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聪明的宝宝也要训练有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 09:07  三九健康网  

  空间智能是指人类能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当中包括掌握线条、片面、空间、形状、色彩的能力和了解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亦能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立体化的在脑海中呈现,并把这些图象清楚地表现出来。

  空间智能主要在如下几个领域发挥作用:视觉艺术、机械、构造等,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都显示了较高的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意味着宝宝可以在脑海(想象)中看见各种图画,会画画或给图片涂上各种颜色。任何时候,当宝宝在生活、游戏中运用图画,或者在托儿所里,家里摆弄着积木,就在运用他的空间智能。

  你知道吗?每个宝宝都具有空间方面的智能!

  对于空间智能来讲,当宝宝掌握了运用线条、平面、空间、形状、色彩的能力,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进行画画、构建模型、制作图表等,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经验展现出来。

  由于这个经验再现的过程并不是对世界的简单翻版,而是在当中加进了宝宝对世界独到的理解、想象和希望,所以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陶曼博士认为,与两三岁的婴幼儿不可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而用各种明显的、又能被婴幼儿接受的符号来代替语言,是最有效的。这些符号包括点线及其组合的各种简单图案,这些几何图形并不限于两度空间,还包括各种立体模型。

  要知道空间智能有助于培养婴幼儿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培养空间智能就是一个开发“创造的脑”--右脑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左右脑两半球完全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左脑是阅读、记忆、书写和逻辑思索的脑,它对演绎推理、抽象思维、数学运算、形成概念的能力较强,被称为理性的脑;右脑则被称为感性的脑、创造的脑,因为右脑有许多高级功能如对形象的学习和记忆、图形识别、几何学方面的空间感觉与认知,还有音乐、美术等识别系统。

  可见,我们所说的空间智能几乎全是右脑的功劳,那么,培养空间智能就是开发右脑的过程,最终结果是促进宝宝创造性的发展。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画画所独有的心理宣泄作用,非常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

提升空间智能的几个关键点

  提倡无压力学习

  小宝宝也会有压力,你知道如何为宝宝营造一个无压力的学习环境吗?育儿专家建议:早期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也不等同于单纯的智力开发,科学的早期教育是为宝宝创设一个开放、丰富而有准备的环境,通过适宜的引导,促进婴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科学的早期教育最终是要保护宝宝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宝宝探索的兴趣,增加宝宝对生活和周围环境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蒙台梭利认为:“3-6对的婴幼儿是有意识的吸收,而0-3岁的婴幼儿则是无意识的吸收,我们称之为吸收性心智。”不错,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婴幼儿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兴趣容易转移。婴幼儿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生硬的灌输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0-3岁宝宝的潜能开发应以游戏为主。

  “以儿童为本”

  你可以在生活的各个环节、各种活动中伺机而教,利用宝宝的无意注意和无意识的学习特点,进行有意义的渗透性教育。

  让宝宝在做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亲自体验也很重要,因为宝宝的思维还处在直观行动思维和初步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是主要借助于实际行动进行,当外部动作停止时,思维也就停止了,所以必须重视让宝宝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等实际操作活动,以符合宝宝的感知能力发展的特点。

  此外,婴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得需要不断地重复,这是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的,这种重复有时可以是学习内容在另一种环境的迁移、巩固。

  一般来说,1.5岁前的宝宝每次学习时间以4-10分钟为宜,1.5-3岁的宝宝每次学习时间也不要超过15分钟,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处在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疲劳,研究发现,这种疲劳是婴幼儿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免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受到太多的干扰。

  方法是变化无穷的

  要知道,提升宝宝空间智能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
※教宝宝辨认颜色和形状,并能用语汇表述生活环境中看到的事物的颜色和形状;
※教宝宝理解图画或画像,对画画内容能分清主次;
※了解日常活动的空间分配情况,学习空间的主要方位——上下、前后、左右、远近、内外、这边那边,和用方位词表述物品的位置关系;
※认识回家的路;
※在自制地图上确定几条路线,让宝宝比较远近,学习看地图。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可以让宝宝涂鸦、着色、填画、玩积木、玩拼图、看图表、听音辨位、玩捉迷藏游戏、走迷宫、看地图等。其中,拼插积木和涂鸦相对重要一些。因为这两者取材简单,无须太多准备,即使没有大人的指导,宝宝完全可以字自己玩的很好。

  玩拼插积木(包括各种积木、积塑、雪花片、拼图地垫等)也称结构游戏。宝宝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构想和构造,手脑并用,通过对结构材料的组合、堆积、排列、对称、叠加、穿过、配色横排、搭高等操作,完成形式多样的造型,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

  由于结构游戏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而深受儿童喜爱。玩积木可以培养婴幼儿对三维空间--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的认识,这也是日后学习几何学、物理学、建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

  另外,形状各异、颜色多样、大小不同的积木又可同时训练宝宝的色觉、形状觉和大小知觉,可谓一物多玩。

  涂鸦是一种伟大的创造

  2岁左右饿宝宝,只要他能抓稳画笔,他就开始了一项有着伟大意义的创造--涂鸦。“婴幼儿的涂鸦行为实际上是他的感知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新的探索行为,也是一种游戏。”

  这有利于培养宝宝的空间能力和想象力。涂鸦的宝宝是快乐无比的,有时 甚至不知疲倦。在宝宝2岁时父母就可以让他玩颜料、画线条,快3岁时,教他些基本的技能,如画直线、曲线、画点、画圆圈、画交叉现,按自己的想象和意愿去画;对宝宝的画你不要苛求像不像,而是请他讲一讲画面的意思,因为他的画完全是他生活经验的再现和表述,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有时,宝宝的画是他情绪的宣泄,如他会用橙色来表达愉悦的心情,而黑色往往同恐惧、愤怒联系在一起。所以,让你的宝宝尽情地涂鸦吧,他会因此而变的聪明而又快乐。

  我藏你找(12-18个月)

  引导宝宝认识家里的空间方位,学习一些方位词如上、下、里面等。有助于宝宝建立客体永久性概念,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准备:玩具小狗

  玩法:父母引导:“宝宝,小狗搬家,等一会你来找,欢迎你来小钩的新家做客。”这时,父母可把小狗玩具放在另一个房间的床上、桌子上等。父母和宝宝一起找,“找到啦!在桌子上。”然后让宝宝也跟着说“在桌子上”。换一个“搬家”的位置,继续玩这个游戏。

  小小邮递员(18-24个月)

  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让宝宝在做中分辨、认识一些基本的形状,提高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丰富宝宝的生活常识。

  准备:在一个纸箱的不同面上,分别挖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洞,再用硬纸剪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片。

  玩法:父母说:“今天宝宝是一个小邮递员了,请你把这些信放进邮箱里吧。”然后,指导婴幼儿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片分别放到箱子上相应形状的洞里面。如此反复几次。

  玩拼图(2.5-3岁)

  帮助宝宝初步建立简单的图画概念,学会辨别物体的特殊细节。培养宝宝做事的耐心和推理能力。

  准备:动物图片,2-5块相应的动物拼图。

  玩法:引导宝宝先看完整的图片,说:“宝宝,这是一只小鸡,现在请你把小鸡拼出来,好吗?”然后让宝宝试着把小动物拼图完整地拼好。

  地图上找家(3岁)

  培养宝宝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对自己家或托儿所位置的确认,是一项很重要的生存能力。

  准备:一张自绘地图和一张真的地图。

  玩法:让宝宝在自绘地图上,指出自己的家及宝宝熟悉的马路和建筑。标明一个起点,让宝宝指出回家的路线。让宝宝在一张真的地图上找到自己居住的城市。看天气预报时,留意播报的城市名及位置。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