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南宁市一些学校打着“减负”和“素质教育”的旗号,开办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每逢周末就有或抱着小提琴、或背着画架、或捧着宣纸墨盒,到处“上班”的孩子们。“谁不想让小孩有文艺特长,现在考试、求职的时候,有特长的不都能占些便宜吗?”家长梁剑超无奈地说。可让老梁恼火的是,儿子在兴趣班学书法、练钢琴像个“病猫”,回到大院里玩的时候却生龙活虎。
调查表明,目前,中国城市家庭的儿童人均参加兴趣班1.4个,其中近一半是父母作主给孩子确定“兴趣”。然而,在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当中,最后能够发展成为特长的只有不到10%。
“兴趣班”学费普遍价钱不菲。钢琴老师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钱左右,搞珠算速算的老师也能拿到近800元左右。“其实,授课教师未必有相应的特长和水平,但只要学生能听得下去,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南宁一位姓郑的学校领导透露了其中的奥秘:“学校这几年收入不错,‘兴趣班’功不可没。”
对此,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叶士东说:“如果连老师都是在利用学生谋利的话,又怎么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呢?”(何丰伦、李嘉)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