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福建省首届“感动教育”十大人物之一赵建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 16:19  “关爱未来传播行动”组委会  

  “父 爱”

  ――记福建省首届“感动教育”十大人物之一赵建三

  在泉州市永春县玉斗镇新珩村一个青山环抱的山坳里,一座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土屋里住着四个男人,父亲赵建三既当爹又当妈拉扯出三个大学生,房间里极其简陋,最值钱的就是一台锈渍斑斑的台式电风扇,还有孩子们拿回家的上百张各种奖状,这些奖状最令赵建三骄傲,也是他唯一珍藏的“家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农家里,一家三兄弟,全考上了中国的一流大学,在当地被传为佳话。2004年教师节前夕,赵建三荣获福建省首届“感动教育”十大人物的荣誉称号。

  43岁的赵建三只有1.62米的个头,又黑又瘦,然而他的眼神却透出一股坚毅与达观,要让没有母亲的儿子们享有母亲的温暖。赵建三父亲去世前的一句话一直牢记在他心上:要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只有读好书。无奈高中毕业时,正是文革末期,升学无望,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然而山里的生计大都围着几亩地打转,夫妻两人要供养三个孩子上学实在不容易,但是只要孩子们读好书,苦点累点又算什么?夫妻俩齐心协力耕耘着这个家,虽然不富裕,但是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哪想到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与赵建三共同支撑这个家的妻子突然发病撒手西去了,当时,三个孩子分别只有14、12、10岁。他们的家好像顿时天塌了下来一样。赵建三说:我老婆死时,实在压力太大,有时见到人都不懂得跟人打招呼,生活没有了主心骨,头脑一片空白,人家都认为我已经傻了,我却实不知道这三个孩子怎么读书,怎么生活?

  面对现实,赵建三只有把痛苦深埋在心底,把孩子们养大成为有出息的人,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信念。8年来,他既当爹又当妈,成了村里最拼命干活的男人,虽然修公路的活又苦又累,常常起早摸黑拆钢模、干杂活,甚至是别人望而却步的重活也干,但辛辛苦苦每天也只能挣20多元的工钱。赵建三不但要干最重、最脏、最累的活,也要做最轻、最干净的针线活。七尺男儿,既要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同时还要承担起慈母的角色,做饭、洗衣、喂猪等原来妻子承担的职责,他得从头开始学。7年来,四人没有添置过一件衣服,劳累了一天的赵建三晚上还要为孩子、为自己缝补衣服到深夜,无奈之下,缝纫机成了赵建三的最佳伙伴,赵建三便成了奴驾缝纫机的高手,他们的衣服真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俗话说,祸不单行。柑橘收成的季节,为了能多卖几个钱,他冒险收购柑橘运到安徽、上海等地出售,市场变化使他赔本不算,还被外乡人无端打伤缝了十几针。生意上的亏损对这个家庭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孩子们不理解父亲:好好的柑橘,为什么不卖给别人,偏偏要运到上海、安徽卖,自己亏了钱,还要被人打?

  1999年由于无钱买化肥农药,导致自家桔园的果实又小又难看,结果卖不出一粒,全部倒入山沟里,过年的时候,债主们纷纷上门讨债。赵神忠回忆:很多人围着我父亲,我们就问父亲,他不告诉我们,很多人坐在我们厨房里,整个家庭的经济真的已经是好像走到了绝境了吧。为了孩子们能够安心念书,减轻孩子们思想上的压力。面对如此的困难,赵建三从来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说苦,从来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脆弱,但是孩子们从邻居那里听到,父亲经常半夜里掉眼泪哭泣,从不让孩子们知道。可是,赵建三的意念没有变化,即使孩子们不理解,他还是把孩子一个接一个送进了大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们从父亲身上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坚强面对困难。面对如此的家,三个兄弟都想放弃读书,表示愿意自己出去打工,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对方,但是赵建三不同意,万般无奈之下,赵建三选择了卖房子。2000年,老大赵神相不负重望,考出了672分(高出重点线54分)的好成绩。听说师范院校学费低,他志愿填报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年,老二赵神忠考入长沙交通学院。为了解决学费问题,赵建三把前些年与堂亲们合建的两间房子作价2万元卖了,分别给老大、老二当学费,而全家搬回了祖上破旧的老房子住。为了挤出学费让孩子们上学,赵建三已经节省得不能再节省了,他们一家人已经7年没有添置过衣服,他甚至常常大半年没有吃过一片肉,但是,他知道,他是孩子的主心骨,他不能躺下。他排解郁闷的方法,除了大口吸烟外,就是到妻子的坟前走走看看。

  孩子们唯一能回报父亲的,就是考出好成绩,不让父亲失望。2002年,老三赵神殿考上了清华大学。赵建三说:知道这个消息后,首先感觉到内心的欢喜,但是,心里又根本无法欢喜,因为压力太大,家里还欠着钱,不知道钱从哪里来,笑不出声来。可是读书一定要读,假如没钱的时候,房子已经卖掉了,那么第二步就是卖桔子园,连那个唯一的生活来源――桔子园也打算卖掉。三兄弟一年学杂费、生活费加起来起码要4万多元,而家里不仅一样值钱的东西都难找到,而且还欠着人家几万元的债。面对艰难,赵家兄弟却并不为之所困。

  考上大学后,在学校里,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赵神相和弟弟赵神忠都申请了助学贷款,另外,在课外时间里,也做了一些家教,还有市场促销,以减轻父亲的负担。还能剩一点,自己节省一点,还能给弟弟寄一点。除了在学校勤工俭学,三兄弟放假回家时,也经常帮助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会各界闻讯后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资助学。

  一个如此朴素的农民,在教孩子方面比别人有自己的看法,他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教育孩子。二儿子赵神忠说:我父亲就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当时我母亲也还在,我们一起去干活,午饭在田地里吃,吃完在那边休息的时候,我父亲就跟我们说什么是本科什么是大学,从小激发我们爱读书的兴趣。1999年,因生病,老大赵神相高考没考好,连专科都没考上,那时候情绪很差,很压抑。赵建三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鼓励赵神相说:没考上没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没考上就再考。一句轻松而简短的鼓励激励了赵神相一辈了,不服输的赵神相第二年考出了672分(高出重点线54分)的好成绩。

  赵建三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赵神殿上高中时,开学的时候基本上都不能交学费,吃的菜都是家里带的,那些菜有时会发霉,就拿出去到街道上热一热,然后继续吃。贫穷的家庭生活一点也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他在心理想:虽然别人生活比我好,但是我学习一定要比他们好。

  懂事的孩子以及社会的关爱,让赵建三减轻了不少肩上的负担,但他明白,他还必须为孩子们最终完成学业而奔忙。家里虽穷,但他给予孩子们的,将是一笔终生用不完的精神财富。善良的赵建三用朴实的话语滋润着三个孩子的心田:我没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大儿子毕业后把书教好,二儿子要多出来实践,他的专业需要更多的实践,三儿子书念得比较好,还是希望他能够读研究生。希望两个“大的”今后要多帮助他们的弟弟。三个苦难的孩子,生活上是清苦的,但他们在精神上既享受到了父亲粗犷的爱,同时也没有缺少母亲那种无为不至的关怀,他们是幸福的。

    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三兄弟上了大学后,最想念的就是家了,每到清明时节,他们都因无法来到长眠地下的母亲坟前祭扫而感到愧疚。假期一回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起到母亲坟前祭拜,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慈母惜子心如海 交织辉映似朝霞

  ――记福建省好妈妈陈海霞

  陈海霞从小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子,从小到大,笑声和欢乐总是伴随着她,在中学、大学里,她都是一位特别引人注目的女孩子。青春健康、热情奔放、活泼可爱的她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一间很好的学校教书。当教师是她的梦想,站在讲台上,她有一种自豪感,看着自己的学生一批批毕业了,她说不出有多高兴。93年,甜蜜浪漫的爱情来到了海霞的身边,她找到了自己的爱,她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快乐,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遐想。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95年的某一天,怀孕才7个多月的陈飞提前出生了,出生体重才1.8公斤。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为了养大小陈飞,海霞的每一天都显得那样的艰难,那样的漫长,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丈夫因业务需要经常不在家,家里重担全部压在了海霞身上。有一次,丈夫到福州出差,半夜小陈飞忽然发高烧,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海霞吓坏了,她迅速用毛毯裹住孩子,迅速把孩子送到医院做检查,经医生诊断孩子是脑瘫。犹如睛空霹雳,一下子把海霞震昏了过去,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脑瘫、脑瘫,这不意味着儿子残废了吗?天哪!怎么会这样,海霞顿觉天旋地转,希望与梦想一下子掉进了万丈深渊,她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现实,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海霞的面前,命运,这就是命运吗?几年来一天天艰辛的付出,几年来的身心憔悴,几年来的心血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多少亲友都劝她放弃,多少人叫她认命,然而,看着自己的心头肉,看着自己用心血呵护的宝贝儿子,凭着母亲的神圣感觉,海霞心中有一个信念越来越强,她做出了一位中国伟大母亲的神圣选择:我一定要把我儿子养大,我一定要让他成才,我一定要让他和所有健康的孩子一样。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海霞都永不放弃。

  在这坚强的信念下,海霞开始了她艰辛的“育儿工程”,除了学校里认真教好书之外,她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儿子身上,每天回家她都忘掉了学校一天的辛苦,精心喂养照顾儿子,对着儿子不停的说话,给他读唐诗,讲故事,放音乐给他听,不停的按摩,儿子听得见吗?感受到得吗?只有妈妈坚信儿子听到了,听懂了,感受到了母亲无限的爱。道不尽多少个不眠之夜,隐藏着亲情的呼唤,海霞就是在这样坚强的信念下坚持不懈,坚信奇迹将会出现。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流逝,海霞的真情感动了天地,小陈飞终于开口说话了,当第一声叫出“妈妈”时,海霞已抑制不住如泉涌的泪水,她紧紧抱住孩子,不断亲着宝贝,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孩子呀!这一声呼唤妈妈等了多久哪!”这一声“妈妈”是对海霞多年心血的回报,正是这一声“妈妈”更坚定了海霞的信念:我儿子是有希望的,我一定要让我的儿子和所有健康的孩子一样。

  小陈飞会说话了,但是到了3、4岁,直到5岁了还是不会站,不会坐,有一次他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会走路,我不会呢?”妈妈心如刀绞,她看着儿子说:“你会走的,一定会走的!”海霞买了许多关于脑瘫的书籍,认真研究学习,又上网查找国内外有关资料,她怕儿子肌肉萎缩,给儿子订下了作息时间表,每天按时锻炼儿子。早上6点多,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还在梦乡的时候,小陈飞就起床锻炼了,踢腿200次,俯卧撑20次,站立蹲下100次,到楼下走路1小时……要知道这一些动作,对于一个同龄小朋友来说是太容易了,可是在小陈飞身上,都是在妈妈的双手和身体的呵护下完成了,如练习蹲下,妈妈得站在他背后双手扶稳他的身子,蹲下后妈妈得随着弯下腰,然后用力扶着小陈飞,帮他站立起来,一点都不能松手,一松开儿子便会摔倒在地上,就这样每次小陈飞锻炼完一个项目,海霞已经累得筋疲力尽。

  为了更好地治疗孩子,海霞又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到厦门、福州、北京、上海,记不清多少的旅途艰辛与劳累,也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医院度过,只要探听到一点治疗信息,她都不放过。2000年7月,很多老师在假期出外旅游了,海霞却利用假期带小陈飞做了第一次手术,手术那天,看着爱子被送进手术室,海霞心痛万分,当手术完麻醉退后,小陈飞痛得直哭,看着爱子从出生至今历经的种磨难,海霞百感交集,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抱住儿子失声痛哭,不知有多少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小陈飞手术后的双腿,整整包了一个多月的石膏,天气又热又闷,海霞怕儿子在家太闷,就抱着儿子出去逛超市,游公园,尽量让儿子开心,双腿包着石膏的小陈飞引来了无数异样的目光,但海霞已经习惯了这种目光,她鼓励儿子要勇敢些、坚强些。2001年7月,小陈飞又做了第二次手术,这次手术,小陈飞变得坚强懂事了,他忍住了疼痛,没有哭,他对妈妈说:“妈妈,你别哭,等石膏拆掉我就会走路了。”看着宝贝儿子,海霞强忍住了泪水,内心有无限的焦急与酸痛。

  两次手术后小陈飞身体功能的每点进步,都给妈妈带来无限的欣慰,她不断地锻炼孩子,不断的鼓励孩子,为了让儿子能更好地得到锻炼,她每天都要抱着儿子从5楼到楼下,扶着儿子,鼓励他一步一步往前走,她口里不断说着:“走,快点走,走好点”。儿子每走一步,她就跟着进一步,儿子走时全身歪来歪去,她必须从后面牢牢撑住他,儿子双脚姿势不正确,她要手脚并用,用自己的脚掌靠在儿子的脚掌边支撑他,她们的每一步、每一步走得都是那么艰难……儿子身子越来越重,海霞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数不尽多少的日日夜夜,她都在坚持着、重复着,长期下来海霞已累得腰酸背痛,头昏眼花,白发也一根根的长起。酸痛不断困扰着海霞,但她依然咬紧牙关,她的心都在儿子身上,能为儿子想的都想到了,儿子站不住,就让人做了一个不锈钢套圈,儿子腿老是弯着,她就自己设计并请人特制了一张站立桌,并从上海买回一付绑带,每天都让小陈飞站着写字做作业和吃饭,而且每晚都要绑着腿睡觉,儿子不会走,就在家里做了付双杆,让儿子扶着走。儿子不会动手吃饭,她要喂他吃,教他吃;不会自己穿衣服,她要帮他穿;不会自己小便,她要一手揽住他的腰,身体靠住他,一手脱下他的裤子,用矿泉水瓶去接……每一项,每一项都要海霞去想,去照顾,去教他,鼓励他。

  海霞是坚强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不知有多少回,当听到或者看到儿子摔倒了,流血了,她哭了;不知有多少回,小陈飞被急忙送医院抢救,她哭了;不知有多少回,带着小陈飞到厦门针炙,儿子身止扎了几十针,就像扎在她的心上,孩子的哭叫声把她的心都给哭碎了,有一回,她让医生给自己扎一针,她要体会自己的孩子究竟有多痛。有一年春节到婆婆家,小陈飞被烟花炸到了,黑色的硝烟布满了小陈飞的眼睛,海霞哭坏了,如果小陈飞的眼睛再瞎了,那该怎么办哪?海霞不敢往下想,好在经过医生的紧急诊治,小陈飞才安然无恙。每一时,每一刻,她的心比别人多一份牵挂,多一份揪心。

  别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海霞四处联系让陈飞上学,可是每个幼儿园看到小陈飞的情况,都拼命摇头,拒绝接收。学校每一次的拒绝,都深深地刺痛了海霞的心,泪水不断地涌出:“难道我的孩子连上学的权利都没有吗?”“不,我一定要让我的儿子上学,我要让他和所有健康的孩子一样”就这样经过不断的努力,海霞,一位母亲的真情感动了许许多多好心的人,一个幼儿园终于接收小陈飞了,小陈飞上学了。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能和所有小朋友一样上学,海霞与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感到无比的幸福:“我的儿子真的和所有的健康孩子一样”。

  海霞是很有事业心的人,在学校里除了教学还担任了行政职务,工作压力很大,小陈飞上学了,她每天都得把时间计划安排得很好,早上6:30起床锻炼半小时,7:00吃早餐;7:15送小陈飞上学;7:30赶到学校上课。一离开学校她就赶到幼儿园陪儿子上课,下课就扶着儿子一起做操,这都成了幼儿园的一景。为了让孩子更充足地锻炼,她经常双手扶着儿子,一路上颠颠跛跛地走回去,每一刻她都怕耽误了儿子的锻炼和教育。正当同龄人正在美容的时候,她正扶儿子在大街上行走锻炼;正当同龄人正在唱歌跳舞的时候,她正在给儿子按摩教育。当大家进入梦乡时,她正在挑灯备课……

  皇天不负有心人,小陈飞今年九岁了,他特别争气,各方面进步很大,功能恢复很多,现在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而且会独立行走,头脑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还被评为“三好生”。现在很聪明,很懂事,积极地进行锻炼,在学校,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小红花也得了特别多,现在他不仅会背唐诗、讲故事、唱歌,还会把中央电视台城市天气预报按顺序一个个背出来,他对电脑特别感兴趣,自己会操作电脑打游戏了,他的记忆特别好,能把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全部背出来。看着儿子每一天的进步,海霞从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海霞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兴趣广泛、性格活跃,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女孩子,在大学时代,她就曾获得学校第二届艺术节舞蹈比赛大奖,93年获漳州市芗城区首届“芳草杯”交谊舞大赛优秀奖,并在团的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团干。在工作中她积极进取、兢兢业业,她的论文《寓差生转化于化学教学过程中》在福建省化学学术年会上交流并获奖,96年参加全省青年干部英语统一考试成绩优秀,从97年至今每学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在学校开展的创“双优”的活动中开授公开课被评为“优质课”,2000年至今在校举办的优质课评比竞赛活动中,勇于创新,开设化学多媒体课程,每次都被评为“优质课”,她所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优秀班级、先进团支部、先进集体,她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学校举办的文娱体育知识及各种比赛中均获好成绩,所教班级的成绩名列年段第一名,全市第三名,她还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及省、市、校的竞赛均有获奖。由于她工作踏实,成绩突出深受好评,2001年被委以重任,担任学校首届综合高中的年段长,经过3年的努力,2004年高考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有一百八十多位学生考上了大专和本科院校。因为教学成绩突出,现在学校更委以重任,让海霞担任综合高中部部长。身上担子重了,家里又有那么的困难,很多女性都会显得六神无主,但海霞是那么坚强、那么沉着,她放弃了自己许许多多的兴趣与爱好,科学有效地安排好时间,在她脸上看到的只有笑容、只有自信、只有坚定的信念。

  有人说婆媳之间的矛盾是有史以来一个难解的结,但海霞很巧妙地处理了这个矛盾,她尊重老人、理解老人,和婆婆相处得很和谐,左邻右舍都在夸她,婆婆逢人便夸她的儿媳妇有多好,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有一次,丈夫90高龄的爷爷摔倒了住院,她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还要煮东西给爷爷吃,侍候老人,她跑来跑去,忙坏了,中午没有休息,下午又赶着上班,爷爷、公公及同病房的人都对这样贤惠的好媳妇称赞不已。

  海霞是幸福的,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她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关爱她的人。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尽自已最大的能力默默的、无私的支持她,帮助她。发生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

  海霞是幸福的,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他们夫妻在困难面前相互鼓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筑起一个充满爱的家园,正是爱的力量,让她不惧一切;正是爱的力量,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正是爱的力量,让她感到了家的可爱、家的温馨。结婚10周年纪念日,丈夫送给她一束美丽的鲜花,让她感觉到好幸福、好甜蜜。

  海霞,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在事业上她执着努力,积极进取,她拥有知识,拥有才华,具备新时代女性的特质,同时承担着中国母亲的神圣天职,和所有的妈妈一样,她是平凡的,只是在平凡的日子里,她永不放弃,用更多的泪水、更多的艰辛、更多的爱谱写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海霞的故事还在演绎,海霞的信念不会改变,她要用母亲博大的爱来续写妈妈的伟大篇章。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