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儿童医院急救中心统计,进入6月份以来,已经有150余名孩子因意外伤害来此就医。据北京市妇幼卫生项目县的局部抽样调查,意外伤害已占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意外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6.1%。全国死亡监测网的报告显示,无论城市或农村,意外死亡均为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因,死亡率高达685~941/10万,边远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甚至达到1056/10万。意外死亡与损伤的比例为1:6~11。
暑期来临,孩子们即将被“放飞”,孩子们的安全成为双职工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因为节假日里儿童意外伤害更为严重。据北京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同时也是儿童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
儿童最大安全隐患是什么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日前进行了一项“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表明,北京市学生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其中打架和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省市。
父母疏忽引发意外
对于刘女士来说,她至今仍无法原谅自己的过失,她余悸未消地给记者讲述了她上五年级的儿子几天前的危险经历。
刘女士的儿子姚姚刚结束期末考试,虽然还没有正式放假,但他已开始享受他的假期。刘女士说,她和丈夫都在外贸部门工作,双方老人又都在外地,平时都难按时下班,假期就更没有时间照顾姚姚了。事情就发生在一天下午3点钟左右。独自一人在家的姚姚炸起了羊肉串。不想,还没等把羊肉串放入锅里,热油就着了起来。因为油多,一时间,火苗又大又猛,姚姚此时完全没了主意,没有经验的他只好逃出厨房,把厨房门紧紧锁上,然后自己躲到屋里不敢出来。后来还是楼下的邻居发现她家厨房里的滚滚浓烟,才报了火警,避免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幸亏救助及时,姚姚除了受到惊吓,身体并没有受到伤害。
家长不能放手不管
据悉,2002年年初北京成立了儿童意外伤害防治中心,在全国建立起第一个儿童意外伤害监测网。北京市儿童意外伤害防治中心主任丁宗一认为,现在很多家长对意外伤害的认识还有误区,认为意外伤害不是病,其实意外伤害是一组疾病,有它的发生规律、危险因素,可以预防。
丁宗一教授是我国少数几位对儿童意外伤害有专门研究和著述的专家之一。她建议,首先要普及健康教育,包括防止意外伤害的知识和伤害发生后第一现场简要的救护技术;其次是在已知有危险因素的场所设立醒目儿童易懂的标识;第三是交通标志要醒目,减少车祸发生;第四是家用电器和药品等产品要具备安全设计的特点。
据北京星光青春自护学校宗春山介绍,普及青少年自护教育最好的方式应该与学校日常教学结合。现在的孩子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认知与行为的反差,这不是一次两次讲座可以解决的。
面对上述以及没有提及的方方面面的来自孩子们的意外伤害,一直注重素质教育的王老师说:学生放假,家长、学校、社会都不能放手不管。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可以和孩子们沟通、商量,按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学到新东西的原则,制订一个暑假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和游戏的时间。
背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
车祸:意外伤害死亡中占首位原因。车祸后果轻重不一,多见头部受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在步行交通事故中,危险人群为5~9岁儿童;在驾车事故中,危险人群是10~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
溺水:以夏秋季、农忙时为多。在水缸、浴池溺死的多为0~4岁儿童,在水渠、池塘、水库中溺水的多为5~9岁儿童,在游泳中溺水的多为10~14岁儿童。预防的办法是对小儿加强看护,对大一些的孩子加强安全教育。
烧、烫伤:可因失火、炉火、火柴、电器、电熨斗、电炉、热水、热油、蒸汽、爆竹、强碱、酸等造成。
中毒:误服药物发生中毒多见于0~4岁儿童。毒物有氟乙酰胺类灭鼠药、有机磷农药、鱼胆及煤油、汽油等。专家说,这多是大人管理不善所致。
跌落: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有的家长外出将小儿反锁房中,孩子由于恐惧由阳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坠落。
窒息:吸入异物是主要原因,高危人群为0~4岁儿童。异物的种类繁多,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比如花生米、瓜子、果冻等。另外,还有其他的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纽扣、笔帽甚至铁钉、图钉;此外,也有因被子盖住婴儿面部造成窒息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