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浓浓中国情结 穿时髦唐装过大年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2月08日 11:0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四个时尚镜头

  镜头一:一位穿着改良“唐装”的中年同事感慨:几年前,她的丈夫到处找中式服装、圆口布鞋穿,被她斥为“老土”;没想到,她那衣着前卫的儿子,今年竟然穿上了中装!

  镜头二:上海锦江饭店附近的一间时装店,一半货架上全是亮丽鲜艳的各式“唐装”外套、马夹和旗袍,另一半是其它时装。顾客进店,一窝蜂全挤在“唐装”一边,对另一边写着“清仓打折”的时装视而不见。

  镜头三:在集中了十多家中式服装专卖店而被冠以“唐装一条街”的上海长乐路上,所有店家众口一词地婉拒源源不断要求定做中式服装的顾客:对不起,春节、甚至元宵之前的订单已满,裁缝师傅和工人们都在连续加班,实在来不及做了!

  记者走进以手工缝制加苏绣手艺制作高档旗袍和中式服装为特色的“梅媚”,店里刚送走来沪访问的法国文化与传媒部部长卡特琳·塔斯嘉女士。她买下了一套“唐装”成衣,又定做了一件旗袍。几个店员说,一些著名的房地产商、平安保险的几位负责人、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和上海电视台的不少主持人,不久前都来定做过。

  这类光顾过的或成为店家常客的名人,几乎每家“唐装”店都能说出一串来。

  镜头四:以时髦而廉价的衣饰闻名的上海襄阳路市场,亮闪闪的对襟男装、又滚又镶的女式束身袄随处可见,只要几十元就能买一件。24岁的公司文秘李欣看中了一件黑色团花中袖短外套,以120元成交。问她为什么要买“唐装”,回答很简单:“时髦呀!春节的时候穿着去拜年,很有气氛。”

  2001年,被叫成“唐装”的中式服装,成了中国大地上最盛行的时髦服饰;更有时尚人士预言:这个马年的春节,将上演一场“唐装秀”。

  APEC的东风推动“唐装”潮

  没有人会忽略那一刻,去年10月21日,参加APEC会议的各位领导人,身着红、绿、蓝、咖啡、酒红5色织锦缎对襟“唐装”依次步入上海科技馆会场,色彩饱满而华丽,让人不由不为“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服装”喝彩。

  “APEC会议是引发‘唐装热’、释放‘中国情结’的一条导火线。”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包铭新教授这样说。

  其实,中国人在世界性活动中一直偏爱着中式服装,许多海外华侨、华人穿“唐装”的习惯从未丢失过。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时装设计业复苏,虽然专业人士和媒体曾几次努力倡导,但“唐装”仍是一种“另类”,划入非生活的实用型服装。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有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流行影星、歌手、电视节目主持人开始着“唐装”亮相。戛纳电影节上,巩俐从白色真丝旗袍穿到“中国红”礼服和黑色蕾丝披肩。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十多件旗袍,十足地展示了东方时装的风情。还有,成龙的对襟“唐装”打扮,歌手田震、韩红等人的利用中装元素做出的新奇抢眼的“唐装”……如此,“唐装”渐渐从职业装变成了优雅华服,流行就这样启动了。直到APEC会议之后,“唐装热”开始冲到顶峰。

  “服装是观念的物化”

  “服装是观念的物化。”

  一位先哲曾这样说。

  每一个时代的流行服饰,都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忠实记录。20年前,在经过多年禁锢之后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几乎一拥而上地选择了西式服装。而这一次的“唐装热”,则是在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迅速扩大的背景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与日俱增的反映。这是从专家、销售商到“唐装”消费者的一致看法。

  “服装是无声的语言。‘唐装’盛行,应该说是一种好现象。”社会学家、上海大学博导邓伟志教授说。

  民俗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博导陈勤建从民俗学角度观察“唐装热”:“民俗文化不止是民间风俗,更是一种生活的记忆。一个国家国力越强大,越会对自己固有的文化系统充满自信。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变迁,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立场发生着剧变。随着我们加入WTO,对地域文化、民族优秀传统的关注和尊重,会倾注越来越多的热情。高扬‘唐装’、‘中国结’和‘中国元素’的潮流,如今不过是个开始。”

  “但流行毕竟只是一时之尚,是暂时性的东西。不必过于夸张它的意义。所谓‘唐装’,并不一定非要联想到‘盛唐气象’。”邓伟志先生提醒道。

  “‘唐装热’给了我们一次机会”

  为参加APEC会议的领导人制作了全套“唐装”的秦艺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秦说:“‘唐装热’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当过教师、服装店营业员的李建秦,4年前从一间小店起步,开始设计制作中式服装,在喜欢“唐装”的人士中渐有名气。APEC会议之后,“秦艺”名声大噪,慕名而来定制服装者大增,海外及国内各地要求代理的商家电话不断。李建秦眼下考虑的是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在保证精工细作前提下扩大产量,向国际化品牌努力。

  她认为,这一轮铺天盖地的潮流,虽然有将“唐装”做滥之虞,但这将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去粗存精,可以刺激“唐装”生产者提高产品的设计含量,越做越“道地”,使之成为国内时装界走向国际高级成衣市场的一个亮点。

  事实上,“唐装热”使一大批像“秦艺”这样的民营服装企业及相关的“中式产业”获得了生机。从北京、上海到广州,一些原本藉藉无名的中装产品成了新的服装名牌。上海长乐路上最早的唐装店“竹筠”,生意越来越红火,日本和东南亚游客循着海外传媒的报道,千里迢迢地寻来,成了新的“唐装”消费者。“瀚艺”一口气在街上开了两间店,一间定做中高档的旗袍,另一间出售大众化“唐装”成衣。业内人士说,许多真丝、织锦缎生产厂家,更因为“唐装”的流行而时来运转,走出停产、半停产状态。

  冷静面对流行风

  热力十足的“唐装热”,让许多人乐观,也有人唱着低调。

  一向引领时尚潮流、在自己生产的品牌服装中同样尝试使用“中国元素”的艺术家陈逸飞认为,市面上的不少“唐装”只是对中国传统服装的简单模仿,缺乏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内在精神,对于东方文化要素的使用还不够恰当。这样水平的“唐装”要走向世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包铭新教授认为,从世纪之交寻找吉祥、喜庆的民族服装语言开始迅速升温的“唐装热”,经过APEC会议和好事连连的2001年,到2002年的春节,已从流行到盛行,处于流行的顶峰。以后自然会有所冷落。现在的“唐装”,并没有将传统“中国元素”用得充分、合适,一味的金光闪闪,大红大绿的色彩和夸张的设计,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穿着的。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许多著名服装设计师都曾在其时装中加入“中国元素”,从克里斯蒂安·迪奥到刚刚宣布退休的国际大师伊夫·圣·洛朗的作品里,都是“中国风”劲吹。虽然这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但使用得却远比我们好;加上我们时装制造业的商业化运作水平仍然较低,对“唐装”依然是当作艺术品来做的,要真正抓到国际商机,很不容易。

  “人人都穿‘唐装’的潮流,也许不久就会过去。但在大众心目中,‘唐装’的美和所蕴含的积极的文化象征意义,已获得了广泛理解和流传。我们可以期待将来,会有更多、更好、更特立独行的民族服装语言出现并成熟起来。”包铭新这样说。

  话说“唐装”

  邓伟志(社会学家):我对服装的要求一向很低,最讨厌名牌。现在,也不准备跟风买“唐装”。但我是穿着中装长大,最习惯、最怀念的是中式棉袱和中山装。可惜,现在能做得很地道的人太少了。

  陈逸飞(画家):我经常穿中式服装。不过,我比较喜欢吸收西式裁剪方法的新式“唐装”,装袖,看上去会更气派些。

  包铭新(服饰评说家):现在流行的“唐装”,与传统中装已有很多不同。只是仍然采用立领、对襟、盘扣等结构要素,用传统真丝、织锦、粗布等面料,强调用色对比,但裁剪上以西式装袖为主,不再用传统的连袖、在肘部加线的办法。

  我更喜欢真正地道的传统中装,每年都要做几件。去国外时,基本都穿中装。在那里穿西服,会很不自在,没有自信,因为国内生产的西装很难与他们的产品相比,连领带我们也常常戴得没他们那样自然。

  刘伯红(女性问题专家):我一件“唐装”也不会买。“唐装热”不过是一个能够唤起人们购物欲望的新的消费亮点,刺激本来衣服已经够多的人们再去消费。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