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Baby新闻 > 首届争当小实验家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 > 正文
王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王素研究员
王素发言: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等等,这些理念,现在在中国,已经被大家所接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科技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包括它的培养目标。包括它的一系列赵老师讲的发展趋势,它这种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它就使得学校的科技教育本身,又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一个转变。那么以过去的培养孩子,就是说传授知识,方法、技能为目标,现在已经变成了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而且他的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这样的一种转变。那么现在,应该说,在我们搞科技教育,它有这样的几种方式。几种途径,一个是在学校内部,它通过课程,来体现目前学校内部的课程,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科学课,是一个主渠道。还有一个就是综合实践课,到了高中,它还把严密的学习提出来,专门有严密(音)的学习,还有一些校本类的课程,活动类的课程,课外兴趣小组,一个补充类的活动,另外还有一个校外活动。所以说这么多种方式,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于学生的那种科技教育,这只是说,从课程的这个角度来谈。除了课程之外应该说学校的整体环境,对于学生那种潜在课程的影响,也就是说,学校整体科技氛围的建设,整体科技环境的建设,对于学生培养他的科技素养,对于培养他的这种对于科学的理解等等,也起了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一个作用。因此呢,他现在的这种科技教育变成了一个大的一个观念。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呢,青少年科技活动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这样的一个界限,应该说,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这种模糊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种模糊性体现在他的教育的职责,或者说他教育的内容,是越来越接近了,形式越来越接近了,不同的地方,在于主体不一样,实施的主体不一样。同样是活动,那么实施的主体,当他是校外,比如说少科院,这可能是一种实施主体,他的活动形式,可能跟学校内部的活动形式,是很接近的,理念是很相同的。那么学校它是以学校为主体来实施这样的一个活动,我们通过分析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理念在什么方面应该是一样的,第一比如说科学课,我们原来对科学课的认识,老觉得以传授为主,以实验为主,以方法为主,这样的一种形式。刚才赵老师介绍到,实际上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它更加强调学生的活动,他把活动已经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而不仅仅是说,我们作为课内教学的一种补充,仅仅是在课外来实施的。这点呢,应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另外现在在科学课当中,它非常强调一种探究性的活动,把原来可能是一种认证性的实验,转变为一种更加开放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探究式的这样的一种活动方式,那只是活动方式之一了。刚才赵老师也强调了这一点,实际上教学方式是多元化的,这个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只是说,在课程改革的进程当中,有点,就是矫枉过正的意思,过去我们更加强调传授,为了避免这一点,他现在把活动,把这种探究提得位置非常高,可能我们也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不利的。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应该说,从学校教育,它的本身,它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这样的一个变化。和原来我们所做的校外的科技活动的方式,在很多形式上,已经是很接近的这样的一种方式。因为在美国,它现在应该说,学习理论最早呢,学习理论很热门的一个提法,就是情境化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情情境化学习理论,它是怎么提出来的。它是美国的一个教育工作者,在87年的时候,他就分析比较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一个区别,他发现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校内教育,它给学生提供的一种孤立的,是一种去情境化的孤立的知识或者是方法。而校外活动呢,它最有生机的力量,它给学生提供的是情境化的,是在一个复杂的背景下的这样的一个活动,而学生在这个活动当中,他必然要综合地解决问题,而实际上这种综合解决问题,是一个人,他的那种创新能力也好,还是一个人将来在社会上,包括你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当中,一个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他在分析比较之后就发现,原来在学校教育当中,他的问题就在于把知识孤立化,把它去情境化,因此提出来,需要理论由此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新的学习理论就强调,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在复杂的背景环境下的这样的一种学习。那么因此他要求,有很多资源的支持,有复杂的这样的一个,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还要了解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那样的一个相互的关系。那么这个对于学生的学习、对于他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目前的学习理论,他更加强调,这种情境化。那么这个呢,其实他就是从校外教育当中,给提炼出来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目前校内教育,它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一些从理论到实践都在发生转变。那么跟校外教育,跟过去我们说的活动,正在有很大的这样的一个融合。那么第二个,咱们在学校内部当中,跟科技教育非常相关的,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新课改当中,所提出来的新的课程形式,其实呢它是为了弥补咱们在学校学科教学当中,给学生过去所提供的那种缺乏生活环境这样的一个弊端,而补充的,而提出新的这样的课程,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新的课程类型当中,它更加强调体验,强调体验,强调学生的实践,强调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是在综合实践课当中。那么从他的课程构成来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包括社会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而在劳动技术教育当中呢,各地情况不一样,很多地方,它实际上目前,就把过去的科技活动,或叫活动课,很多内容现在他就把它纳入到综合实践这个课程当中来说。所以说,应该说,从课程,从学校的课程的角度,他也是开展,我们说科技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我们所看到,它所提出来的理念,跟我们今天,我们这个主题也是非常接近的。它特别强调的,就是孩子的这种体验。
那么此外就是包括校外兴趣小组,课外兴趣小组等等,这个应该说,它跟我们校外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解决方式上,可能有更多的这样的接近的方式。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来,目前正是由于学校内部的教育改革,使得课程的观念,使得对于科技教育本身的认识,使得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说呢,我们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时候,我们就要重新来认识,校内外活动,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呢,可能对于我们能够可持续地来开展这个活动呢,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这个呢,是我们对于科技活动的第一个认识。那么第二个方面呢,我们说科技活动呢,它的形式呢,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呢,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呢,我们从过去那种培养科技后继人才,后备人才那种精英式的,现在更加向普及式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现在更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的活动,它不再是一个选拔式的,比如说培养科技特长生,培养科技爱好者,我们不再是这个目标了。所以说,我们就更加强调,它要面向全体学生,它的范围更加广泛了。那么范围变化之后,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和学校内的教育相融合,怎么跟学校教育相衔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过去呢,当你是一个选拔式的,一个精英式的活动的时候,是好办的。因为我们只要选拔一些,非常优秀的,有兴趣的,突出的。那我们可以在校外给他提供一些活动场所。比如说上少年宫,活动站,各个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它就能满足这些少数人的活动的需要。可是如果说,你要是想把活动更加普及,你要想把活动变成面向全体学生,那么你的活动内容,怎么跟学校的教育内容相衔接?你的活动场所,你这么一点儿的活动场所,肯定是不够的。那么你怎么来为这些孩子,他的这种活动方式,提供有效的场所,提供有效的方式。这点就变得特别重要,就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活动效果,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呢,也在尝试,那么这次我们在做科技活动的时候,他们也在总结,学校内部,有很多很的种,开展科技活动的模式。其中呢,原来咱们少年科学院,在各个地方,各个学校,搞的小科学院,应该说,目前总结出来的学校内,开展科技活动模式之一,而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模式之一。就是在学校是很活跃的一种方式。那么吸引了很多学生来参加。这是我们讲的形式变化的第一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点,我们觉得不这种变化呢,过去是少数人,有兴趣的科技特长,有这种爱好的孩子参与的一种活动。现在呢,它应该是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所必要的一种体验和经历。我们觉得,因为科技素养应该是说,每个孩子它都应该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之一,既然它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呢参加科技活动,是获得这种培养他的科技素养一个很重要的形式,不是唯一的形式,但是是很重要的一个形式。所以说呢,他应该成为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这种体验和经历,刚才在一开始,魏老师所谈到的,爱因斯坦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就是说他从小对于科学的,参加科技活动这种体验和经历,对于一个人将来,这种热爱科学,起着是多么重大的一种影响,可能这种影响,是持续终生的一种影响。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来参与这样的活动。都能有这种体验的经历。这是我们讲的形式变化的第二点。
第三点我们认为,它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那么科技教育有很多种途径,刚才我们谈到了,它通过课程,学校课程的这样的一种教学。它通过学校整体科学环境氛围的教学,这样的影响,他还通过科技活动,通过很多种方式。那么我们说,青少年科技活动,应该是科技教育,进行科技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形式。那么这是我们谈到的第三点。那么第四点,我们认为科技活动的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科技活动咱们传统就是说,三模一变(音),在那个时候呢,也有很多孩子自己动手创新的东西。但是我们说,更多的是那种模仿性的制作比较多。就算做船模,也是一开始给你一个原理的东西,然后你按照它的程序,它的步骤,一点一点来做。所以我们对于孩子那种技能性的培养,相对来说,比较多。虽然说在这个活动当中,由于孩子那种团体的合作,由于它活动过程本身,对于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对于他的意志品质,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全方面的。但是在我们看到的,科技活动这些指导教材,或者看到的那些东西本身,它比较突出的,更加强调,它那种技能性的培训。技能性的发展,这个是比较多的。现在随着我们对于科技教育的认识的变化,科技活动,特别是在除了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之外,现在这种技术素养,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提得比较多的。那么它也应该成为未来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而精神素养当中,除了对于技术本质的理解,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还有技术在社会当中应用的了解等等之外,那么很重要的一点呢,就是孩子的那种,进行技术设计的这样的一个能力。那么这个呢,是我们过去在活动当中,提倡的不够的。那么现在呢,大家已经对这个方向,有所认识,并且已经有所转变。因为我们在今天,更加强调孩子的这种创新,那么这种创新呢,其实它体现在很多方面,可能呢我们认为,从这种简单的模仿、制作,到它的这样的一个设计、到创新,这个本身这种转变,也应该是培养他创新能力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呢,我们觉得,科技活动它应该变得更加开放。
从封闭式的技能式的活动,应该向着更开放的方向,强调孩子那种创新设计,向着这个方向转化,这个是我们认为第四点发生的变化。
第五点呢,我们觉得,这种变化呢,就是科技活动,它应该是一个以资源为支持的这样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资源的支持呢,其实体现在很多方面。它有比如说人力资源的支持,过去也都存在,但是我们现在讲,它不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资源的支持,也就是说比如说,在学校内部来讲,过去我们做科学实验,做学校的教材的时候,它往往是教师给你指定了很多固定的材料。然后你呢只要按照教师给你的这些材料,去做实验,去制作某种东西,就可以了。那我们觉得,这样的一种套材式的方式呢,也是必须的。它在孩子起始的初始阶段,它是必需的,但是它又是不够的,因为它毕竟给他固定的东西,就限制了他的那种开放性,限制了孩子的主动的,开放式的学习,所以我们想,这种资源本身也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且资源还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仅仅是固定化的,封闭的,应该不仅仅是如此。所以我们现在也强调,在学校比如说,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在学校内部,应该建科技创新操作室,这个实际上,是我们针对传统的那样的一个科学实验室,来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过去我们所有的仪器,材料、设备是封闭的,固定的套材化的。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在科技创新操作室里,提供一种开放式的,多元化的,多种多样的这样的一个资源,那么孩子呢,他的这种活动,可以变得更加的开放,他可以按照他自己设计的思想,来选取他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然后进行创新,进行制作,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说,你给他一个固定的东西,他只能按你的东西,但是你要什么也不给他呢,他就无所依据,所以我们觉得,既要给他东西,也要给他更多的东西,他才能够有创新的空间。有些东西可能是我们教师,或者是学校给他提供的,有些东西可以让孩子呢,去自己收集。比如说可以乐趣身边的废旧材料等等。那么可能核心部件,孩子不容易找到的那些东西我们给他提供,比如像电机,马达,这些齿轮,孩子很难自己去制作的东西,可能我们给他提供。但是他比如说,他在进行设计造型,他制作一个车,他的外观你不要去管,可能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他可能改变因为参加了这个活动,从此走上了热爱科学的这样的一个道路。所以我觉得,从这种目标来讲,定位也是非常好的。从他的活动内容来讲,咱们现在比较强调的,是孩子的动手合作和互动,我看了一下咱们的方案,基本上强调的是这几点。那么这几点呢,跟咱们现在科技教育,新的这种理念,是完全的吻合的。可能我想提的一个建议呢,就是说,从我们的活动材料上,我倒是建议能够变得更加开放一些,有一些必备核心的东西,再有一些允许他自我选择,开放的东西。这样的话,可能使我们的活动会变得更加开放一点。对于他的这种创新性。会更好一点。
这是从他的内容上来讲,从他的组织形式上刚才我也讲了,我觉得它正在向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迈进,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团体、学校、企业、媒体,联合互动。这样的一种新型的活动主题形式,所以我也希望,我们这个活动,能够将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真正能够在全国范围,大面积,使中国这么多的少年儿童,多能够在咱们的活动当中受益。能够改变很多孩子未来的命运,我觉得这一点呢,应该说,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那我觉得这个活动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活动。谢谢大家。我就讲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