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病了,父母别自作主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 09:01  金羊网  

  在医院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在打吊针,有的父母会自己去调一调输液滴速;孩子生病了,家长根据以往的经验自行去药店买药喂孩子;孩子有点感冒发烧,父母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如果孩子不能马上退烧,家长就带着孩子转换多家医院求诊……这些现象可能因为我们司空见惯,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这其中就隐藏着不少误区。很有可能就是由于家长的这些自作聪明的做法,耽误了孩子的病情。

  误区1:吊针擅自调滴速

  有些孩子经常生病,去医院次数多了,家长认为自己也成了“医生”,有的家长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擅自调整孩子点滴的速度。也有些家长为了赶时间,希望孩子快点打完吊针。

  点评:其实家长们不知道,静脉点滴的速度是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使用药物及治疗目的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要求。有时甚至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剂量、浓度时所产生的作用有很大差别,例如患肺炎时,小儿心脏负担增加,一般滴速限制在30滴/分钟,如果擅自将滴速调到60滴/分钟,就会有大量的液体进入孩子体内,导致血容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心脏的负担也明显加重,可引起心率加快、急性肺水肿,甚至心衰。在使用一些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胺时,滴速慢的时候是扩张血管的作用,滴速快时则是收缩血管的作用,所以点滴的速度不同,输入的溶液量就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会大相径庭。

  误区2:不按医嘱服药

   一些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孩子病情急时,还能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孩子病情刚有好转,有些家长可能因为自己忙或嫌麻烦,就开始给孩子减药或者停药,导致病情反复;也有的家长喜欢自己买药给孩子吃。

  点评:药物见效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病情在没有完全痊愈的状况下,擅自停药容易让病情复发,还会出现耐药的现象。而且家长在对药物的性能、毒副作用、药物剂量并不完全知晓的情况下,擅自给孩子用药可能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危害生命。

  误区3:一发烧就送医院

  孩子只要一发烧,父母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匆忙赶往医院,并希望医生马上给孩子用药降热,有的家长还坚决要求打点滴退热。

  点评:由于小儿自身体温调节中枢调节能力差,儿童的体温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体温常常会出现变化。通常婴幼儿腋温36-37.4℃为正常,37.6-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热。孩子刚吃过奶、哭闹过、穿得过多、盖得过厚时,都可出现发热。一般体温在38℃以下,这时可先给孩子补充水分、洗温水澡、松解包被。若进行以上措施后孩子体温仍不下降,或孩子伴有哭闹、咳嗽、流涕、呕吐、肚胀、腹泻等,则应立即看医生。一般体温超过38.5℃,需要退热治疗。

  误区4:频繁换医院

  面对孩子生病,家长大多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恨不得药到病除、一治见效。若孩子的病情在一家医院没有很快好转,发烧时体温没有马上降下来,就又到其他医院就诊,有些时候一天就去了四五家医院。

  点评: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其实治疗疾病有一个过程,家长希望孩子一吃药、一打针病就好了,这往往不可能,即使感冒也可能有一个星期的病程呢。而且频繁换医院,不停地更改治疗方案,一个药物的作用还未发挥出来,就换了另一种药物,影响了医生对整个病程的观察和判断,增加了患儿和家长的负担,还有可能延迟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建议正常情况下,尽量在一家医院观察、治疗,如果病情越来越重,则可以考虑转向高一级的医院进一步诊治。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