况详细的写下来,贴到育儿论坛,结果有个妈妈告诉我是感冒的前兆,我马上告诉婆婆,结果儿子果真是感冒了,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儿子很快就康复了。

  和婆婆一起带孩子久了,我越发觉得婆婆的经验非常重要,而婆婆也觉得我的书本知识很有用。她现在时不时会问我,书上怎么说,网上怎么说。当然矛盾还是有,有时候婆婆当面驳斥我,但回家看见她正在用我教的育儿知识育儿呢,不亦乐乎!

  网友:晗妈

  我觉得育儿观念的冲突是很普遍的现象,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长发育经历,于是不同的育儿者得出不同的养育经验。老一辈从自身的实践经验汲取育儿真理,而新生一代总是从书本,从同辈人中寻求育儿新方法。时代不同,思想背景不同,在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各方面,两代人,甚至同辈人都存在不同的看法,育儿冲突时时存在。

  我现在觉得解决一切的关键是沟通,为什么两代人之间的育儿观念冲突表现的特别明显,就是因为沟通存在困难。我女儿现在15个月多,妈妈和婆婆帮我带孩子,都是善良而能干的老人,但在孩子的哺育问题上,我也是跌跌撞撞地过来的。

  我发现我和妈妈虽然有些观念不同,但可以解决,而和婆婆不行。于是我想说,两代人育儿观念冲突的升级是由于自古微妙的婆媳关系而引发的。在自己父母面前,我可以很大声地说出我的看法,甚至争辩得面红耳赤;而在公婆面前,稍微的争执就很容易造成不愉快。

  本来在公婆面前由LG出面比较好些,但我LG是孝子(我发现有许多家庭也是这样),他认为老人帮我们带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不能当面再去说他们的。当矛盾产生时,他总是抱着女儿说:“你们都是育儿专家,就我女儿可怜,老受折腾!”

  而事实上,我并不要说老人怎样,而是觉得有些事情要坚持的,比如吃配方奶粉;比如不要吃可乐等饮料,多喝白开水;比如不要吃果冻;比如四五个月时我们在店里吃饭,不要喂食给孩子等等。我只是觉得都是疼孩子的本意,也都已经是自家人了,这些小事就直说嘛!

  可是身份不同,结果就不一样。许多时候由于是我说的,效果就很不好,即使是被接受了,也落了个不体谅老人的名声。

  现在的做法是:多肯定老人的做法(总有对的,是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要坚持的当面说出来,事后与LG好好沟通,由LG出面协调。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平常多说说现在人们的育儿故事,老人嘴上不饶人,但会听在心里。

  我说过:孩子应该是家庭欢乐的源泉,而不应成为家庭争执的导火索。愿所有的家庭因为孩子而更幸福!让我们一起享受育儿的快乐吧!

  网友:婷妈

  两代人在育儿问题上产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必竟观念不同,思想不同,教育方法更不同。老人知道早期教育并能坚持的必竟是少数,并且大多数老人在孩子二三岁前,都认为孩子太小,还不懂什么道理,一味地迁就;还有一点老人都听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什么都会答应,还说“你看让孩子哭得,他知道什么?”,把怨言发到孩子的父母身上更是常事。

  不过在两代人在育儿的问题上产生冲突上,不要在孩子面前互指对方的不对,这样容易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让孩子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或者说让孩子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想法,以后谁的话也不听。我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可以和父母好好沟通,因为必竟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一般情况下应该能协调好,就是不要一看自己看不惯的事就冲老人使脸色,说出难听的话,这样谁都下不来台,老人也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就更加难处了,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遇到那种特别固执的老人,可以默不作声,先把孩子从老人身边带开,尽量让孩子和老人单独处得时间减少,管教孩子时不要在老人的面前,过后让老人的子女好好和老人说(媳妇不要和公婆直接冲突,女婿不要和丈人直接冲突)。

  还有一点最好别放孩子寄养在父母那(只是指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有时间就尽量自己带!

  互为沟通,互为理解才是上策!让孩子养成良好地习惯才是主要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才是我们最欣慰的!

  网友:jh666666

  两代人的文化背景不一样,自然在喂养宝宝以及教育观念上就有所不同,如果老人帮你带宝宝,你把自己从书上,电视等看来的养育方式讲给她的话,开明的老人或许说有道理,会依据着来做;执拗的老人要说我是过来人了,养过的几个孩子不也是活蹦乱跳,没病没灾的,弄不好还要闹家庭矛盾。我生下女儿15天后,就由婆婆家转到我家,自己带孩子的感觉真的很好,老人养育孩子的一些方法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期间常与老人交流,自己动手操作,我认为带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审视生命成长的过程,虽然累点,但我们今生只此一次,孩子是我们绝版的作品,所以孩子自己带-----无怨无悔!

  网友:芳草青青

  同意晓妈意见,对的就听,不对的就不听,不发生正面冲突。

  我的感受:

  岂止两代人,与老公也会有不同。孩子教育这事又一时半会看不见效果,怎么证明你就对?但老公好解决,给他一些合适的、保证会感兴趣的书,比如《世界第一CEO》,里面提到他妈妈对他是如何教育的,赶巧那英明的妈妈与我这笨妈妈用的方法一样,立即觉得老婆坚持的某些东西还是对的,表示以后支持。

  可老人家就难办了。与大部分妈妈不同,我们家的婆婆是个公认高智商并且情商也不低的知识女性,而且教育观念不落后,退休后又找了个工作,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所以我与婆婆几乎没什么冲突。但我们公公可能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者认为自己是名校教授吧,谈不上保守或者观念落后,表面性格温和,与世无争,但是骨子里极其主观,唯我独尊,容不得别人相左的意见,更不屑与谁讨论、沟通。在孙子的教育问题上与我这接受新式育儿理念的儿媳是每每发生冲突,我非常苦恼,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尝试了几次,再也不放心把孩子单独放在爷爷家。问题体现有:

  第一,对早教不重视。常说:“你们小时候不也这么带大的吗?”我主张早给孩子认指实物,多与孩子交谈,认真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老人家经常在一边窃笑,认为我煞有介事,对孩子说大人话,认为孩子听不懂(孩子现在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水平经常让爷爷大吃一惊,但爷爷没有什么表示);我主张带孩子多见世面,多参与活动,老人家认为我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曾对老公表达不满,也不与我直接交流,搞的我也不好破坏别人的习惯,非说个明白;我主张多给孩子选择和决定的权利,经常与孩子商量达成协议,共同决定做某件事情,老人认为我是多此一举,惯孩子……。也不想想,孩子将要面对的是10年、20年后的社会,还像我们这一代小时候那么“粗放式”带成吗?再说,现在别人都“精式”带,到时候,你孩子怎么办?

  第二,几乎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有时,我当面就纠正,搞的老人家也许很不高兴。这没办法,给孩子头一次错误的迁就,第二次非常难改。我知道溺爱孙子许是每个家庭都遇见的问题。真想知道你们怎么办?第三,管教孩子时的态度与我们不一致,破坏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权威。特别是当我们对孩子的坏习惯进行纠正时,老人常常当着孩子面说,“等他长大自然就好了。”后来,你再纠正孩子时,孩子就说:“我还小呐,等我长大就好了!”真让你苦笑不得。如果你把孩子批评哭了,老人家就在一旁说:“别怕,别哭,到爷爷这里来!”这是最害怕的一景,哪跟哪呀,真是老糊涂了。

  第四,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不控制,只要孩子不闹,看多久也不管,离多近也不管。认为没关系,孩子喜欢就好嘛。只要孙子开心。

  第五,我主张孩子要吃健康食品,尽量多吃天然食品、喝白开水。零食在两餐之间可以吃,或者饭后再吃。老人偏在马上要吃饭时用巧克力来逗孩子,偏引诱孩子喝可乐或者带色素的碳酸饮料。理由是:美国人不都吃这些吗?不是都挺好吗?孩子两个月时,就趁我出去买菜时给孩子舔巧克力,孩子马上长了一背的红点;一岁多点,给孩子喝红酒,孩子满脸通红,情绪亢奋,跟闹酒风一样;三岁前,孩子不要可乐时,还送到嘴边。我简直不明白,他是不是成心与我作对还是疼孙子,怕我虐待他什么也吃不着?我简直不知说什么好?不过,为了孩子,该说的还得说,实在不听,就少见面。避免冲突。

  网友:芳草青青

  这个问题好,同意晓妈意见,对的就听,不对的就不听,不发生正面冲突。

  网友:睿睿妈0425

  孩子在小的时候,他奶奶要我们在孩子睡觉的时候,让孩子睡在我们中间,我虽然不同意,但由于老公很听她老人家的,所以不好反对,孩子养成了不好的睡觉习惯.我现在还后悔.还有,我在孩子1岁时断奶,她老人家也反对,认为让孩子多吃一些时间,这次我坚持了.孩子现在吃饭很好.

  网友:晓da207

  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育儿观点不同是正常的,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对孩子更负责,如果老人的育儿方法不正确,可以与老人多沟通,如果遇到固执不听劝的老人,那就只好自己带孩子了,而不应该去硬让老人改变什么。我的婆婆是一个医生,可是在带孩子方面还是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比如说孩子吃剩的东西,她觉得扔了可惜,就用孩子的餐具直接吃了,我看见了指出这样不好,她却说:“我又没病,怕什么?”以后她还是那么做。比如说孩子吃的东西我都单做,而且精细地做,她说没有必要,和大人一起吃就行了。还有很多很多矛盾的地方,为此我也与爱人吵过,但现在想起来没必要极了。后来我们搬出去自己住,孩子也由我自己带,尽管婆婆还常常来发表一些言论,可是我已经能泰然处之,对的我就听,不对的我就当没听见,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这样大家都很高兴。如今我的儿子长得高高的,也很结实,婆婆有时也会说上一句肯定的话,我听了也觉得很欣慰,自己的孩子就应该自己带,而不应该去依靠老人,埋怨老人,我觉得这样对老人、对孩子都有好处。

  网友:佳沩爸

  我认为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产生矛盾不足为怪,关键是要两代人之间要互相协调,求同存异。如果互相指责,互相不服气的话,不仅家庭气氛不好,而且也肯定会耽误育儿。据我的了解,现在有一批父母亲由于种种原因,自己不教养小孩子,而是把他们寄养在父母或者亲戚家里。他们之间在育儿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因为不便发泄,往往积压在心中。而当小孩在寄养中出现安全、健康等方面问题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很容易爆发出来。小孩子夹在中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他们这种矛盾往往前涉到其他方面,不仅仅是育儿上的,但在育儿方面表现比较明显,也容易成为一个火山口。我奉劝、呼吁天下的父母自己的小孩自己带,最好不要把小孩寄养出去。

  网友:袁晶晶

  我认为两代人在喂养,教育,卫生等方面存在矛盾。比如喂养,现在主张及早开奶,按需喂养,我婆婆就不一样,小孩头两天只喂点甜水,并且按时间喂奶。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调查  父母必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