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心“脆弱儿童综合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8日 09:08  金羊网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反而脆弱

  孩子是宝,这无需多言。特别是孩子在出生时遭遇了一些挫折,譬如早产、难产、缺氧、黄疸等,父母总觉得欠了孩子许多,对孩子更加“宝贝”。殊不知,这些没有缺陷的孩子却可能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而患上“脆弱儿综合症”。

  1、一封妈妈的来信

  “儿子在4个月大的时候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脑病,经过治疗,儿子智力、身体发育、动作行为发展都和正常小朋友很接近。但从去年3月开始,他出现了短暂抽筋的现象,一直服用药物治疗至去年8月。现在儿子各方面都与正常孩子无异,而且很聪明,记忆力很好。

  由于他以前的病,家里所有人都非常溺爱他,造成他现在的性格非常自我,很不喜欢和同龄人玩耍,对不顺心的事情表现得十分急躁。现在他快3岁了,我很想送他去幼儿园,但非常担心他会因不适应环境而旧病复发。我现在的心情很矛盾,眼看9月份即将开学,请问我是该让儿子现在上幼儿园,还是晚一点?有人说像他这样的情况最好不去幼儿园,但儿子的病已很长时间没复发了,智力各方面都很正常,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封来自“一个急切盼望答复的母亲”给本报的来信。

  2、一成以上孩子出生不顺利

   这位母亲遇到的问题并非个别。专家指出,有超过一成的孩子出生时不顺利,会出现一些暂时性的问题,但并不影响孩子发育。

  根据统计,真正患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只占5%。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海珠分院刘群力院长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他们医院出生的900多个孩子中,因有先天性疾病而影响发育的孩子仅有十多个,不到2%。但是,出生过程不顺利的孩子超过一成。这里所说的出生过程不顺利,是指孩子出生时或出生后有各种各样需要进一步治疗的问题,如早产、难产、缺氧、病理性黄疸、脐带绕颈、窒息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在专科妇幼保健医院经过科学处理后,一般不会造成后遗症。刘院长说,孩子出生时遇到问题只能说是出生过程“不够完美”,经过治疗和观察,孩子的发育会恢复正常,家长没必要因此心理蒙上阴影。

  3、家长养出“脆弱儿综合症”

  翠翠比预产期提前一个月出生,父母听说早产儿肠胃特别弱,因此在饮食方面一直控制得很严格,吃东西不仅定时定量,而且特别卫生,决不让她和其他孩子分食一样东西。虽然如此,翠翠还是三天两头犯胃肠疾病。年仅3岁的翠翠在父母的培养下,已经谙熟许多食品卫生事项,而且非常挑食,因此很多小朋友都觉得她很怪,不愿和她玩。

  记者将前面那封来信转给了儿童行为研究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邹教授的回信写道:“来信中提及的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很多在小时候患了各种轻重疾病的孩子总是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保护’,滋生出各种儿童行为问题。”

  记者随后采访了邹教授,邹教授指出,有些父母或其他亲人由于孩子出生时不顺利而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孩子吃块糖、喝口水都要防病菌,使孩子形成极度的自我中心,难以与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身体也特别脆弱,反而会经常犯家长担心的那种疾病,孩子由此患上“脆弱儿综合症”。可以说,这种病是家长养出来的。邹教授指着办公室内6000多份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病历材料说:“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脆弱儿综合症’。如果没有家长的过度保护,孩子本来不会得这个病。”

  4、让孩子交流的快乐和挫折

  邹教授说,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也越来越保护。然而,孩子必须在集体生活中才能逐渐去掉“自我中心”心理。

  小时候患上各种疾病的孩子,经过治疗恢复正常后,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交流中的快乐与挫折。譬如说,和其他小朋友分吃一块糖,一起爬树玩水,争抢玩具,甚至打打架等,这些孩提时代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是弥足珍贵的,也是事后难以补救的。如果家长过度保护,孩子总生活在家长构筑的小圈子里,难以真正成长起来。

  对一些的确存在生理或心理问题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使孩子逐渐和其他小朋友融合在一起。譬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孩子,可以先让亲戚朋友的孩子和他一起玩,大人适度控制场面,使孩子不被孤立和欺负,但大人的干预不要过度,否则会事与愿违;适应一段时间后,让孩子到幼儿园,但提早和老师沟通好,之后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他的小世界,让他切身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或无法避免的失败,这样孩子就能真正成长起来。

  (邹小兵教授门诊时间:每周一、五下午,周三、星期天上午。门诊需至少提前三周预约,预约电话:020-87563296)

  相关链接

  儿童为何脆弱?

  导致脆弱儿童综合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父母尤其是母亲难以接受与孩子分离的现实,总担心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会生病或发生意外,由此导致儿童的恐慌情绪;

  2、父母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过分关注和担心,一有毛病便异常紧张,频繁就医,从而加重孩子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

  3、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放纵,从而养成孩子偏执的性格;

  4、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不许其参加各种接触身体的活动,对孩子爱动的天性总持否定态度,抱怨其活动过度;

  5、母亲总是抱怨孩子睡眠不好,但事实上是母亲本人在孩子入睡时不断惊醒,或徘徊其左右,从而导致孩子疲乏不堪;

  6、父母担心孩子消化功能不好而长期限制孩子摄入营养,这种情况在早产儿家庭中特别突出。

  (姜永涛)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